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一個死局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官渡之戰決戰之前,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沒有出現在曹營之中。
那就是許攸。
曹秀按照時間推算,想著此人差不多也該是時候投奔曹操了。
果不其然,就在曹秀睡下後不久,風塵仆仆的許攸出現在了曹營大門外。
而曹操也按照曆史所載,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就跑了出來迎接,可見其對許攸的重視。
至於他們商談了什麽,許攸又為曹操帶來了什麽樣的情報,曹秀並不知道,他隻知道他做了一個十分模糊的夢,他無法記起夢裏發生的一切,但是心中卻隱隱有一種十分忐忑的感覺。
而這種事,他早就習以為常。
醒來後的他正在洗漱,準備吃點東西就去看看這個許攸。
不料曹操聽到曹秀醒來,當即命人前來召喚。
穿戴好衣冠,曹秀這才與郭嘉一道來到中軍營帳,而此時劉備也已經就座其中。
看起來,曹操是打算利用許攸,再給劉備一劑猛藥。
“袁紹昏庸,竟將十萬大軍所需糧草盡皆藏於烏巢,此乃我軍大敗袁軍的唯一機會!”
“諸位有什麽看法?”
曹操從許攸嘴裏得知了袁紹安放糧草的地點,當然不肯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他說這話的時候,目光顯然在曹秀臉上停留的時間更長。
因為當然很簡單,當初乃是曹秀主張放棄的白馬津,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袁紹能夠放心大膽的將十萬大軍的糧食全部運往南岸。
所以說,這個機會,可以說是曹秀一手創造出來的。
而今知道了袁紹糧草的安放之地,接下來該怎麽辦,曹操當然要聽取曹秀的意見。
劉備坐在這裏,一時間覺得有些多餘。
一來他知道曹操不相信自己,而他自己也並非真心實意的投降於曹操,曹軍這麽重要的計劃,他坐在這裏聽,又不能插手幹預,不是多餘是什麽?
而且曹操當著他的麵研究這麽重要的計劃,顯然沒把他放在眼裏,更有一種故意讓他參與的感覺,好似在向他炫耀什麽。
這讓劉備心裏十分不舒服。
隻不過這種不舒服,他隻能暫時忍受了,畢竟現在他是既不能再反曹,也不能獨立為王,更不能投靠袁紹,可謂除了跟隨曹操,其他全是絕路。
麵對曹操的問題,在場的荀彧,程昱等人自然是主張偷襲烏巢的,隻要能把烏巢的糧食給燒了,袁紹沒了糧草補給,士氣必定崩潰,屆時就算他有二十萬大軍,在曹軍銳不可當的兵鋒麵前,也隻能是不堪一擊。
但問題是,袁紹既然將所有糧草都堆放在烏巢,又豈會不嚴加防守呢?
曹操必不可能傾巢而出的去偷襲烏巢,可如果為了掩人耳目,人數自然不能太多,而人數不能太多,又不能突破袁紹的防守,更別提偷襲了。
如此一來,這倒成了一件相當麻煩的事。
即便是荀彧,程昱等聰明人,一時之間也難以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計策。
曹操正打算問計於曹秀,卻不料門外親衛進來稟報,說是賈詡到了。
曹操聞聲大喜,急忙命人將賈詡叫了進來。
而當曹秀看到賈詡的時候,這才想起張繡已經投靠了曹操,而賈詡就是力勸張繡投靠曹操拒絕袁紹的人。
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曹秀正在忙著搞自己的茶葉和新酒,所以沒太在意,畢竟每天前來許都投靠曹操的人不計其數,曹秀自不可能每一個都關注。
故此即便賈詡在司空府已經幹了許久的司空參事,他也沒見過賈詡幾麵,甚至此時回想起來,竟沒什麽印象。
但有一點曹秀心中很清楚,當初曹操兵敗宛城,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這個賈詡。
因為他的計謀,導致曹操兵敗如山倒,自己父親曹昂死在了宛城。
而此時賈詡已經投靠了曹操,曹秀雖然對他不喜,但也拿他沒辦法。
賈詡進來後,眾人又是一陣寒暄。
而到了曹秀這裏時,賈詡顯得格外的敬重,甚至不惜給曹秀行了一個大禮。
“文和聽聞少公子勇放白馬,計收劉備,心中敬仰難以言表,還請少公子受老夫一拜!”
聰明人對聰明人的佩服在這個時代顯得異常的突出。
就好比是後來的司馬懿與諸葛亮,兩個絕頂聰明的人在戰場上廝殺了十數年,誰也奈何不得誰,惺惺相惜,可謂一段美談。
當然,這其中也難免不乏鳥盡弓藏的意思,可無論如何,一個聰明人遇到另外一個聰明人,心中敬仰肯定是不用說的。
不然的話,郭嘉也不會這般跟隨曹秀身側了。
賈詡原本在許都為曹操提供糧草補給,他此次趕來的目的,就是來力勸曹操與袁紹決戰。
原因是許都的糧食已然不夠了,最多隻能支持曹軍十五日。
一旦糧草盡絕,這場仗便是輸了。
曹秀對賈詡的敬仰沒什麽感覺,客套了一番,但對糧草之事卻十分關注。
他當然也知道曹軍的糧食不多,不能再繼續跟袁紹大軍耗下去,必須要速戰速決。
可曹操隨之就將剛才的問題拋給了賈詡,他們打算偷襲烏巢,燒毀袁紹的糧草,可問題是現在他們被袁紹擋在官渡,大軍出動無法做到悄無聲息,小規模偷襲又很難取得成效,而且還不能繼續拖下去,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若是如此,主公為何不放棄其他計謀,放手與袁紹一搏?”
“烏巢既然去不得,那便正麵與袁軍一戰,他們十萬大軍所需糧草遠比我們要多得多,我們耗不起,他們也耗不起,想必此時袁紹也在急於尋求戰機,與我軍決戰。”
“隻要主公抓住袁紹用兵之上的破綻,必能將其一舉擊潰!”
這是要讓曹操與袁紹比用兵啊。
但這話卻也並非刻意恭維,畢竟在場的人都清楚,曹操用兵絕對比袁紹要精明,隻要曹操能在戰場上抓住袁紹的破綻,這一場正麵決戰,未嚐不能贏。
可此言出口,在場同意的人卻很少。
荀彧,程昱等人都是顧全大局之人,這種十分冒險的做法,他們不是很讚同。
曹操當即把目光轉向了曹秀,想看看他有什麽奇謀妙計。
“秀兒,你怎麽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