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掉馬甲了?1
字數:3448 加入書籤
不過說到娶親,段筀曲想著不能將希望總是寄托在別人的不幸上,他們也該提升實力,穩固地位。
時琛,也到了談婚亂嫁的年紀了。
也可以為他尋一門好親事了,之前倒是不著急,想進靖王府的門的人可多著,想要什麽樣的兒媳婦找不著,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現在時臻回來了,時琛的身份地位就生生地降低了幾個度!
這讓她如何不恨!
雖然那狼崽子現在和他父親兩人水火不容,但是可狼子野心,牢牢地占著世子的位置,以後如果靖王府真是他當家做主了,還有她母子二人的活路嗎?
所以不得不防啊,現在時臻對她的態度也是怪異得很,段筀曲明白,經過小時候的刺殺和她幾次派人去楊柳村,他們已經交手過好幾回了,段筀曲不相信時謹之不知道是她做的!
可無論是當初和現在,她的事情,她都不會後悔,她隻是沒有想到他竟然回來了,他竟然還能夠回來!而且還是以如此漂亮的身份回來,現在他可是皇上麵前的紅人,段筀曲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不管段筀曲是如何坐臥不寧的,穆茼的日子倒是過得十分平靜。
這天裴允弦來看過她喉嚨恢複的情況,告訴她恢複良好,可以開口說話了,穆茼這才鬆了一口氣,雖然她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就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啞巴,可是後麵會說話了之後,她已經很久沒有這麽久沒有開口說過話了,還是有些憋得慌。
跟時謹之交流還好,很多時候隻需要一個眼神,時謹之便懂了,可是麵對其他人的時候就沒有這種默契。
識字的還好,如果遇上不識字的,穆茼隻能心塞鬱悶地坐回去,沒有默契的話,就算是她瞎幾/把比劃得手舞足蹈別人也是猜不到的。
而且穆茼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偶像包袱在身上的,現在怎麽說也是個名人了,底下還養著一幫丫鬟,得注意形象,還是別瞎比劃了,更多的時候操一下高冷人設。
時謹之也在旁邊緊張地看著,聽到裴允弦的話後,向來清冷的臉上也難得地有了其他的表情,雙眸含笑地盯著穆茼。
他雖然早就已經聽過了穆茼的聲音,也不介意穆茼是個結巴,可還是期待著穆茼完全好全的時候。
相信穆茼這段時間以來也期待著好全後對他說出第一句話。
時謹之這樣想著,一雙黑眸一瞬不瞬地盯著穆茼的臉,有欣喜和期待。
可是穆茼卻像是完全沒有get到時謹之的點,一聽到裴允弦的話後,眼睛飛快地朝時謹之露出驚喜的神色,然後對著裴允弦試探著開口:“謝謝裴公子……”
雖然隻是短短的五個字,但是穆茼說出口就能夠清晰地感覺到說出的話流暢無比,以前雖然也能夠一次性說四五個字不停頓,但那都是要穆茼刻意了又刻意,努力地繃著嗓子說話才能夠避免口吃的現象,可是現在就不同了。
如果原來說話的時候的感覺猶如一盤老磁帶,裏麵的磁帶已經扭曲,打結,播放出來根本就不順暢,一直卡頓的話,那麽現在就是一盤全新的磁帶,順暢得不得了,再也沒有那種卡頓的感覺了。
穆茼這段時間不能說話可是憋著了,可是真正能說話時候,隻覺得除了感謝一下裴允弦好像也沒有特別的話要說。
對於時謹之,她雖然有千言萬語,可是現在當著裴允弦的麵,她怎麽好意思兩口子在這裏說話秀恩愛,將大夫晾在一邊?
而時謹之在穆茼第一次是對著裴允弦說的之後,幽黑的眼眸閃過一絲幽怨的情緒,稍縱即逝,有些不高興,但是顧忌這裴允弦是治好穆茼喉嚨,讓她能夠說話的人,到底是沒有這麽快過河拆橋給對方快甩臉子。
有些不放心地問道:“是真的完全好了嗎?”
穆茼想了想,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來證明,最後幹脆道:“我背首詩來實驗實驗吧。”
主要是目前也不知道還巴拉巴拉說些什麽,叫她為了說話而說話,反而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了。
如果她能夠完整地被下一首詩,不像以前那麽結巴,應該是沒什麽問題了吧。
背哪首好呢?
作為一個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又考上了高中和理想大學的現代人來說,她不會寫詩,但是會背的詩可就太多了!
一時半會還真不知道背哪首好,穆茼在腦海過了一邊,第一個蹦出來的詩仙李白。
沒辦法,他的詩太多了,隻要開始讀書,從小學一年紀開始,之後每一學期的教材裏或多或少都有這位大詩人的蹤跡,穆茼挑了一首自己比較喜歡的,開始緩緩念出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穆茼念這首詩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剛好想到了。
時謹之琢磨了一下這詩句,雖然她知道穆茼不是大字不識的鄉下女人,相反懂得比一般人都多,還總是有些驚喜準備著她,可是這首詩應該不是她所作。不難聽出詩句中所包含的壯誌難酬的苦悶,還有最後流露出消極出世的情緒。穆茼雖然也有自己的想要做的事,可是時謹之一直沒有阻止過她,包括她想要開什麽連鎖火鍋店,他雖然不喜歡顧弈,可是隻要穆茼堅持,他還是陪著她去了,不隻是吃味,更因為她一個有夫之婦找一個大男人合夥做生意,如果私底下見麵太多難免太多風言風語,可如果有他陪著又不一樣了。
所以穆茼不應該有這樣強烈的情緒,比起女子的娟秀文靜,這詩更像是男子所作。
可是時謹之兩世加起來博覽群書,竟不知道這首詩是何人所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