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江行(一)

字數:3454   加入書籤

A+A-


    西興運河作為晉朝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貫穿整個整個東晉,東連西湖諸段、西接洞庭眾湖,北承長江天險,南通嶺南眾河。

    河道上水流平緩,周圍的山川瑰麗,群山連綿、青山環抱,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裏畫廊。

    湘江這段河道寬度也不算大,二十多餘米,水深則碧,諾大的河麵上僅有三艘大船倒是顯得落寞,日光之中,水上的一幕一幕,安靜卻又怡人,便是山水畫兒的意境了。

    這三艘大船的構造基本一致,遠遠的看上去就像一個金元寶浮在水麵上,可裏麵的裝潢卻是富麗堂皇,畢竟是接待貴人的遊船,自然是華美得多,船艙分為兩層,上下呈長方體連接,每一層有隻有三間大房,除了中間的房子是大廳之外,左右兩側的房間便是寢房,二樓也是如此。

    船雖然比較大些,自然也有大的好處,行駛在江麵上極為地平穩,人住在裏麵舒適一些。

    此刻大船已經出發三天,在排頭的大船二樓上,房間裏正有人悄悄地密著。

    “多謝叔父相救!侄兒此番遭難,乃是同鄉的友人所害,還請叔父明察。”

    說這話的人一副學子模樣,五體投地的跪倒在一張大床跟前,頭死死地貼在地板,不敢抬起來,就像一隻貓咪在一隻獅子麵前顫抖。

    隻見他的叔父躲在床上,發出幾聲“咳咳咳”的聲響,半天沒有發說出話語來,床上掛著厚厚幾層的幔帳擋住的視線,使得外麵的人看不到裏麵的動靜,也不知道是盛威還是暴怒,讓人琢磨不透裏麵的情況。

    那學子模樣的人嚇得一身冷汗,啥話也說不出口,隻有跪地求饒才能平息幔帳裏那位長輩的脾氣。

    隔了好久,幔帳裏的人冷冷地道出:“且說題目泄露之事,你同鄉好友如何得知?”

    聽得帳中上人的冷言冷語,如同一把冰涼的刀子刺過來,跪在地上的那學子連忙求饒,繼續伏首言道:“那二人欺我酒力不甚,趁我喝醉從我口中套出,叔父請明察。”

    “這麽說不關你的事了?”

    “是!侄兒愚鈍,交友不慎,此事確實是侄兒做錯,錯在誤交小人,請叔父處罰。”

    跪在地上的學子鬆了一口氣,看來終於把罪名推到自己兩個好友身上,自己可以逃過處罰。

    幔帳裏的男子扔出一個枕頭,重重的砸在他的臉上,跪地的男子默默地忍受這一枕擊後,帳中男子才開口說道:“若不是你透露,同鄉之人又從哪裏得知題目的消息?你當我是傻子不成?”

    那學子再次繼續跪地求饒,原本以為可以推卸責任,誰曾想前因後果呢,隻能咬緊牙關,死不承認。

    “叔父息怒!侄兒確實不知啊!這事父親再三交待,侄兒怎不知其中的重要性。還望叔父明察!”

    “你要叔父給你明察,誰又給叔父明察呢?混賬東西,要不是我跟你爹有出生入死的交情,你這顆腦袋早就搬家了。”

    那學子連忙磕了好幾個響頭,感謝道:“多謝叔父救命之恩。侄兒感激不盡。”

    “抬起頭來吧!此次進京你可有什麽主意?”正當男子緊張求饒之時,從幔帳裏的聲音陡然傳來這句話來。

    “阿爺已買通殺手扮做漁夫,正在前來的路上,叔父請放心,此次刺殺之人乃是江湖鼎鼎有名的殺手集團。”

    跪地男子說完這番話時,臉上露出了凶狠的殺意,而他所要刺殺之人便是劉軒,花燈大會那日搶盡了風頭,害得他鋃鐺入獄,此仇不報,非君子也。

    “若當如此,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切不可再失手了!”

    那跪地男子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連聲答應道:“是是!”

    “請得是哪家的殺手?據說他身邊有兩位神人,一杆花槍使得出神入化,不可不提防啊!”

    那男子愣了半晌,隨後抬起頭來,這人居然是章之助,他回答道:“群州島的無眼禪師,雖然是小門派,卻是專門做殺人的買賣,彈指間灰飛煙滅,殺人於無形。”

    幔帳中的男子大笑道:“看來你阿爺花重錢來彌補你的過錯。”

    “叔父謬讚,侄兒惶恐。”

    緊接著男子又從幔帳能出一本官府文書說道:“這是你的免罪文書,上麵寫有你的功勞,若有人生一遍,可以文書示人,洗脫你的嫌疑。”

    章之助打開文書一看,上麵清楚的寫到,茲子發現地牢囚犯走失之事,稟報官府首告大功,因此特赦其罪,上麵還有紅色的官印符號。

    “退下吧!”

    章之助拿著文書離開房間,也不知道往何處走去。

    一層甲板側舷的過道上,幾名嘰嘰喳喳嘰嘰喳喳的吵嚷,卻有一名女子倚在大船的護欄處眺望風景,一臉閑適地望著流淌的河水,她一身鵝黃與月白相間的衣裙,披了白色的坎肩,手中拿了一把小扇子,年紀仍青,頭上倒是綰了婦人髻,年輕的純真與成熟的安閑氣質混在一起,讓人一眼便能看出,這是已然嫁人的大家人家的貴婦人。

    這一船人,自然便是一路東進的王府眾人,而那女子便是王妃,她閑有興致得欣賞沿途的風景。

    這次去往國都,旅遊的成分固然占了一半,另外,也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兒子司馬聃,畢竟他第一次進入國都,很多規矩要教會,免得他人說世子無理。

    一路同行的還有家中教導規矩的老嬤嬤,兩名打扮行頭的妝娘、丫鬟、護衛若幹都隨著他們入京負責他們的吃穿和安全。

    如此一來,零零總總也有四十人左右的規模,大船有四間寢房,自己和王爺一間,聃兒一間,都在樓上入住,樓下的便按照男女分開入住,十幾個人擠在一間房內,好不擁擠。當然他們也會在船上的其他地方睡覺,誰都擠在一起。

    此時已經是午飯過後,兩名丫鬟陪著王妃在二樓的護欄處觀看風景,隻見寬大的江麵上有一舟漁船慢慢駛來。

    漁舟上的漁夫劃著漁舟,在這天地廣闊之間吟唱,歌聲悠遠回腸,三艘大船的人聽到歌聲後,紛紛走出船艙探頭看去,尋找這聲源之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