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宮宴(三)
字數:3210 加入書籤
正所謂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家宴進行的熱鬧而流俗,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席間觥籌交錯,言語歡暢,其樂融融。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簡文帝的心思根本不在這裏,被那新晉的順儀勾了去,彼此之間不過寒暄喝酒,歌舞升平不假,卻是宮中數見不鮮的東西。
這一次宴會太子也網羅天下所有的美酒,讓大家好好品嚐,也算是個小遊戲,打發一下漫漫長夜,增進之間的感情。
司馬曜和司馬道子二位好酒之人立馬就被這個小遊戲給吸引住,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為地域的不同,往往也造就了各地美酒不同的風情。
西涼北地,苦寒之地,其酒便進口如刀,回味似火;東晉為魚米之鄉,其酒便清冽綿長、大秦民風淳厚,其酒便品高味正;前燕酒,則甜糯綿密,細膩而不陳。
頭一輪喝得自然是西涼酒,正如西涼人的性格一般,初入口之時或許不覺如何,然後勁力卻是甚大。這西涼酒入喉一刻鍾便揮發出它的威力,簡文帝也是有些微醉,催促著上第二輪酒。也幸好此時酒的度數不是很高,司馬曜和司馬道子二人還勉強撐得住。
這第二輪是晉酒,這酒在百姓之中才是最受歡迎的,因為每個人在經曆了繁重的勞作之後,沒有什麽比酒精更能麻木自己了。
太子大喊一聲:“還是我朝的酒好喝,西涼人的酒苦了些,怪不得人人不愛喝,隻有那些沒喝過好酒的人才喜歡喝!”
簡文帝假裝不在意的看著他,仿佛太子的話中有話,莫非是暗示北地百姓生活淒苦,國土貧瘠並無大用,太子是想借各地的酒來暗諷各個國家時局。
這當簡文帝看破時,太子拍手宦官們端上的是燕國的酒,這酒發甜米香十足,兩位公主都喜歡喝,便對著皇兄說道:“皇兄這酒好喝,不如多送我幾埕。”
他再度飲下一杯,然後走到新安身邊道:“皇妹愛喝,為兄自然會讓下人多準備,隻是這就太甜,軟趴趴無力,哪裏比得上晉酒綿長!”
簡文帝也是舉起酒杯喝兩口之後,心裏想到燕國的慕容一族,與秦人多次作戰,打得他們抬不起頭,這次向自己的國家點頭哈腰求救,一點骨氣都沒有,怪不得太子會用軟趴趴這個詞語來形容這杯酒。
最後一輪喝得是品高味正的秦酒,他拿著酒壺上前給簡文帝倒上一杯,恭敬的請酒道:“父皇這酒味道純厚,世家精釀,不是輕易就能弄到手,若父皇喝的話,兒臣願意為父皇取來。”
簡文帝咳嗽一下,覺得太子太膽大,這話不就告訴自己想要收複北地山河嗎?可哪有那麽容易,前人石勒建立後趙,南征東晉,北侵代國,威風不可一世,後人符健滅趙建秦,多次南征,虎視眈眈也是狼子野心。
太子雖然很有誌氣,可還是太年輕盛負,光有抱負卻小看其他國家的實力,這樣是不行的,找個機會鞭策一下才行,好讓他看清楚現狀。
他緩緩張開龍口說道:“太子精心準備的四樣酒確實是別出心裁,可朕並不是喜酒之人,皇子曜的《全勸農書》倒是讓朕眼前一亮,當下土地兼並之風盛行,朕想用這書提醒世家大族,好好收斂一下自己的行為。”
司馬曜上前跪拜:“兒臣不敢貪功,裏麵也有皇兄的一份功勞。”
太子本以為會很喜歡自己送的這份禮物。這份禮物裏麵包含的深意父皇應該不會不知,怎麽反而誇獎起三皇弟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難不成父皇有意鞭策自己,叫自己不要妄自菲薄,狂妄自大?
自從司馬曜立冠以來,名聲也在仕人之中鵲起,可大家都是父皇的好兒子所以沒有把他讓做皇位的假想敵,兩人的兄弟情義比山高比海生,自然不會懷疑他有二心。
可思慮良久,太子還是決定暗中幫司馬曜一把,因為,此事主要是司馬曜起草的,必然會動搖氏族們的利益,加上他還未封親王,自己作為他的好大哥,自然要幫他吸引了一**的火力與不滿。
既然如此,倒不如做成此事,況且司馬曜的《勸農書》亦是利國利民之書,晉朝乃魚米之鄉,耕戰體係所依賴的正是遍布在關中平原上的那些自耕農,倘若任由那些氏族豪強迫害百姓,那麽傷到的是國家根本。
便附議道:“兒臣也覺得三皇弟的《勸農書》寫得極好,不如就讓兒臣協助三皇弟辦理此事。”
“太子當真這麽想?可願意協助皇子曜辦成此事?”簡文帝緊緊的問道,皇威逼人。
“兒臣願意!”
“兒臣也要皇兄的協助!”
簡文帝見二人倒也是一副誠意滿滿的樣子,就答應了他們,去辦理這件事情。
了卻這樁事後,太子和司馬耀回到座位上盡情歡飲。
曲終舞罷,已然是亥時時分,殿中監已經準備好祭月的流程,皇帝攜同兩位愛妃,皇子公主緊隨其後,一同祭拜天上明月。
祭月源於遠古初民對月的崇拜,後來作為天體的月被人格化,成為月神。曆代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則多認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稱她為月姑或月姐。
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就缺少了祭月的消息,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隻有皇家才能與之溝通,祭月成為皇家的專利。
古代帝王的禮製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殿中監的官員拿著祭文念道:“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裏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帶錫監,吹損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
簡文帝雖然站立著祈福,可卻是一副誠心誠然的模樣,他緊閉雙眼禱告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隨後宦官把三根清香遞到他手裏,他一臉敬意地把香插在香爐上,便遣散眾人各自回宮休息。(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