第376章 資本剖析

字數:4193   加入書籤

A+A-




    對於劉弈的這個問題,在場五大商業家族的重要人物,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畢竟,他們心中都明白,這不單單隻是一個問題,而是關乎劉弈對整個大漢商業方麵的看法,也關乎他們這些商家,將來能否更進一步,地位再上升一點。

    沉思良久,糜竺最先開口。

    他是最早投資劉弈的人,本以為可以少賺,沒想到卻釣到了一條真龍。

    隻要他和他背後的糜家不行差就錯,將來必定飛黃騰達。

    既然如此,他更要實話實說,免得劉弈將來下錯棋。

    “王爺,幽州這邊的商業模式能夠發展起來,與時機還有您絕對脫離不開。”

    “首先,您來幽州的時候,那些大戶全都畏死逃跑了,剩下的全都是普通百姓。”

    “由於王爺可以在幽州軍政一把抓,再加上您的威望,且沒有豪族搗亂,這才可以從一開始順利展開。”

    “有了甜頭,這些人知道王爺的政策是正確的,所以才有了後來幽州獨一份的經濟發展。”

    “但這種模式在其他地方不可行,最起碼現在不可行。”

    “首先,其他的地方都有各路諸侯,你要是在那做生意沒問題,但按照你的想法做生意,決計不可行。”

    “其次,除了諸侯之外,還有那些豪族,生意人必定要與他們打交道。”

    “如果按照幽州,商人的地位那麽高的話,勢必惡了那些豪族,還有許多文人,尤其是儒家之人。”

    “畢竟在他們眼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他們看來,商人也就比奴隸的地位高一點點,他們從骨子裏瞧不起商人。”

    “故,如果王爺用幽州的管理商業的模式入駐其他州的話,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弈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說道:“糜竺的話老成持重,一針見血。”

    “本王也知曉,如果使用幽州的經濟模式,在其他州是行不通的。”

    “不過如果在其他州,按照當地現有的模式,那麽商人的地位,跟以往又有什麽不同呢?”

    說道這裏劉弈感慨道:“想當年孔聖人其中的一名弟子便是商人出身,且一輩子行商,同樣闖出了偌大的名頭。”

    “孔聖人他老人家都知道有教無類,都知道人人平等,職業不分貴賤。”

    “隻可惜,世上的人,總希望自己高人一等,尤其是武帝為了利益獨尊儒術之後,讀書人的地位越發的高漲。”

    “這樣雖然有利於當時的統治,有利於團結一定的人群,但長此以往,最終隻會讓大漢百姓沒有出頭之日。”

    “絕對的權利使人腐化,這跟一個王朝總有泯滅是一個道理。”

    “沒有人永遠可以保持冷靜和清醒,一個人的智慧必定有他的局限性。”

    “隻有富民慧民,讓所有人明事理,讓農業穩定,讓商業流通,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國富民強。”

    “至於現在的愚民,不過是那些上位者狹隘的怕百姓太明白,影響自己的地位罷了。”

    “故,本王早有想法改變這個世道。”

    “本王原本想祛除外地之後,邀請幾位來幽州商議,沒想到幾位義薄雲天,不畏生死來到前線支援物資。”

    “本王索性便將心中的想法,與諸位商談一下。”

    眾人表情更加嚴肅,凝重道:“請王爺示下。”

    劉弈朗聲道:“在你們看來,資本,也就是商業,或者更通俗一點的金錢,是什麽?”

    這話問的五人一臉迷茫。

    “在本王看來,商人的本質是逐利。”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

    “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斬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挑戰一切人性。”

    “相信本王,本王不信人之初性本善,也不信性本惡,但孩童隻是一張白紙,當他的人生被塗塗畫畫,他總要成長,也總要變。”

    “能夠保持赤子之心的人並不多。”

    “正因為如此,當一些守不住本心之人,為了利益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所以商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隻猛虎。”

    “他必須要發展,要茁壯成長,這樣才能發揮出他的作用。”

    “但這一隻猛虎必須被束縛,如若不然,他會從一隻猛獸,變成災難。”

    對於這番解釋,眾人都聽的明白。

    尤其對資本逐利本質的舉例,更是讓他們感同身受。

    他們捫心自問,如果有幾倍的利益,他們除了叛國不會做之外,其他的事情會不會做,會不會為了這麽昂貴的利益,隨便殺死幾個不相幹的人。

    最終的結果是,會。

    他們真的會為樂高昂的利益殺人。

    給了他們一定的時間思考,劉弈才繼續說道:“當然,為了利益不顧一切這種事情,哪一行哪一業都存在,隻不過商業這方麵比較表現罷了。”

    “在本王看來,如今大漢的商人地位太低了,這根本不利於商業的發展。”

    “商業發展不起來,大漢就無法快速的富裕,百姓手中的錢就不能生錢。”

    “錢不能流動,商品賣不出去,經濟凝滯。”

    “經濟凝滯,稅收減少,國庫空虛。”

    “越是如此,大漢經濟反而會惡性循環,越來越窮。”

    “故,本王希望與幾位合作,提高商家的地位,讓我大漢經濟滕飛。”

    “當然,這要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

    “幾位,可願幫助本王。”

    一番話說完,幾個人的腦子都有些不夠用。

    他們本身身為商人,應該最精通商業。

    可劉弈的一番話,好似給他們打開了新世界。

    商品流通,他們賺得多,稅收多,國庫充盈,反倒是可以興修水利,造福於民。

    民眾的腰包鼓了,有閑錢買商品,同樣會帶動經濟。

    這完全是一個良好的循環。

    以他們的智慧,劉弈一點他們就透。

    如果按照劉弈的說法,他們仿佛看到了將來經濟沸騰的一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