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請曹仁幫忙

字數:4291   加入書籤

A+A-




    郭嘉猜得到曹秀婉拒劉協所請的第一層原因。

    可是他卻猜不到曹秀婉拒此事的真正原因。

    因為他不曾知曉衣帶詔。

    對此,曹秀倒也理解。

    隻不過他自然是不能告訴郭嘉衣帶詔的事,當即敷衍道,“我就是覺得近來許都城內形勢頗為複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這才婉拒陛下,奉孝先生以為然如何?”

    見曹秀問及自己的看法,郭嘉當即正色道,“陛下久居深宮,上次一把大火,隻怕不但驚擾了陛下,也驚擾了朝中的文武百官,天下諸侯。”

    “宮內雖沒有問責,也無人追查,但想必私底下卻還是有人一直在暗中......”

    說著,郭嘉四下看了看這偌大的東跨院。

    曹秀心知肚明,抬手示意他繼續說。

    隻聽郭嘉繼續道,“無論誰在調查,又無論調查出什麽東西來,最終矛頭所指,皆是司空。”

    “少公子婉拒陛下雖有不妥,可也在情理之中,想來陛下也是不好說什麽的。”

    “正如公子所言,待得司空返回,此事自有著落,我等不用急於一時。”

    郭嘉就是郭嘉,這頭腦,這思緒,簡直不要太敏銳。

    其實曹秀之所以婉拒劉協,最大的原因便在於此。

    那一把把劉協燒得驚魂未定的火,必然是人為所致。

    而此事也必定有人在暗中調查。

    現如今司空府最需要的便是安靜,他自是不能讓劉協再出現任何意外,不然的話待得曹操返回許都,天知道會發生什麽。

    他曹秀現在最大的依仗便是曹操,他當然不願看到曹操在漢廷中遭人非議。

    畢竟幫曹操,便是幫他自己嘛。

    不過既然有人已經對司空府動手,曹秀想著,也不能就這麽幹看著,該做的事,始終還是要做的。

    待得郭嘉走後,他這才把留守許都的曹仁叫了來。

    此次曹操討伐呂布,曹仁並未一同前去,被曹操留任許都,正好為曹秀所用。

    曹仁之前早就聽過曹秀在曹操麵前的高談闊論,對曹秀極其欣賞寵溺,一聽曹秀找自己有事,放下軍務便匆忙趕了來。

    其實曹仁心裏也跟明鏡似的,他豈會不知道而今曹秀在司空府的地位?

    且不說曹操願意把郭嘉給曹秀當先生這件事,便是當初曹操讓曹秀跟他同住,也足以證明曹秀而今的地位。

    他曹仁說到底,隻不過是曹操的從弟,哪有曹秀這個曹操的親孫子有地位?

    若能得曹秀信任,日後他在司空府的地位自然高人一等。

    來到東跨院,曹仁沒有半分長輩架子,反而顯得十分恭敬。

    這倒讓曹秀略感不適,當即擺手道,“三爺何須多禮,你我本就是一家人,不必如此。”

    曹仁在曹氏排行老三,雖是曹操的從弟,但曹秀總不能也叫他祖父,故此稱之為三爺。

    而曹仁一聽曹秀如此稱呼自己,頓時深感欣慰,臉上躍起一抹愉悅之色,拱手笑道,“秀公子抬愛了,不知秀公子今日找我來,所為何事?”

    他也是個聰明人,知道曹秀沒事不會找自己來的。

    聞聲,曹秀當即道,“三爺而今乃是廣陽太守,又是議郎督軍,有不事守郡之權,秀想請三爺幫忙調查一件事。”

    四年前,曹操平黃巾後,迎劉協於許都,曹仁軍功累累,被曹操列為廣陽太守。

    但曹操器重曹仁的勇猛,所以這才以議郎的身份督軍,不致守郡,得以留在司空府聽用。

    曹仁見曹秀有任務要交代自己,當即忙半跪於地,懇切拱手道,“秀公子折煞子孝了,公子但有所為,還請告知,子孝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子孝乃是曹仁的字。

    他豈會不知而今曹秀在司空府的地位?所以此時趕忙表明了自己對曹秀的支持,也算是自己對未來的一點賭注。

    曹秀聞言趕緊上前將他扶起,一臉惶恐的道,“三爺乃是長輩,何須如此大禮。”

    他雖然對曹仁心中所想盡知,可這麵子功夫始終還是要做的。

    待得扶起曹仁後這才道,“秀想請三爺調查一下車騎將軍董承最近的行蹤。”

    “董承?”

    曹仁聞聲一怔,有些沒搞明白曹秀的用意。

    曹秀點頭道,“皇宮一把大火不能燒得不明不白,趁著已經過去了幾日,差不多已經風平浪靜,三爺詳細調查一下此事,切記不要鬧出動靜,也不要讓人知道咱們司空府在調查此事。”

    “可之前你不是讓荀彧大人......”

    皇宮大火之事發生後,曹秀曾讓荀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眾人都以為此事就這麽過去了,不會再有下文了。

    而且皇宮內,也沒有就此事進行追查。

    可而今曹秀舊事重提,顯然是沒有打算就此放過的意思。

    曹仁當然不明白曹秀的真正用意了。

    這時,曹秀四下看了一眼,見無人偷聽,這才靠近了些道,“三爺,別人不知道荀大人投靠祖父的用意,您還不知道?”

    “這.......”

    曹仁一時不知該說什麽。

    隻聽曹秀繼續道,“荀大人畢竟是朝廷的人,他心中所想,皆是漢室。”

    “而我司空府曹氏卻不是漢室,有些事在他那裏自然不能深究,可在咱們這兒,卻必須要錙銖必較。”

    “您能明白秀的意思嗎?”

    其實這件事,曹秀一開始沒讓荀彧深究的原因就在此處。

    荀彧說到底在乎的還是漢室朝廷而不是曹氏。

    倘若讓荀彧嚴查此事,無論查出什麽,隻怕荀彧都很難以曹氏為重。

    所以曹秀不能讓他去查。

    可按照曹操的性子,火燒皇宮如此重要的事倘若不查出個所以然來,曹操能滿意?

    別人對曹操或許還有不解之處,可曹秀對曹操,那可是再深知不過了。

    以曹操的性格,此事若不能查個水落石出,這偌大許都城,沒有一人有好日子過,曹秀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他必須要趕在曹操回來前,將此事調查清楚。

    而曹仁,顯然是最好的人選。

    他既是曹氏之人,又深受曹操信賴,而且留任許都,有著督軍之權,正好用來調查此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