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絲綢之路,自冠軍侯始!

字數:4074   加入書籤

A+A-


    “將軍可還記得,十九歲的時候,孤軍深入漠北,斬敵三萬餘人,俘獲匈奴高層領袖六十三人,迫使匈奴四萬餘人歸降大漢王朝?”

    “去病自然記得,難道這場戰役,有什麽特殊之處嗎?”

    老實說,這場戰役的戰果還行。放在別的將軍身上是足以吹噓一輩子的榮耀,但是在他霍去病這,也就一般般。

    難不成,正是這場戰役為後世華夏做出了傑出貢獻?

    “特殊之處就在於,經此一役,從此漢王朝收複了河西平原,華夏的版圖上多出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此乃開疆拓土之壯舉,自然足以名留史冊。”

    “然而更重要的是,河西戰役結束之後,將軍令李息在此處建立一處軍事重鎮,名為金城,取固若金湯之意。”

    “隨後在隋文帝三年,改名蘭州!”

    “此處,千百年來一直是各族聚集,溝通文化與思想的橋梁。”

    “再加上武威四郡,整個河西走廊成為大漢直通西域的穩固渠道。”

    “而這種渠道,正是早期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霍去病一驚,頓時意識到了關鍵所在。

    他當時命令李息在此處建立軍事重鎮金城,隻不過是想要在河西走廊設下一顆頑固的釘子。

    若是然後匈奴打了回來,就能作為一處易守難攻的戰略據點。

    可是不成想,匈奴沒打回來,而是給後世子孫留下了種種影響。

    “絲綢之路,乃是華夏早期,東西方文化與經濟溝通的主要渠道。它的出現,極大程度地加速了華夏發展。”

    “包括兩千年後的今天,華夏依舊主張一帶一路政策,甚至建立了海shang絲綢之路,以豐富文化溝通,經濟交流。”

    “可以這麽說,這條路,在後世的兩千多年歲月中,養活了不知多少黎民百姓。”

    “它是華夏走向世界,進行友好交流的第一步,至關重要!”

    “而某種意義上,將軍算是絲綢之路的變相開拓者!”

    此言一出,直播間的眾人沸騰了。

    “臥槽,我今天才知道,絲綢之路竟然跟霍去病有關!”

    “真的,難以想象啊!我從小聽到大的絲綢之路,竟然在漢朝的時候就有了,綿延兩千多年的曆史,撲麵而來的滄桑感啊。”

    “不得不說,絲綢之路從古至今,都為我華夏創造了難以想象的巨大價值。而霍去病作為絲綢之路的間接開拓者,居功至偉。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牛逼啊!真的不得不佩服人家的戰略眼光!打通河西走廊之後,立刻建立金城,隨後就造成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形成絲綢之路。霍去病閃電戰牛逼,但這份眼光,又何嚐不是獨一份呢?”

    書桌旁,看著畫麵之中侃侃而談的黃淵,與安靜傾聽的霍去病,易老難掩震撼。

    常人想到霍去病,第一個聯想詞匯就是打匈奴,隨後就是冠軍候,作戰勇猛,閃電戰,穿插站,等等。

    但是卻很少有人會想到絲綢之路。

    可以想見,央視,亦或者說黃淵,做節目之前絕對是做足了功課的。

    畫麵之中,聽聞此言,霍去病亦是難掩激動。

    “我...我不經意之舉,竟然開通了一條貫穿東西方,綿延兩千多年曆史的古路。”

    “這...這這這,去病汗顏啊。”

    他著實是有些難以想象,哪怕兩千多年後,華夏依舊如此重視這條所謂的絲綢之路,甚至還開通了一條海shang絲綢之路,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此乃將軍為國為民,為天下百姓,為後世子孫,做的一件壯舉!在我看來,其重要性,其影響程度,遠超抗擊匈奴!”

    “因為創造性的價值,永遠要大於毀滅性的價值。”

    “故,後世黃淵,在此代替華夏子孫,謝過將軍!”

    這一刻,黃淵義正言辭,表情莊嚴。

    因為他代表的不再是他自己,更是央視,是後世那十四萬萬民眾。

    他身負重擔,每個人都翹首以盼他所說的每一句話!

    他微微躬身,彎下身子,隨後向著霍去病鄭重地鞠了一躬。

    霍去病沒有阻攔,他也沒有阻攔的理由。作為華夏的冠軍侯,絲綢之路的變相開創者,他有資格承受這一禮!

    “此外,將軍可曾聽過一首歌?”

    “歌曲?不知恩師說的是哪首歌曲。”他是行軍打仗的一把好手,但是論詩詞歌賦,卻是十足的門外漢了。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此曲,名為《匈奴歌》。乃是將軍奪取焉支山和祁連山後,匈奴無家可歸,心無所依之時有感而發。”

    “哈哈哈,可能在他們眼中,我便是那十足的仇寇,惡徒。”霍去病笑道。

    “不錯。彼之仇寇,吾之英雄!”

    “將軍窮極一生,抗擊匈奴,戰績彪炳。將匈奴人驅逐出大漠,揚我漢家威名。”

    “但是,將軍可知,匈奴們被趕走後,又去了何處?做了何事?”

    “這...”霍去病皺起了眉頭,他身為大漢將領,隻要保證匈奴不侵犯大漢領土就好,至於他們被打跑之後去了哪裏,屬實就不是他關心的範圍了。

    “還請恩師指教。”

    “哈哈哈,可憐那匈奴人,為了躲避將軍兵鋒,被逼無奈之下,隻好往中亞跑。”

    “一路上打波斯,打哥特,打東西羅馬,打得歐洲雞犬不寧,人人自危。”

    “知道匈奴人阿提拉最後一擊,幹垮了西羅馬帝國,把歐洲打進了長達千年之久,被稱為最黑暗世紀的中世紀時期。”

    “我笑那愚蠢的歐洲人,十九世紀中葉入侵我華夏之時,可曾想到曾經被他們視為魔鬼的匈奴人,不過是我華夏兩千年前,一位少年將軍的手下敗將,惶惶喪家之犬而已!”

    此言一出,直播間再度出現了宕機現象。

    無數人難以置信,瞠目結舌。

    在那百年前,風雨飄搖,國家動蕩的時代。

    西方列強,就是壓在人們胸口的一塊巨石,令人難以喘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