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試琴)
字數:8317 加入書籤
第48章
別說這副燕居模樣,&nbp;&nbp;便是淩昭褪去衣衫洗浴的模樣,桃子作為貼身婢女都見得多了。
隻是,林姑娘在這兒呢……
桃子轉回頭去看林嘉。
林嘉活這一輩子,&nbp;&nbp;也沒見過男子這般的風流模樣。
她整個人都看呆住了。
淩昭一雙深邃的眸子,&nbp;&nbp;眸光清炯,&nbp;&nbp;落在了林嘉身上。
小姑娘好像傻住了。
淩昭頓了頓,&nbp;&nbp;道了聲“進來說話”,&nbp;&nbp;便轉了身。
桃子忙閃身讓開路,林嘉如夢初醒,滿臉通紅,求救似的看看桃子。但桃子眼觀鼻鼻觀心。林嘉隻好硬著頭皮跟上去了。
林嘉什麽時候見過男子衣衫不整過?這輩子都沒見過!她這輩子才見過幾個男人!
生平頭一遭,隻嚇得心髒怦怦直跳。耳根不知道為什麽就熱得厲害。
一路上頭也不敢抬,&nbp;&nbp;餘光看見前麵道袍的衣袖好像甩了兩下。
及至進了書房,聽見淩昭的聲音道:“怎不抬頭?”
林嘉努力抬起頭,&nbp;&nbp;飛快地看了一眼,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原來這一路走來,淩昭已經將道袍穿好了,衣冠整齊。
道袍沒有束絲絛,&nbp;&nbp;寬大飄逸,&nbp;&nbp;顯不出他晨練時穿勁裝的腰身,看起來全是書卷氣。
若是手裏再拿一卷書,就真真地符合了林嘉對“探花郎”、“文曲星”的想象了。她不由眨眨眼。
淩昭問:“是有什麽事,&nbp;&nbp;要到這邊來找我?”
實在想不到,&nbp;&nbp;才一個旬日沒見她,&nbp;&nbp;她就有事需要通過桃子來聯絡他了。淩昭這心裏混混沌沌的,&nbp;&nbp;也說不清是什麽感覺。
竟隱隱有些懊悔。
能直接跟淩昭說,可比要桃子傳話更好啊。林嘉忙打點精神,&nbp;&nbp;道:“住我隔壁的肖家三口人,她家兒子在族學裏附學的。聽說九公子這邊,旬日裏會召集郎君們指點他們功課,肖家的姐姐想替弟弟求個旁聽的機會,隻她沒法跟九公子搭上話。我就想著,幫著傳個話。成不成的,我盡力了。”
雖力量微薄,但總沒有袖手旁觀,於自己心裏便能過去了。
淩昭問:“肖家兒子多大了?”
林嘉道:“嗯……大概十一二?”
淩昭點點頭:“與十六郎差不多。”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行走內院的書童小廝,再大些就不能繼續在內院行走了。林嘉才多大?她還未及笄,比這少年也就隻大個兩三歲?
可肖家兒子還與她比鄰而居。
淩昭問:“他們家與我們府裏是什麽關係?”
這個林嘉知道,蓋因肖晴娘常掛在嘴邊的。她回道:“他們姐弟的外祖母,昔年與老太太在閨中相識。”
有親朋,有故舊,這便是故舊之人的後人。既來投,老太太肯定要照拂。想來早年姐弟倆年紀都小,便收留在了府裏。
淩昭道:“知道了,我來安排。”
林嘉又驚又喜,小心求證:“九公子……是答應了是嗎?”
那眼睛帶著真心的歡喜,比平時要亮許多。
淩昭凝視片刻,問:“你和肖家姐弟關係很好?”
桃子剛才也問過類似的問題呢。隻是能對桃子掏心窩子說的話,林嘉不想跟淩昭說。
或許因為他是男子,或許因為他身份尊貴。總之林嘉不想把那些話再重複一遍。“孤兒寡母”的那種話說得太多,其實連自己都不愛聽,更遑論旁人。
她便道:“就隔一道牆,說話都能聽得見。我們也算是一起長大的。”
正好這時候桃子在時候進來上茶,林嘉話音才落便被她進門的聲音吸引,轉過頭去看她。
再回頭,淩昭的麵色淡淡的。
林嘉已經習慣了淩昭的這種看不出來情緒的神情。以前家學裏的先生也講過,讀書人講究“七情不上臉,六欲不隨心”。這就是士人說的“養氣”。
林嘉以前空洞地聽著,不太能想象。
現在倒不必想象了,淩家九郎就是士人的模子。
茶都上來了,淩昭袖子一拂:“坐。”
書房本就有待客的功用,自然有案椅。林嘉坐下,說也奇怪,在淩昭這裏卻沒有在三夫人那裏的局促,能踏踏實實地坐實了。
端起茶抿了一口,這才定下神來,打量起這書房來。
想不到這輩子竟還有機會能進入探花郎的書房,不好好看看也許下次就看不到了。
因為窗格裏嵌的是明瓦,所以屋子裏特別亮堂。書桌大得驚人,筆墨盈案。大肚瓶裏插滿了卷軸,牆上也掛滿了書畫……
林嘉忽然“咦”了一聲。
淩昭剛抿了一口茶,聞聲抬眼,看到林嘉麵露驚奇。他順著林嘉的視線看過去,看到的是牆上掛著的那副月下湖光圖。
淩昭不由一頓。
林嘉已經轉頭問他:“九公子,這個……是園子裏這片湖嗎?”
她不是很能確定。因為她總是從對岸往水榭這邊看,沒有試過這個角度看對岸。
淩昭放下茶盞,走到窗邊推開了窗扇,轉頭道:“過來。”
林嘉依言走到窗邊,向外看了看,不由發出低低的輕歎:“原來從這邊看,是這樣的……”
這景實在美。
怪不得桃子說淩九郎基本上白日裏都會待在書齋。推開窗便見這樣開闊的景色,胸臆間該是多麽舒展。男兒的天地真是廣闊,哪怕身份不夠高貴,如南燭、飛蓬這樣的小廝,也可以跟著主人見識廣闊天地。
而她每日裏見得最多的就是推開窗,一條逼仄狹長的院落。
有短短的片刻時間,林嘉是站在了淩昭的視角去看窗外,好像踏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而淩昭站在她身側,看到的是少女唇邊的微笑,眸中的向往。她好像還有一分悵然,為什麽會有悵然?
淩昭看了一眼日日都看的湖景,對這一分悵然感到不解,蹙起了眉頭。
林嘉欣賞了幾眼湖景,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轉身對淩昭道:“原來同一片景,換一個地方看過去,竟這樣不同。九公子的書齋位置真是好。”林嘉還記得杜姨娘講過的一個八卦——十四郎中了秀才,六夫人很想把這水榭要過去給十四郎做書房。她的意思是反正九郎也幾乎不會回金陵了,沒必要白占著這麽好的水榭。
當然沒成。無論是淩老爺還是老夫人,都沒同意。
似淩家這種書香世家,出進士容易,但出一甲進士也一樣是難得的。
狀元榜眼探花,全大周人尖子中的人尖子,出一個就是光宗耀祖。一個水榭怎麽了,淩九郎便是二十年不回來,也是照樣要給他留著的。
但這些林嘉覺得“太好”的東西,於淩昭都是日常常見而已。最好的那一份給他,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淩昭早就習慣了。
他隻不置可否地點點頭。
林嘉福身:“那我……”
今日要做的事已經做了,比預期的還更好——直接跟淩昭說了。淩昭也答應了。她準備功成身退,要告辭了。
淩昭卻負著手問:“以後不練字了?”
對這件事,林嘉本來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可現在淩昭當麵問起來,她突然愧疚了起來。
因不是誰都會對你好,偏偏你辜負了那個人對你的好。
她微微垂下頭。但肖晴娘的那些話在耳畔響起,連舉人家的姑娘都覺得她在做無用又敗家的事。大概姨母也是這麽想的,姨母隻是疼她,不說而已。
“不練了。”她抬起頭,微笑著說,“還有好多別的事要做呢。”
話說到這份上,一般人就不會再繼續問了。
林嘉怎麽也想不到,堂堂探花郎居然就繼續追問了下去:“要做什麽?”
林嘉呆住。就是一個托辭而已。怎麽還興刨根問底呢?
偏淩昭就這麽看著她,很有耐心地等著她回答。
“就……”林嘉沒辦法,硬著頭皮回答,“一些女兒家做的事,做些繡活、打打絡子什麽的。”
小院裏有丫頭有婆子,林嘉倒是不需要做那些漿洗、打掃的家務。小院的飯食是統一從大廚房領取,林嘉也不需要下廚燒飯。
所以她的生活雖然比不上什麽大家閨秀,卻比外麵許多小門小戶的女兒家要輕鬆很多。
做的那些活計雖然一大部分是拿出去賣了錢,攢私房,但也沒有隔壁肖晴娘做的那麽多,絕達不到“勞累”的程度。
因為她傍著杜姨娘生活,而杜姨娘有淩家供養,林嘉跟著沾光。
但林嘉做的活計是不是比隔壁肖晴娘少,她的生活是不是比肖晴娘輕鬆,對淩昭都是沒有意義的。
在淩昭看來,果然就如他所想,她省出來的時間都用來做那些事情了。
大好的青春時光勞勞碌碌地,就這麽過去了,總讓他覺得遺憾。
今天早上南燭形容她聽他撫琴時的笑容,說是“好像曬太陽似的很舒服的感覺”。
南燭毫無文采,但淩昭一聽就明白了,那是聽懂了琴音的人發出的會心的笑容。
上一次他摸了亡父的琴,她也是聽著琴音落淚了。
分明是靈秀內蘊,卻生生被這些俗務拖累了。
“學過琴嗎?”淩昭問。
話題跳躍得超出林嘉的預料,她懵了一下,完全不知道淩昭是怎麽從練字跳到學沒學過琴上來的。她完全想不明白淩昭的腦子是怎麽拐彎的。
“嗯嗯,學過一點。”她吭哧了一下,才道。
淩昭轉身:“跟我來。”
林嘉隱隱有不好的預感,但也拒絕不了,隻能硬著頭皮跟在了淩昭身後。
淩昭帶她去了另一個房間,這裏有棋盤,有琴案。那張琴的木頭油潤潤的,一看就是被保養得很好。
林嘉那不好的預感應驗了——淩昭的手指撫過琴弦,帶起一串悠遠琴音,轉頭對她道:“你彈一個給我聽聽。”
林嘉覺得要糟。
她甚至後退了一步,拒絕道:“我隻學了一點點,早忘了。”
淩昭不買賬:“不管學過多少,彈來我聽聽。”
簡直要命!林嘉心底叫苦不迭,可對上淩昭一雙寒潭似的眸子,又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
終於還是硬著頭皮坐在了琴案前。
彈什麽呢?仔細回憶了一下,深吸口氣,手指撫上琴弦,彈奏了一曲《秋風詞》。
這是初學者入門級的曲目。淩昭六歲的時候開始摸琴,就學過了。
不僅如此,在淩昭想來,林嘉這樣顯然在音律上有靈氣的女孩子她的琴技就算不會很好,也不會很差。
他是沒想到林嘉的琴技……真的很差。
差到讓他愕然的程度。
林嘉彈到後麵已經彈不下去了,不僅不成調,而且譜子已經記不起來了。
簡直慘不忍睹。她連脖頸都紅了,臊得。
聽過淩昭的琴聲再看過書房裏的字畫就知道,這位探花郎是個全才,他是樣樣精通的。在這樣的人麵前獻醜,便是林嘉也有點扛不住。
她還是頭一次在淩昭麵前這麽臊得慌。
淩昭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巨大的落差——他期望中林嘉是個靈秀少女,自帶音律天賦;現實裏,林嘉彈得調不成調,真的隻能說是“學過”。
淩昭抿了抿唇,問:“……是不是許久沒練習過了?”
林嘉紅著耳根點頭,聲若蚊蚋地答了聲“是”。
淩昭忍了忍,又問:“為什麽不練?”
好歹是生活在淩府裏,她姨母也算是半個主子,院子裏有人伺候,不至於忙碌到擠不出來一點練琴的時間。則她這樣一個對音律感知力頗強的人,為什麽輕易就放棄了?
這個問題要怎麽回答呢?
林嘉躊躇了,抬起頭為難地看了淩昭一眼。
淩昭忽然醍醐灌頂,明白了。
“你……”他求證,“是不是沒有琴?”
琴那種東西,是有了閑錢、閑暇和閑情才會需要的東西。
這三樣裏林嘉唯一擁有的是閑暇。
閑錢她有一些,為日後攢著。而閑情,杜姨娘就根本不希望她有。
杜姨娘一直謹防著將她養成個滿肚子春華秋月的大家閨秀。
“咱們啊,”她對她說,“還是得腳踏實地地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