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連環計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眼下偷襲烏巢,一共有兩個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
一是如何瞞過袁軍的探子,先一步偷襲烏巢。
二是如何在偷襲之後,安然撤回官渡。
第一個問題,曹秀已經解決了,用議和的辦法,讓曹軍的運轉名正言順,看上去乃是真的在撤離官渡。
這樣一來,就算袁紹得到情報,也會先入為主的以為曹軍是在朝徐州運動,而非有其他目的。
至於這第二個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因為白馬津距離烏巢實在太近了,僅僅四十裏,一旦烏巢被襲的消息傳到白馬津,袁紹肯定派兵來救,屆時等待曹軍的便隻有死戰。
而曹操不能死戰,因為他的全部身家都在此處,一旦死戰,傷亡殆盡,就算打贏了,隻怕短時間內也無法抵抗其他諸侯。
所以曹秀必須要保證在袁紹派兵來救烏巢前,曹軍能夠安然撤回官渡。
而要保證這一點,那就必須要讓曹仁,曹洪去偷襲白馬津的袁軍。
“我明白了。”
就在曹秀的一番話說完之後,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許攸忽的恍然大悟。
眾人盡皆側目。
隻聽許攸道:“偷襲烏巢乃是主公取勝唯一之機,勢在必行,卻必須勝利。”
“而要讓袁紹來不及救援烏巢,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袁紹以為主公出爾反爾,趁夜對他發起了偷襲。”
“要讓袁紹相信這一點,自然得讓曹仁,曹洪兩位將軍前去,兩位乃是主公從弟,曹氏嫡係將領,你們二位去偷襲白馬津,定然會讓袁紹以為主公的主力大軍就在你們身後,以至於不敢從容迎戰,致使貽誤戰機,讓主公以及關羽,張遼兩位將軍有足夠的時間在偷襲了烏巢之後還能從容撤回官渡。”
是啊,曹仁,曹洪都是曹氏的嫡係將領,他們領兵出戰,必定表示曹操的主力大軍就在他們身後。
如此一來,袁紹匆忙之間很難判斷是否要迎戰,畢竟被動的迎戰難免會落入敵人的圈套。
“可我們二人畢竟隻有五千人,袁紹的探子又不是不識數,如何不知我軍主力到底去了何方?”
曹仁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既然袁軍的探子看得到曹軍的動向,那曹軍的大部隊都撤離了官渡這件事能瞞得住袁紹的眼睛?
他與曹洪隻有五千人,袁紹的探子也能看到到,一旦這些探子將實情告知袁紹,袁紹如何不能做出判斷?
眾人聞聲皆是點頭。
然而這時,郭嘉卻是淡淡一笑,反問了一句:“將軍有膽量以五千人去偷襲袁紹的十萬大軍麽?”
他問的,自然是曹仁。
曹仁一聽,頓知郭嘉故意嘲諷自己沒膽量,當即怒氣上湧,臉紅脖子粗的看著他喝道:“本將南征北戰多年,何時怕過?!”
可他越是這麽說,在場的人越是能感到他對此戰的沒信心。
畢竟強行表現出來的勇氣,無論怎麽看都有點強弩之末的感覺。
“將軍當然不怕,可袁紹卻不會這麽想。”
“試想,我們大軍的動向盡皆在袁紹的掌握之中,而兩位率領五千精兵偷襲袁紹,袁紹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不是烏巢,而是我大軍到底身在何處。”
“以五千精兵偷襲十萬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袁紹難道會以為主公沒了理智,故意派你們去送死麽?你們可是主公的嫡係將領,主公絕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所以當袁紹得到你們前去偷襲的消息,肯定會再派探子打探我大軍主力的動向,可是這一來一回,給足我們偷襲烏巢的機會。”
“當袁紹發現烏巢被襲,再派兵來援,為時晚矣,而且你們五千精兵偷襲在先,袁紹就算要派兵救援烏巢,也不得不考慮你們這五千人的背後還有沒有埋伏,一旦他派去援救烏巢的士兵過去,白馬津是否又能擋得住主公的進攻。”
“故此,少公子這一計乃是連環計,既保證了我們偷襲烏巢的可行性,又保證我們偷襲了之後還能安然撤回,兩位將軍,剛才少公子說你們的任務才是最重要的,誠然如是。”
“因為你們的任務,關係著此戰的成敗!”
郭嘉跟隨曹秀如此之久,早已對曹秀的腦回路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此一番分析,徹頭徹尾,合情合理,在場眾人聞聲皆是不住點頭。
說白了,曹仁,曹洪率領的五千精兵就是給曹操,關羽,張遼三人爭取時間的。
而他們三人能否成功偷襲烏巢並且全身而退,全看曹仁,曹洪兩人給他們爭取的時間是否足夠。
一旦爭取的時間不夠,此戰必敗。
而一旦他們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那麽此戰,他們便是頭功。
所以別看他們兩人有些被拿去當炮火的意思,可事實上,他們才是整個連環計的關鍵。
聽到這話,曹仁與曹洪頓時說不出話來。
他們哪裏想得到曹秀的安排之下,還隱藏著這等深意,一時之間兩人皆是對剛才的言行感到慚愧。
“末將剛才一時激動,說錯了話,還請少公子見諒。”
兩人急忙朝著曹秀致歉。
曹秀聞聲微微點頭,而後道:“此戰不易,還望兩位祖叔能夠全力以赴。”
兩人聞聲,急忙接下了曹秀手中的令牌。
而這時,於禁站了出來。
自曹操放棄白馬津之後,他便一直沒有兵可帶,此次偷襲官渡,曹秀也像是刻意沒有給他安排任務,他自然是有些不解的。
“少公子,末將該當如何?”
隻不過於禁情商比較高,沒有直接詢問曹秀為何沒給他安排任務。
曹秀聞聲,當即笑道:“於禁將軍,你的任務有不輕啊。”
“今晚若是偷襲成功,明日袁紹必定與我軍決戰,所以你的任務便是收攏我軍左右兩翼的其他部曲,聯係正在趕來的張繡部,務必在袁紹明日發起總攻前趕到袁軍的側翼。”
“如此一來,我軍才有把握從正麵擊潰袁紹的十萬大軍。”
於禁在曹氏集團當中人緣一直不錯,這得益於他的部曲軍令如山,所以將士們一直都很敬重他。
讓他去收攏其他部曲,聯合張繡,自然是再好不過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