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投餌)

字數:6696   加入書籤

A+A-




    第50章

    林嘉回到小院,&nbp;&nbp;趁著還不曬,跳了會兒百索。喊杜姨娘一起,杜姨娘是不肯跟她瘋的,&nbp;&nbp;隻幫她數數。

    到了太陽高起來的時候,&nbp;&nbp;隱隱聽著隔壁有人說話。

    杜姨娘溜達到院牆底下立著,&nbp;&nbp;豎起耳朵。

    林嘉無語,&nbp;&nbp;招手讓她回來。杜姨娘隻擺手讓她走開。兩個人大眼瞪小眼。

    過了片刻,&nbp;&nbp;杜姨娘過來說:“我仿佛聽著一個聲音耳熟,像是南燭小哥?”

    她先是納悶:“不該啊,南燭小哥怎麽……”

    忽地反應了過來:“是不是九公子那個事成了?”

    林嘉從她一說聽到南燭的聲音,就知道是淩昭派了南燭過來傳話的。

    她笑著點點頭:“大概吧。”其實內心裏是十分肯定的,畢竟淩昭是當麵答應她的。探花郎可不該是說話不算數的人。隻是當然不能跟杜姨娘說實話。

    杜姨娘咕噥:“桃子這體麵可夠大的。”

    “當然了。”林嘉忙說,&nbp;&nbp;“桃子姐是九公子跟前第一人。”

    杜姨娘老神在在地,不再說話了。心裏想的是,&nbp;&nbp;桃子漂亮能幹還那麽招人喜歡,該不會是探花郎的房裏人吧?又說是書房婢,會寫字會讀書的,紅袖添香的那種?

    要不然哪來這麽大的體麵,&nbp;&nbp;這事讓她一說就成了。

    林嘉問:“怎麽了?”

    杜姨娘撩撩頭發:“沒事。”

    又道:“這麽大的事辦成了,&nbp;&nbp;隔壁的得好好謝謝你吧?”

    “嗐,我有什麽好謝的。”林嘉不以為意,“要謝就該謝人家九公子。”

    杜姨娘氣得伸手指戳在她額角給她頂開:“濫好人!”

    林嘉隻一笑,&nbp;&nbp;不以為意。

    肖家謝不謝的她真不在意,&nbp;&nbp;因為這次事裏,&nbp;&nbp;她已經收獲了一份莫大的快樂——不是幫虎官兒求到了旁聽的資格,&nbp;&nbp;而是,她,&nbp;&nbp;林嘉,竟也能辦成什麽事了。

    長這麽大,還是頭一遭呢。

    杜姨娘覺得雖然傻外甥女是個濫好人,但隔壁肖氏是個懂得人情世故的,總該來表示一下。

    誰知道此時隔壁,肖氏正送探花郎的小廝出門,聽見自己女兒晴娘對那小廝說:“小哥代我問桃子姐好。”

    小廝應了,離開了。

    肖氏才終於從驚喜中冷靜下來,生出疑竇:“九公子怎麽知道咱們虎官兒的?你方才提到的又是誰?”

    “桃子姐呀,是九公子身邊得用的人。”肖晴娘往自己身上攬功,“我就是聽她說起來,才知道原來旬日裏府裏的小郎君們都不休息,俱都在淩九郎那裏受指點。”

    “我一想,怨不得這次府試,府裏一下子中了三位。虎官兒要是也能受淩九郎指點,說不定這次就也過了。”她道。

    肖氏道:“他還小,你看府裏的十六郎也沒中。”

    “行行行。”肖晴娘習慣了母親總維護弟弟,略過去,道,“反正我就想著,要是能得了探花郎的指點,定是不一樣的,就厚著臉皮求了桃子姐。你看這事,就這麽辦成了!”

    她有點緊張,因為肖氏一直不喜歡她去結交府中仆婦,怕丟了身份,也怕遇到勢利眼受折辱。

    果然這次肖氏沒有如以往那樣嗬斥她,反而籲了一口氣,稱讚她:“多虧你有心。”

    肖晴娘鬆了口氣,心裏隱隱得意,又想起來道:“可要跟虎官兒說清楚,這次是靠了誰!”

    肖氏戳她額角:“瞧把你能的。”

    又若有所思道:“是得讓虎官兒知道知道,畢竟以後你嫁了,還得他給你撐腰。”

    雖然的確是這樣,但這話聽得次數多了,實在有點膩味。

    正暗暗癟嘴,忽然肖氏又道:“這個事多虧了那位桃子姑娘,我們得好好謝謝人家。”

    肖晴娘眉心一跳,忙問:“要怎麽謝?”

    肖氏躊躇了半天,看了看日頭還早,道:“我出去一趟吧。”

    匆匆解了圍裙,去找六房管事的大丫鬟領對牌。

    她走了,肖晴娘翻了翻自己的床頭,從褥子底下掏出一個布包,解開來是一對銀手鐲。

    她十分舍不得,摩挲半天,最後一隻套在自己手腕上,把另一隻又重新包起來,揣進懷裏,就去了隔壁。

    杜姨娘看見她,皮笑肉不笑地招呼:“晴娘來了。”

    “姨娘。”肖晴娘問,“嘉娘呢?”

    林嘉在東次間裏推開窗戶探頭:“這兒呢,屋裏來。”

    肖晴娘便熟門熟路地去了她屋裏。去了便說:“成了!事情成了!”

    林嘉早知道了,一點不驚奇,隻笑道:“那可好,值得加道菜。”

    肖晴娘握著她的手:“多虧了你。”

    林嘉道:“我不過傳個話罷了。”

    肖晴娘掏出懷裏的小布包塞給她:“這個給你。”

    “什麽呀。”林嘉推辭,“不至於。”

    肖晴娘執意要給她:“你拿著。這和我這個是一對的,你看。”

    她解開布包,又伸出手腕:“以後咱們倆一起戴。”

    這倒挺新奇的,林嘉還沒有和別人這樣過呢。有一回她去十三娘那,正趕上十二娘和十三娘試穿新作的衣裳。她們姐妹倆的衣裳是一樣的,隻在微小的細節上不一樣,特別有意思。讓林嘉生出羨慕。

    一隻銀鐲子也不算貴重,林嘉現在攢的私房也夠自己打一隻的。再加上肖晴娘執意要給她作謝禮,她便收下了:“好,以後我們一起戴。”

    肖晴娘看她鄭重收起來,又道:“還有個事,須得你幫我圓一下……”

    林嘉微愕:“什麽事?”

    “就,我娘那裏,我跟她說是我去求的桃子姐。”肖晴娘吞吞吐吐地說,“你知道,我娘常常念叨的,我以後都要靠虎官兒撐腰……”

    林嘉立刻明白了,鬆了口氣,道:“曉得了,我當個鋸口葫蘆就行了。這事是你辦的,不關我事。”

    “就知道你好。”肖晴娘歡喜地抱住她胳膊,“以後我就跟你好。”

    待她走後,杜姨娘摸進來:“她幹嘛來了?”

    林嘉又把收起來的鐲子拿出來給她看:“來謝我的。”

    杜姨娘掂了掂分量,應該是實心的,還算滿意,還給了林嘉:“還行。”

    林嘉一樂,又告訴杜姨娘:“還叫我幫她圓個話。”

    因為杜姨娘也是知情的,怕她跟肖氏說漏嘴,還得跟她通一下氣,遂把肖晴娘求的事跟她說了。

    杜姨娘嗤了一聲:“瞧把她精得。”

    杜姨娘在榻上坐下,胳膊肘擱在榻幾上,閑閑地道:“兄弟啊,也就是那麽回事。要真那麽靠得住,二姐姐何苦帶你來找我。”

    林嘉隻無奈一笑,不再說話。

    那時候她小,對舅舅們的印象不深。隻記得有一回忘記哪個舅舅趁娘出門的時候帶她出去了。

    一開始她是很高興的,但是時間長了她隱隱有點害怕。舅舅帶她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跟陌生的人待著。她隱約記得是個老婆子,院子裏還有好幾個年齡不一的女孩子。

    後來娘追來,她跑得頭發都散開了,瘋了似的要帶她回去。那個舅舅跟她還吵架了。

    再後來一段時間,老吵架,然後某一天,娘就趁著舅舅們不在,帶她跑出來了,一直跑到了姨母這裏。

    這些都是小時候的記憶了,好久沒想起來了。現在想起來,那些陳舊的畫麵又翻上心頭。

    林嘉忽然窒住。

    那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麽?小時候不懂的事,刹那間懂了,隻嚇得麵色蒼白,冷汗涔涔。

    杜姨娘嚇了一跳:“怎麽了?”

    林嘉定定神,把想起來的事告訴她。

    杜姨娘聽明白,罵了句“一群短命鬼!”,又道:“以前二姐姐多麽照顧他們,在家裏幹了多少活!選秀給的安家錢也都給他們分了!”

    她氣得胸膛起伏,林嘉反寬慰她:“都過去了。”

    杜姨娘長長歎一口氣,道:“你看吧,兄弟就是這樣的。別說兄弟,就是父母也是靠不住的。”

    杜姨娘是怎麽給別人做了妾,林嘉是不太清楚的。想來,也逃不過就是人間常見疾苦。

    無非貧、病、貪三樣。

    杜姨娘氣了半天,待氣消了,發呆半晌,又道:“我是佩服二姐姐的。她好聰明,在回家前就把值錢的東西寄存在當鋪裏。果然家裏待不下去,她跑出來再把東西取出來,帶著你來找我。”

    這些事以前也跟林嘉說過了,隻每次再想起,總覺得她娘親還是聰明。

    杜姨娘起身,過去拍了拍林嘉床頭的箱籠,尤其是壓在下麵的那隻。

    “二姐姐的東西都在這裏麵,我給你收好了。”她道,“你以前小,我也沒跟你細說。二姐姐病的時候把鑰匙給了我,我開了箱子一看,她有四十多兩銀子。給她看病花去了一些,還剩不到三十兩,都在這裏,我給你收得好好的。以後你出嫁,都帶過去做嫁妝。”

    她道:“到時候,我再給你點,湊個五十兩整。我那些舊首飾到時候拾掇拾掇,給你湊一套體麵的。其他的我再給你置辦一些,總之不會讓你光身子出門的。”

    姨娘的月例是二兩,其他的胭脂水粉、衣裳料子、茶葉香藥、冬日的炭火都給的是實物。

    這都還是在三房不克扣的前提下。

    除了這些之外,因為沒有男人了,就意味著沒有打賞和其他的進項了。杜姨娘用她的月例養著林嘉,在保證林嘉一定水平的生活質量的同時,盡可能地節省了,便是想替林嘉攢出嫁妝來。

    已經無父無母無兄弟了,若再沒嫁妝,嫁人以後日子怎麽過?在夫家直不起來腰杆的。

    林嘉鼻子一酸,又忍住,抱住杜姨娘的胳膊搖晃,嬌嗔:“不用你的錢,我自己多做些活,多賺些。”

    才說了這個話,下午桃子就來了。

    “我這有個賺錢的活兒,來問一聲林姑娘做不做?”她笑眯眯地說,“林姑娘要不做,我就問問隔壁肖姑娘去。反正咱們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們公子是想包給府外頭的人,我說咱們府裏就一定有人能做的,所以過來問一聲。”

    百度搜醋溜=兒-=文-學,最快追,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