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打虎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A+A-


    對麵蒙軍步兵方陣喊殺聲此起彼伏,但是宋軍的軍陣嚴整有序,絲毫沒有動搖,王冼陽此時已經站到了方陣的前兩排,看著敵軍的方陣隨著衝鋒的節奏越來越亂。

    兩軍方陣即將對撞的一瞬間,宋軍的長矛手突然將長矛收回,然後使出全力向前突刺。穿著鎧甲經過幾十米奔跑的蒙古軍隊,體力已然被消耗了不少,衝到近處的肉搏,顯然不占優勢,上來就被刺死了幾十個長矛手和刀盾手。

    王冼陽一聲令下,最前方的刀盾手用左手的盾牌擋開蒙軍的長矛,順勢從地上滾了過去,用右手的橫刀攻擊敵兵的下三路,蒙軍的方陣同樣滾過來了一排刀盾手,大家都在長矛的高度之下進行著搏鬥。此時雙方的闊盾都開始往後方退去,長矛手麵對麵地對刺,然而很明顯,蒙軍的長矛手無論是整齊度還是體力都已經不占優勢了,戰鬥持續了十來分鍾,戰線漸漸朝著新野城的方向推過去,地上的屍體不斷增加,大多穿著蒙軍的服裝。

    從第一排退到後麵的闊盾手也沒閑著,前麵的戰友如果有受傷倒地的,他們會跟著方陣的移動上去把他們拖回來,並且用盾牌保護他們免受敵方箭矢的傷害。所以這種方陣的對抗,不斷前進的一方,傷兵會得到相對及時的救治,不斷後退的一方,倒地的士兵基本上都回不去了,運氣好的成為俘虜,運氣不好的就是屍體!

    兩刻鍾的時間過去,蒙軍的騎兵也和宋軍兩翼的小方陣接觸,阿裏海牙的指揮確實毒辣,隻要有盾牌和兩三排整齊的長矛,防護再好的騎兵也衝不動步兵方陣的正麵,因為戰馬終究是生物,不是坦克這樣的機器,它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聽從騎手的駕馭,出於求生的本能,戰馬麵對密集的長矛陣,無論鞭子抽得再狠,它們隻會減速或者往兩旁跑開,這樣一來不用步兵發起進攻,騎兵隊自己就會發生混亂,戰馬相互碰撞,將騎手顛下馬背,然後踩踏致死……

    王冼陽將兩側的小方陣陣麵斜過來,就是為了抵禦蒙古騎兵包抄兩翼,他這步兵方陣正麵非常堅固,再厲害的騎兵都衝不開,但是側翼和後方就是軟肋,騎兵的優勢就是速度快,能夠在步兵方陣調整之前,繞到側後方發起攻擊。

    阿裏海牙親率騎兵向王冼陽的兩翼迂回,蒙軍步兵呈“品”字形的三個方陣中,後麵兩個步兵方陣也衝了上來,三個方陣漸漸排到了一排。王冼陽也隨著調整陣型,中間兩個大方陣退到後麵的闊盾手往後方移動,建立後部防線;兩翼的小方陣陣麵跟隨敵軍騎兵的迂回加大角度,同時兩個中央大方陣的陣麵由平直轉變為弧形。

    變陣的過程中,宋軍弩手全部射擊兩翼的騎兵,使得阿裏海牙隻能保持著與宋軍方陣三百米以上的距離,並且不斷朝沒有盾牌和長矛的後方迂回過去,尋找軍陣的薄弱點。

    由於迂回的半徑大,又是人馬具裝的重騎兵,兩翼迂回的騎兵相互交匯,已經是小半個時辰過去了。王冼陽已經指揮著部下徹底完成陣型變換,最初的兩大兩小4個方陣現下已經合並成了一個巨大的環形陣,闊盾手全部集中在敵軍騎兵所在的後半圓,刀盾手在前半圓展開,環形陣中心是王冼陽的指揮台、弩手和傷兵,弩手和刀盾手中間的環由長矛手填充。

    忽必烈在新野城頭目睹了王冼陽部整個變陣的過程,連連稱讚道:“城下這南宋的將軍果真不簡單,有勇有謀,這陣型的變換堪稱完美。”由於王冼陽把正麵的長矛手抽調了一部分到側後方,正麵對蒙軍步兵的攻勢減小了一些,所以蒙軍步兵方陣雖然跟著宋軍的陣型變換變得比較混亂,卻沒有崩潰,這樣一來,環形陣沒有盾牌的前半圓就整個被蒙軍步兵給占滿了,騎兵隻能在鐵桶一般的後半圓遊弋,想要衝陣卻無論如何衝不進去,不得不以密集的箭矢投射宋軍環陣,以期動搖宋軍的軍心,打亂他們的陣型。

    可是大宋的這些廂兵早上才被趙維刺激過,軍心豈是那麽容易動搖?況且騎兵弓的威力隻有步兵弓的一半多,比大宋的神臂弩差得遠,即使蒙古騎兵箭如雨下,卻很難在幾十米的距離上射穿大宋的步人甲,即使戰馬奔跑速度很快,宋軍弩手的命中率比較低,卻不斷有騎兵被射落馬下,也不斷有戰馬中箭倒地。

    明明占據著兵力優勢,卻始終不能獲得戰場優勢,時間拖得越久,宋軍的士氣不降反升,倒是蒙古軍的士氣愈發低落。

    趙維的主力部隊趕到的時候,戰鬥已經持續了一個時辰以上,登上小山丘的趙維看到山下的戰況,豪言道:“我大宋廂兵尚且如此勇猛,何愁蒙古不滅?!”

    跟在趙維身邊的馮晟也是驚歎不已,如此戰力的部隊,與當年重創金軍“鐵浮屠”的嶽家背嵬軍也有得一拚。驚歎歸驚歎,他沒忘了自己的職責,當即招呼傳令兵:“命令騎軍全軍出動,配合先鋒全殲蒙軍騎兵!”

    “是!”傳令兵當即離去。

    王惟忠已然等待不及,在新野城外與蒙古人血戰的可是他的長子,他早早就讓騎軍整備待命,馬鎧全部卸下,隻有騎手穿著鎧甲,接到馮晟的軍令後當即帶著兩萬騎兵殺將過去。

    此時蒙軍無論騎兵還是步兵都被王冼陽成功地粘住了,阿裏海牙急得抓耳撓腮,卻始終找不出王冼陽的破綻,他現在很好奇這支人馬究竟是什麽來路,這等紀律性、耐力和士氣,比怯薛軍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忽必烈在城牆上也是束手無策,雖然這幾千宋軍不斷有人倒下,可是陣型始終不亂,就這樣拖下去,宋軍肯定會被消耗幹淨,可是宋軍的大部隊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果不其然,新野城的南方出現了大量煙塵,地麵也開始有些震顫,忽必烈暗叫一聲“不好”,就看見宋軍的騎兵主力從一個小山坡後麵繞出來,他連忙下令鳴金收兵,趕緊把出城的人馬收回來。忽必烈有些後悔,他沒想到趙維這區區幾千前鋒竟如此堅韌,不該如此貪心地想要吃掉他們。

    一個多時辰的激戰,王冼陽的部下損失了六百多人,阿裏海牙手下卻損失了一千多,剩下這不到八千人想要撤回新野城豈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的?出城集結都用了大半個時辰,現在被宋軍的步兵纏住,怎麽甩都甩不掉。

    王惟忠帶著騎兵出現在後方,王冼陽頓時來了精神:“弟兄們,我們的援軍到了,往城門進攻,不要讓他們跑掉了!”

    眾軍立刻打起了精神,陣型再次改變,僅剩的弩箭全部射向前方的蒙軍步兵,最後的一波箭雨造成了蒙古軍長矛手近百人的傷亡,他們的陣型開始鬆動,進而潰退,到最後演變成崩潰。大宋的長矛手一波接一波地向新野方向衝擊,環形陣逐漸拉長成了橢圓形,進而變成長紡錘形,衝在最前麵的兩個小隊,正是由武定國、武安邦兩兄弟帶領,這兩兄弟都是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穿著厚厚的一身步人甲。

    忽必烈在城樓上看到,宋軍的陣型就像一支利箭,破開擋在新野前麵的人堆,以看得見的速度向城牆殺過來。

    “快,開炮,攔住敵人!”忽必烈急切地喊道,蒙古軍費了很大的勁,才將3門火炮弄到了城牆上,雖然炮彈有可能會殺傷自己人,但是阻止宋軍向新野城靠近更緊要。

    武定國正殺得眼紅,突然聽見城樓上“轟、轟、轟”三聲炮響,幾顆圓球朝自己飛過來,他連忙將左手的盾牌扔掉,拽住身後的武安邦一拉,炮彈幾乎從他們腦袋邊上飛過去,將兩個蒙古兵的腦袋整個打飛了!這顆炮彈落地之後,繼續彈跳,衝進了人堆,又殺傷了幾個宋軍士兵才停下。

    “沒事吧?”武定國問。

    “沒事,哥!蒙古人急眼了,哈哈!”

    “小心了,不要衝太快!”

    “好!”

    五裏之外的山坡上,趙維也被火炮的聲音嚇了一跳,罵道:“媽的,忽必烈抽什麽羊角瘋呢?馮叔,咱們的炮兵到位了沒?”

    “炮兵已經到達,隨時等候命令!”

    “好,忽必烈要發瘋,咱們就陪他瘋!命令炮兵,把全部的火炮推到距離城牆一千米距離,排成兩排,給我照著城牆往死裏轟!”

    “是!”馮晟轉過身朝一個年輕軍官招呼道,“楊輝!”

    那個叫楊輝的軍官立刻跑過來,馮晟對他吩咐了一番,他答了一聲“是”之後離開了。炮兵的100門新火炮全部都由馱馬挽拽,炮彈和火藥都有馬車裝運,行軍速度並不比步兵慢,所以他們緊隨王惟忠的騎兵趕到了新野。

    夜色已經逐漸落下,新野城牆上的炮擊更加劇了蒙古軍的混亂,士兵們好多人都以為主帥拋棄了他們,爭先恐後地往城門湧去,反而誰也進不去,在護城河吊橋上被擠下去了很多人,他們身上的鎧甲來不及脫掉,一旦掉進水深一丈有餘的護城河裏很難浮起來,就算有水性和體力特別好的人,大冬天的掉進河裏,不淹死也得凍死。

    從忽必烈下令收兵,整整一個時辰過去,退進城裏的人不過三千,幾乎全部的騎兵都被王惟忠和王冼陽父子倆留在了城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