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心領)
字數:7548 加入書籤
第43章
但不管怎樣,&nbp;&nbp;被肖晴娘羨慕,在無奈之餘也會生出“其實我活得還挺好的”、“好過許多外麵的人了”之類的感慨。
而眼下這種不僅安穩也不清貧的生活,是得感謝淩家的收留的。
也得感謝三夫人。
倘不是三夫人心軟,&nbp;&nbp;倘若她當年直接給她們母女倆打發到淩府後巷去,&nbp;&nbp;就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了。
淩府後巷那裏的環境與眼下府裏的環境,&nbp;&nbp;那可真是雲泥之別。
別看府裏許多大婢女都識文斷字氣度宛似閨秀,&nbp;&nbp;那都是六七歲上就因伶俐秀美被選入府裏,&nbp;&nbp;從小培養出來的。是府裏培養出來的,不是後巷培養出來的。
古時候孟母三遷為著什麽?不就是為著給自己的孩子換一個成長的環境。
倘若在後巷長大,林嘉知道自己大概就沒有資格蹭著淩府的家學跟著讀書了。杜姨娘一個根本出不了垂花門的人,也沒法做到對她們時時照拂了。
那樣長大,自己現在不知道會長成什麽樣的人,&nbp;&nbp;總之不會比現在好就是了。
肖晴娘吃完一塊點心,又拿了一塊,&nbp;&nbp;道:“姨娘怎麽這麽舍得。這樣的紙我娘隻舍得讓虎官兒帶到學裏去用,在家裏隻給他用粗竹紙。”
林嘉道:“粗竹紙洇墨的,不好練字。”
便是林嘉之前用的紙不如淩昭給的紙好,但也比粗竹紙強。
肖晴娘歎氣:“但是省錢。”
林嘉便不好說什麽了。
杜姨娘其實和府裏別的主子甚至大丫鬟比起來都算是很會省錢的了。但林嘉依然過得比肖晴娘好,&nbp;&nbp;隻因為杜姨娘是淩府的人,&nbp;&nbp;吃穿用度就高。
肖晴娘咬了一口點心,咽下去,道:“我跟你掏心窩子說一句。”
林嘉道:“你說。”
肖晴娘放低了聲音道:“咱們也大了,&nbp;&nbp;遲早都得說親嫁出去。你呀,&nbp;&nbp;別這麽浪費了,&nbp;&nbp;銀子要花在刀刃上。你說你用這些好紙好墨的練字,&nbp;&nbp;以後有什麽用呢?”
“你就算能嫁個秀才,也輪不到你寫字畫畫。”她道。
實際上在肖晴娘的心裏,&nbp;&nbp;林嘉的身份是很難嫁秀才的。秀才已經比普通良民要高一等了,她若是能嫁得,必是那種家裏很窮很窮的窮秀才。
不不,那種窮秀才家得娶能幹活的,上房修瓦,下河搗衣的那種。
林嘉跟著杜姨娘,一直過的是有丫頭婆子伺候的好日子。她這小身子板還不如她,可能連搗衣棒都舉不動。
不是窮秀才的擇偶佳選。
“我知道話不好聽。”她又咬了一口點心,“但這是掏心窩子的話。跟你好,我才說的。忠言逆耳,不得人待見,我知道。”
林嘉垂頭默然片刻,抬頭嫣然一笑:“你說的對。”
同為女孩子,肖晴娘也得承認,林嘉笑起來真是好看。
她一定是覺得被她說得委屈了吧。但她說的都的確是真心話。林嘉若離開了淩府,哪還會有這麽好的日子過。
肖晴娘咬著點心抬眼看了一眼林嘉。
除非,她走她姨母的路子。
肖氏不喜歡肖晴娘跟林嘉來往,覺得拉低了身份。既去不成十三娘那裏,肖晴娘也不敢在這邊多待,吃了兩塊點心,拍拍手要回去了。
林嘉道:“點心還有呢,給你包兩塊回去?”
她這邊做的點心是真心好吃。肖氏拉下臉來主動找過杜姨娘一回,也是求教一份點心方子——那回是虎官兒吃了杜姨娘給的點心,回來念念不忘,肖氏沒辦法,才過來請教的。她以前是舉人娘子,家裏呼奴使婢的,廚藝就是個樣子活,不怎麽精通。
肖晴娘是真的愛吃林嘉這邊的點心。
但她“舉人女兒”的自尊不許她再吃更多了。包回去兩塊其實挺好的,但肖晴娘沉默了一下,還是說:“不用了。”
主要是怕肖氏罵她。
又或者把點心收起來留給虎官。那樣,又挨罵,又落不到點心,白挨罵。
林嘉明白:“怕肖嬸嬸說你吧?”
她恭維她:“肖嬸嬸也太嚴格了,讀書人家就是不一樣。”
肖晴娘聽著這話,又驕傲,又心酸。
林嘉要送她出門,她想起來問:“對了,中秋給你送螃蟹的怎是個小廝?
林嘉一頓。
肖晴娘道:“我好像以前也瞧見過他,是誰的小廝啊?那螃蟹那樣大,不是廚房分的份例吧?是姨娘自己掏錢買的?怎地是個小廝送來的?”
內宅的廚房裏,燒火丫頭、洗菜婆子、上灶廚娘、點心師傅,甚至采買,統統都是女子,就根本不會有男子。
肖晴娘一連串的問題,林嘉有點懷疑她今天過來想借她做筏子找十三娘是假,來掃聽才是真。
肖晴娘不壞,就是有點麻煩。
任誰也不喜歡被窺視。尤其林嘉在淩昭的事上很多還瞞了杜姨娘,就更加不願意別人窺探了。
“小寧兒認識四房的姐姐,走她的路子買的。”她說,“那小哥也是四房的,那位姐姐打發過來送東西的。哦,就是給我這個的姐姐。”
她說著,撥了撥腰間垂下的壓著裙麵的琉璃珠子做的禁步。
真真假假的話摻在一起講,就比全是假話聽起來更真一些,也不容易被拆穿。
小寧兒的確是個伶俐的丫頭,也的確好像認識不少人。肖晴娘有一回聽見杜姨娘誇她說,自她來了,都可以吃上熱飯了。
後宅裏若是能攀上管事媽媽或者有權勢的大丫頭,的確辦起事來就不一樣了。
但肖氏不許她結交那些大丫頭。因著理論上的身份差距,和現實裏地位的不同,近之則褻遠則易怨。
要麽自降了身份,要麽容易自取其辱。
“原來是這樣。”肖晴娘略感失望。其實自己也不知道在期望些什麽,又失望些什麽。
也沒有置人於死地的大惡意,無非是人瑣碎又灰色的天性罷了。
又道:”原來你是幫四房的人抄經文呀。”
杜姨娘在院子裏曬太陽呢。
她其實還年輕,比三夫人都年輕,但過的日子像老人家。
見林嘉從院門口折回來,她磕著瓜子問:“聊什麽了,這麽長時間?”
林嘉道:“她想找十三娘去玩。”
杜姨娘哼了一聲。
十三娘主動使人來喚是一回事,她們自己找去是另一回事。十三娘給她四伯服孝呢,誰這麽沒眼色上門找人玩?十三娘還可以說年紀小不懂事,林嘉和肖晴娘可都不小了。
林嘉道:“我沒答應她。”
“別理,誰想去誰自己去,別扯著我們。”杜姨娘道。
杜姨娘的日子,不怕無所事事,不怕百無聊賴混吃等死,就怕“有事”二字。有安穩的日子過就好好過,誰也別沒事找事。
她的處世之道,言傳身教地教會了林嘉,林嘉是很明白的,便抿嘴一笑。
靠過去,放低聲音告訴她:“她打聽螃蟹的事來著,問南燭小哥是誰。我隻說是讓小寧兒托了四房認識的姐姐幫著買的,自己掏錢的。”
杜姨娘開心:“你講得好。”
雖別人送也送得正大光明,但總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說是自己買的最省事。
她這外甥女啊,把她的聰明學了個十足十。杜姨娘深感欣慰。
林嘉一笑,施施然回了房。
隻回到了桌邊,卻不想再練字了。
淩昭大老遠從京城奔喪回來的時候,淩四爺已經停靈有一段日子了。所以百日熱孝已經過去了,四夫人供的那一批經文已經捐給了寺廟,聽說還給了許多的香油錢,還為四爺點了長明燈,做了場闊氣的事。
現在已經不需要經常幫那邊抄經文了。偶爾抄一份送過去,聊表心意也可以,但不再大量、急需,不用趕著做了。
林嘉把剛剛收起來的字帖和紙都拿出來,發了會呆。
肖晴娘雖不是什麽特別貼心的密友,她那勸也不是全無道理的。倘若這些紙不是旁人給的而是要花錢買的,大概杜姨娘也會勸一勸。
也不是不讓她練字,杜姨娘還是很喜歡她能讀書識字的,隻是會讓她用稍遜一等的紙罷了。
甚至她的說辭林嘉都能想得到——
“沒必要。”
林嘉摩挲著那份泛黃的字帖,微微地垂下頭。
似乎有一口氣,被肖晴娘不經心地一捅,泄掉了。
翌日早晨,南燭從梅林外緣拎著裝了點心的食盒進來,一如往常。
隻是淩昭才抿了一口茶,眼睛一掃,卻怔了一下。
“她怎把字帖還回來了?”他問。
他明明叫南燭跟她說過,不把字練出模樣來不要還的。
“誰催她了嗎?”他蹙起眉頭,語氣有些冷。
南燭道:“不會,我們怎麽敢?”
林嘉與淩昭之間借書、還書、贈紙贈物,都不是下人可以置喙的事。不論是他還是桃子,都不可能隨便對林嘉說什麽。
他便是覺得林嘉不識貨不知道這字帖真正的價值,都不敢多一句嘴。
“林姑娘自己拿回來的。”他道,“我還記得公子交待的話呢,特意問了一句。林姑娘說——”
林姑娘笑得眉眼彎彎,說起話來柔聲細語,讓人聽起來特別舒服。
【九公子的好意我心領啦。隻我一個女兒家,也不用考秀才考舉人的,如今我的字已經好了很多,練到這樣就可以了,不奢求了。】
【這字帖被我占了好久啦,趕緊幫我還給九公子吧。】
【書還沒看完,還要過幾天。】
淩昭在淡金晨曦中聽南燭將林嘉的話轉述。
南燭是個伶俐的小廝,連林嘉那種少女嬌俏的口吻都學得惟妙惟肖。淩昭甚至能自動在腦海裏替換成林嘉的聲音。
她說的……似乎也沒錯。
畢竟不是什麽書香世家的閨秀,也不是什麽世有文名的才女。便是十一娘和十二娘,如今也早把學業放下,專心跟六嬸學理家。
林嘉比她們更簡單,她連主持中饋都不必特意學。因為將來她要嫁的人家,大概沒什麽中饋需要主持。
聽桃子說,她日常裏除了幫他做點心賺取一份銀錢,還會做些女紅拿出去寄賣,就像那些仆婦丫鬟一樣。
若是世家小姐,怎可能讓自己的繡活流落到外麵去。
淩昭看了眼南方。
隔著梅林,此時此刻不知道她回去了沒有?還是在為三伯母采集梅露?
今天天氣不錯,梅露清新,大概是在采集梅露吧。
汲汲營營地。
他想起來,最開始就是他嫌棄她抄經文的字不好,直接壓著她練字的。並非是她主動的意願。
如今不需要她幫著抄寫經文了,是不是不花時間練字,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做些粗糙繡活、打些簡單絡子,換一些小錢?
淩昭什麽也沒說,隻低頭又抿了口茶。
南燭低下頭去不敢吭聲。他覺得林姑娘不練字也沒什麽呀,的確現在也不需要抄經文了。
為什麽公子身周的氣息冷了起來?是他哪裏轉述錯了嗎?
南燭想不通,微感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