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震懾諸王!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次日辰時剛過,三聲淨鞭響傳遍整個紫禁城。

    等候於宮外的文武大臣們,快步向宣政殿趕去。

    宣政殿上。

    文武大臣分列而站,待朱厚照於側殿走出時,大臣們齊齊伏首叩拜道:“臣等參見陛下。”

    坐身於龍椅上,朱厚照威嚴說道:“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上前一步的內侍太監,高聲宣號道:“陛下有旨,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陛下,臣有本啟奏。”戶部尚書粱儲拱手拜道。

    “準奏。”

    “啟稟陛下,時經一年多的商業改革,帝國在陛下的治理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安居樂業、家家富足。”

    “今有海外通商之便,卻不見海上盜賊之匪患,這全得益於陛下。”

    “但今春夏之至,綿雨連連,多地降雨不止,以致茶農受損嚴重。”

    “臣已連夜寫出應對之法請陛下過目。”

    聞言,朱厚照眉頭微皺,自鄭和下西洋後,茶葉、瓷器、紡織等物一直是帝國出口的重物。

    其中茶葉為帝國帶來的利潤和收益,幾乎占據著帝國朝一年總收益的三成以上。

    如今,因天災而至讓茶農受損嚴重,若不加以治理,必然短時間內很難讓茶農恢複過來,甚至帝國朝的海外貿易的稅收都將降低很多。

    故,治理天災,救助茶農一事,刻不容緩。

    “快快呈上來。”朱厚照威嚴說道。

    “遵旨。”

    快步走至殿下的內侍太監,將奏本接過後,急忙呈到朱厚照的麵前。

    朱厚照認真看著奏本中的內容時,粱儲認真說道:“啟稟陛下,天災不同於人患,非人力可抗之。”

    “故,臣的解決辦法是,給予茶農一定津補,平穩帝國民間茶葉的價格,不被有心商人哄抬高價。”

    目光落在奏本上,粱儲的建議是從戶部中抽調五十萬兩用於茶農津補中,用以調控民間茶葉的價格。

    不等朱厚照開口,粱儲繼續說道:“陛下,此乃臣其一之法,其二可借此機會,適當提高茶葉價格,減少茶葉供給外貿的數量。”

    “以此來平穩帝國朝海外貿易的稅收,確保帝國朝的稅收經濟不受天災影響。”

    朱厚照微微頷首,威嚴說道:“準奏。”

    “命你抽調五十萬兩用於津補,將受災地區的茶農損失降低到最小。”

    “臣遵旨。”

    將奏本合上,朱厚照高聲說道:“其他愛卿可有要事啟奏?”

    ……

    養心殿外,雨化田、曹正淳兩人正等候於此。

    當朱厚照向這邊走來時,二人齊身跪拜道:“臣等參見陛下。”

    “隨朕一同進來吧!”

    “遵旨。”

    在朱厚照走過他們身旁後,曹正淳、雨化田這才站起身來,唯唯諾諾的跟在他的身後走到養心殿內。

    坐身於龍椅上,朱厚照不怒自威道:“雨化田,朕交代給你的事,處理的怎麽樣了?”

    上前一步的雨化田,拱手拜道:“回稟陛下,於昨夜子時,代王、岷王親率親衛欲撤回封地。”

    “臣已將其全部拿下,現關押於西廠牢獄內。”

    聞聲,朱厚照的嘴角上浮現出一抹若有若無的笑容,微微頷首道:“兩位藩王可有損傷?”

    “回稟陛下,兩位藩王安然無恙。”

    朱厚照微微頷首:“東廠那邊呢?有何發現?”

    將兩封書信拿出的曹正淳,躬身拜道:“回稟陛下,多數藩王願上交三十萬白銀,僅有兩位藩王信中另有安排。”

    “哦?!”

    饒有興趣的朱厚照,平靜說道:“呈上來給朕看看。”

    “遵旨。”

    當朱厚照看到這兩封書信竟然是蜀成王、蜀昭王親筆時,饒有興趣的掃視著上麵的內容。

    直到朱厚照看完書信中的內容後,是又氣又好笑。

    “沒想到兩位蜀王竟然還跟朕耍起了小聰明。”朱厚照不屑的大笑道。

    原來,兩位蜀王明麵上已經接受了上交三十萬兩白銀,但背地裏卻各自安排兩夥人馬喬裝山賊,於京城主路口處劫掠銀兩。

    然後再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銀兩送回到封地內!

    此等計謀,又怎能不讓朱厚照笑聲不止?

    “愚蠢之至!難道他們真當朕是小孩子嗎?”朱厚照威嚴說道。

    隨之站起身來的朱厚照,威嚴說道:“傳朕旨意,宣各路藩王齊聚城郊獵場。”

    “將代王、岷王一同押送過去。”

    “遵旨。”曹正淳、雨化田齊身拱手拜道。

    京城外的驛站內。

    時過一夜,當藩王們發現代王、岷王二人已經離開後,臉上神色各異,不知心想其他。

    潞王神情稍有波動,但也僅僅隻是一瞬間便恢複到平靜。

    走到潞王身旁的周王,輕聲詢問道:“潞王,代王、岷王一事,你怎麽看?”

    潞王搖了搖頭,輕聲歎道:“難道周王沒有發現,一切都太過平靜了嗎?”

    周王麵色微楞,細心沉思下,很快便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現在已經臨近於正午,即使皇帝不知道兩位藩王何時離開,但現在總該知道了吧?

    可饒是如此,卻依舊沒有傳來半點消息,甚至昨夜也格外的安靜。

    細思極恐下,周王大驚道:“潞王,你的意思是說……”

    不等周王把話說完,潞王連忙做出了禁聲的手勢,警惕說道:“心知便好,心知便好!”

    “吾等還是靜觀其變為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