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不該)
字數:7078 加入書籤
第45章
八月二十的清晨十分涼爽,&nbp;&nbp;晨風拂在臉上絲絲涼涼的,這種涼意一直持續到桃子把食盒交給了一起出現的飛蓬,然後熟稔地挽起她的胳膊:“走,&nbp;&nbp;我送你回去。”
林嘉怔住。
可今天……
林嘉一瞬的怔愣被桃子看在眼裏,&nbp;&nbp;她假裝沒看到,&nbp;&nbp;親親熱熱地說:“走,&nbp;&nbp;去看看姨娘去。她炒的瓜子怎麽這麽香,&nbp;&nbp;到底放了什麽,我得好好學學。”
林嘉迅速地收斂了情緒。
情緒這種東西,是十三娘那樣被父母兄姐嬌寵著的姑娘才該擁有的。
林嘉該有的,是像杜姨娘那樣學做人,學處世。
低調而柔軟。
她也挽住桃子,&nbp;&nbp;眉眼帶笑地說:“就知道你愛吃,炒了一大盆呢。”
於是飛蓬就目送她們兩個人討論著瓜子的口味漸漸走遠。
聽著就知道很好吃。想說一聲給他帶點回來,&nbp;&nbp;又怕太大聲吵到了梅林裏的公子,又不敢喊。
飛蓬跺跺腳,拎著食盒轉身進梅林去了。
淩昭晨練結束坐下端起茶盞,下意識地向南邊看了一眼。
“桃子去送林姑娘了?”他問了句廢話。讓桃子直接送林嘉回去,&nbp;&nbp;本就是他給的指示。
飛蓬還在惦記瓜子呢:“她去林姑娘那裏吃瓜子去啦。林姑娘那裏有好多好吃的,&nbp;&nbp;上次南燭帶回來的冬瓜糖也好好吃。”
淩昭看了眼飛蓬,突然理解了父親為什麽會和大伯父有這麽大的差距。
以前季白在他身邊的時候,他對季白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所以現在季白是他最合心、最得力的長隨。
後麵換過兩個書童,&nbp;&nbp;到了南燭的時候,&nbp;&nbp;就開始覺得“是個小孩”。連季白都曾彈著南燭的腦門笑說“惜福吧,&nbp;&nbp;公子對你多寬容”。
現在到了飛蓬,&nbp;&nbp;年紀更小。他呱呱呱地廢話這麽多,淩昭居然不覺得生氣,&nbp;&nbp;甚至並不想出言訓斥他。
祖母看待父親這個親生的幺兒,大概就是這種“算了,他還小”的感覺,故而特別放縱他吧?
他問這小孩:“林姑娘說什麽了嗎?”
飛蓬說:“林姑娘說,杜姨娘炒瓜子放的調料是她自己配的,東西很多,她說回頭寫下來給桃子。”
淩昭:“……”
還是得好好調/教調/教。淩昭抿了口茶。
飛蓬小烏龜似的四肢趴在地上,歪著頭用火鉗把小爐裏的炭扒拉出來,準備裝回炭盒裏。忽聽頭頂公子的聲音問:“……她是笑著跟桃子說的嗎?”
“是呀!”飛蓬嘟嘴吹著飛揚起來的火星,“林姑娘笑起來可好看了!”
頭頂不再有聲音。飛蓬專心地做事。
待要回去,飛蓬站起來收拾,愣了一下。
碟子裏還剩了兩塊點心。
公子做事從來有度有量,不會半途而廢也不會沒有節製。連吃點心都是這樣。
每日晨練完他會很固定地吃四塊點心。怎麽今天才隻吃了兩塊?是不好吃嗎?
林姑娘的點心真的很好吃,大家都很喜歡。林姑娘知道了,特意每日都多給一些。
因為公子每日裏都有新鮮的吃,所以多出來的量,晚上大家會分一分。
看著淩昭已經轉身沿著湖邊向水榭踱去,飛蓬眼珠一轉,飛快地拈起兩塊點心都塞進了自己的嘴巴裏。
嗯!明明很好吃!怎地公子還剩下了?
飛蓬麻利地收拾了箱子。
這種箱子是特製的,專門用於出門在外烹茶用。每一樣東西在裏麵都有固定的位置,一旦合上,所有東西都卡住,不用擔心會磕碰。
可提可背。南燭的力氣已經練到能提著走了,飛蓬還不行,都收好合起來,背在了背上。又把點心盒子抱起來,撒開小腿兒追淩昭去了。
桃子最喜歡杜姨娘的小院了,自在!
因天氣沒那麽熱了,清晨空氣也清新,在外麵曬太陽比屋裏更舒服。
杜姨娘在院裏支起了小桌,擺上了各種小食和煮好的飲子招待桃子。三個人說說笑笑,還有小寧兒在一旁捧哏,王婆子殷勤伺候。
十分和諧。
桃子一抬頭,看見了屋簷下掛著的繩子。
“我在跳百索。”林嘉說。
杜姨娘笑說:“可瘋呢,還要拉著我跳。”
林嘉道:“桃子姐還打拳呢。”
杜姨娘隻不信。
桃子道:“是真的,我們水榭那邊,早上習慣都先打一趟拳,從小習慣了。”
杜姨娘知道了原委,隻嘖嘖稱奇:“文曲星就是文曲星,做事都與常人不一般。”
林嘉道:“姨母也是該動一動的。”
杜姨娘笑啐她:“別管我,我不跟你瘋。”
反正是無事摸魚的時間,桃子和林嘉一起帶著小寧兒跳大索,杜姨娘和王婆子幫她們搖索。
小院狹長,把小桌挪開,正好。
這院子雖偏僻,卻有一個好處,不會有任何主人家過來,不怕驚擾了主人家。
一時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可能聲音有點大,把肖晴娘給招來了。
“在玩什麽呢?”她站在院門口,有點驚奇,“咦,有客人啊?”
她來都來了,杜姨娘和林嘉隻能招呼:“來吃點東西。”
又給她和桃子互相引見:“這是桃子姑娘,這是隔壁的晴娘。”
桃子一看就是體麵的大丫鬟,肖晴娘好奇地問:“姐姐是哪一房的?”
桃子道:“我是四房的。姑娘也是住在府裏的?”
肖晴娘點頭,道:“我外祖母昔年與老夫人是閨中故交。”
杜姨娘道:“晴娘的父親是舉人呢。”
舉人在尋常人眼裏是高高在上的“舉人老爺”,在桃子這種見識過許多翰林、學士的人眼裏,屬於“考不上進士”或至少是“還沒考上進士”的人。
當然桃子不會表現出來,隻帶笑客套:“失敬了。”
肖晴娘矜持地笑笑,又問:“姐姐看著眼生,是四夫人跟前的嗎?怎沒見過?”
桃子道:“我是九公子書房伺候的,離開金陵好多年啦,這回才跟著回來的。”
肖晴娘眼睛一亮:“是探花郎呀。”
“我還沒見過探花郎呢?”她熱絡起來,“我弟弟跟咱們府裏的郎君們一起在族學裏讀書,旬日才回來,他也沒見過探花郎,一直跟我念叨呢。”
桃子道:“我們公子守孝呢,深居簡出的,不大見人。”
杜姨娘指揮王婆子又把小桌抬過來支上,喊三個年輕姑娘:“來吃。”
肖晴娘坐下跟桃子聊了兩句才忽然反應過來:“嘉娘那個琉璃珠子就是姐姐給的吧?”
她連續反應過來:“這麽說那珠子是九公子的?”
林嘉眉心一跳。
杜姨娘雖一直以為琉璃珠子是桃子給的,也是眉心一跳。因有些事容易以訛傳訛,尤其那些愛閑言碎語的人。珠子明明是桃子給的,說不定就被她們傳成了淩九郎給林嘉的。
她笑著擊掌:“原來是九公子的呀,不說我都沒反應過來。嘉嘉說是桃子姑娘得的賞,主人家小時候玩過的。嘉嘉幫著抄經文,就給嘉嘉玩了。”
那些珠子被林嘉做成了禁步戴在身上,桃子也誇過她和杜姨娘手巧。肯定會被人看到。
不過本來也沒什麽見不得人的,雖是公子給的,但公子和林嘉……真的並無私情。隻是對林嘉練字的獎勵而已,更像打發小孩子。
“好多年了,公子小時候玩的,早扔一邊了。”桃子笑眯眯地道,“我們收拾東西有翻揀起出來,公子就賞給我們了。這麽大顆,連個孔也沒有,想穿個琉璃珠花也不好弄。想著你們小姑娘年紀小可能會喜歡,就拿給林姑娘玩了。沒想到她手巧,竟做成了個禁步。”
林嘉笑道:“是我姨母手巧。”
桃子順勢和杜姨娘拉起了關於打絡子和做吃食的話題,杜姨娘熱烈地響應了她。
肖晴娘還希冀能多聽聽探花郎的事呢,結果聽了滿耳朵放多少鹽多少油加什麽料。
林嘉還回屋取了炭筆,把杜姨娘那個炒瓜子的調料配方給桃子錄下來。桃子揣懷裏,就起身告辭:“也該回去了。”
大家就送了她。
等桃子走了,肖晴娘卻還不走,問林嘉:“她是大丫鬟呢,怎麽這麽閑,能出來瞎逛?”
林嘉就說了:“聽說是九公子旬日裏都要在書齋裏指點弟弟們功課。他十分嚴厲,不許丫頭們在跟前伺候,隻小廝僮兒在跟前。”
肖晴娘倒抽口氣:“這麽嚴嗎?不愧是探花郎啊。”
這一句,林嘉倒是心有戚戚焉。
總之在尋常人的心目中,二甲進士已經十分的高大上了,若是能考中庶吉士進翰林院,那就是優秀中的優秀。
但是真正的人間菁英、士林華選,還得看一甲——狀元,榜眼,探花。
都被神化了。
東西也吃了,飲子也喝了,天也聊過了,主客都走了,人都站在院門簷下了,按說肖晴娘也該回去了。
林嘉等著她轉身呢,結果她站在院門口,沉吟著不知道在想什麽。
林嘉:“?”
“嘉嘉。”肖晴娘忽然下定了決心,咬咬牙,不顧臉麵地請求,“能不能幫個忙,讓虎官旬日裏也去九公子那裏旁聽一下?”
林嘉張了張嘴。
半晌,她道:“你須得知道,我沒有這種本事。”
她說:“我連九公子的麵都見不著。”
是真的,今天旬日了,該是她和九公子見麵的日子了。
她期盼了好幾天了,可這個期盼今日落空了。
而以後,旬日裏能不能再見到那個人還未知呢。
是覺得她不識好歹了吧?
對她好,她還不受。
林嘉低頭無奈一笑。
沒有辦法呀,似那樣的貴人,不會理解她也很正常。
現在這樣也沒什麽。她還可以繼續做點心,九公子也讓桃子送她回來,繼續庇護她。
這也挺好的。
原就不該跨過那片梅林,走進那片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