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憂國憂民傅佩瑤
字數:3291 加入書籤
每每聽到這些“新奇”的理念時,長公主心裏都滿是欣慰和自豪,眼下,也不例外。
哪怕,過往那些年,傅佩瑤另一半魂魄去的那個時空,他們並沒有參與到其中,然而,眼下,親眼目睹傅佩瑤以一種完全讓人無法想象的姿態茁壯成長起來,卻依然讓長公主在生出與有榮嫣的情緒的同時,也不由得再一次憎恨起那仗著“重生”機緣,而截斷了他們夫妻倆與“聖僧”數次巧遇,又屢屢放出“半真半假”消息,擾亂他們一家視線,令他們兜兜轉轉,在漠北這樣一個苦寒的邊疆之地待了整六年,才順利地喚回傅佩瑤魂魄的“幕後黑手”來!
——安國公夫人和傅芷卉這對母女!以及,隱於幕後推波助瀾,煽風點火,落井下石的淮南王妃!
若非如此,性情豁達的長公主,又豈會惦記上安國公府和淮南王府呢?又豈會在這兩府的人算計坑害傅佩瑤的時候,一邊說著讓傅佩瑤練手,一邊卻又悄無聲息地出手,幫著傅佩瑤鏟除一些太過糟心的算計呢?
……
長公主心裏的這些想法,傅佩瑤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幾分。這,才是傅佩瑤“魂回”大唐王朝後,一直漠視傅芷卉、佟涵夢和白冬瑤三人的算計和圈套,繼續過著“混吃等死”悠哉愜意生活的緣由之一。
然而,穿越前,那般忙碌的日子過久了,突然閑下來,就難免生出一種叫做“空虛寂寞”的情緒來,就會忍不住找一些事情來做。
比如說,眼下,傅佩瑤就侃侃而談道:“娘,賦稅這個事情,需要徐徐途之,三五年才能略見成效。而,天災這樣的事情,即使能提前預料到,卻也隻能適當地減少人物方麵的損耗,而無法徹底避開。”
這,就和所謂的“因果”學說有關了。
穿越前的傅佩瑤,對所謂的“前世因,今世果”之類的學說不感興趣。而,穿越後的傅佩瑤,因自己那獨特的“星寶”交易界麵這枚金大腿,再加上傅芷卉的“重生”,佟涵夢的“穿越”,故,難免生出一種“老天爺將一切盡收眼底”的念頭來。
“我們生活在這顆星球上,做了什麽,它就會給予相應的回報。比如說,旱災,就是因為過度砍伐樹木,破壞植被,影響到周圍環境,從而令本隻需耗費一些人力物資就能消掉的災禍,變成了長達至少半年,漫延好幾個省市的大災難。”
“在災害發生前,人們可以多挖些井,並修建儲水缸,並安排一些人轉移到其它地方,等到災荒年過去後再回去。然而,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真正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件事情,唯有努力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水患……”
說到這兒時,傅佩瑤不由得頓了頓,想起了穿越前,從電視中看到的幾次抗洪救災紀錄片中,那一片荒涼,滿目蒼夷的場景,就不由得喉嚨微哽,胸口猶如被一塊巨石壓住似的,沉默了好半晌之後,才又道:“嚴格說來,也是屬於大自然給予的報複。”
雖然並不知道,方才那一刻,傅佩瑤究竟想到了什麽,身上才會突然流露出一種悲愴的情緒來,然而,長公主卻並未出聲詢問,隻是輕撫傅佩瑤的後背,給予傅佩瑤無聲的安慰和支持。
“想要從根源上解決此事,唯有治理黃河的同時,還得讓黃河流域附近的人銘刻‘多種樹,少砍伐’的道理。”
至於這樣的道理,如何才能深入人心?
那不是很簡單嘛!
在科技爆炸的現代社會裏都能施行罰款製,從而將“法律法規”烙刻在每個人的骨子裏,以避免絕大多數挑戰規矩的事情出現,比如說,破壞生態環境,濫砍亂伐等等,那麽,在“君主製”的大唐王朝,又豈不能輕輕鬆鬆就達到這個要求呢?
尤其,這還是一個可以施行重刑,而不會惹人詬病的朝代!
比如說,情節嚴重的,直接誅九族,從而真正達到“殺雞給猴”看的震懾目標;再次一些的,闔族流放邊疆,永世不許回故土,這招,對向來看重“落葉歸根”的華夏人來說,那是絕對不遜於“誅九族”的懲罰……
長公主嘴角微抽地看著傅佩瑤,簡直不敢相信,這些話,竟然是傅佩瑤這麽個看起來乖乖巧巧,軟萌貼心的小姑娘能說出來的。
果然,該說,這丫頭,就是披著羊皮的惡狼嗎?不出手則矣,一旦出手,分分鍾就要了人半條老命!
然而,與此同時,心裏生出來的那淡淡的“與有榮嫣”的情緒,又是怎麽回事?
長公主心裏的糾結,傅佩瑤並不知曉,此刻,她終於道出了自己今日這番談話的主要用意:“而,一旦發生了這些災害,那麽,國家就必需盡快做出救災的舉動。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國庫不能空虛,得有大筆可供使用的銀錢!”
偏偏,哪怕,如今,大唐王朝建國近百年,已慢慢走向“太平盛世”的發展,然而,“國庫缺錢”,卻依然是擺在皇帝和大臣麵前的難題。
駐守邊疆的士兵們,要不要定期撥錢?
蠻夷騷擾邊境,鄰國蠢蠢欲動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情況下,要不要撥錢?
鄰國派來自家皇子王爺前來大唐朝賀,要不要給予最高級別的招待?在他們走的時候,為了彰顯泱泱大國的氣度,要不要給予一定的賞賜?
前朝大臣,後宮妃嬪們,要不要定期給予一定的賞賜?
太上皇和皇帝過壽的時候,辦理盛大的宮宴,要不要花錢?
……
風調雨順的情況下,這些,都不叫問題。再不濟,還可以“拆東牆,補西牆”,總好過前朝那國庫空得連老鼠都不願意築窩,邊疆戰士數十年沒拿到國家撥下去的銀錢,就連大臣每個月的俸銀都發不下去的情況吧!
然而,災害三五年發作一次的情況下,這,就是大問題了!
官商富紳們打著“積福”的口號,或真正地“發善心”,再或者為了給自己鍍點“仁善”的名聲,而做出的“施粥送衣”舉動,也不能太過,否則,就難免被隱於暗處的對手上一本,被心煩氣盛的皇帝當成“蝗蟲”給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