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傳歪了的包勉 免死金牌

字數:5017   加入書籤

A+A-




    政事堂與樞密院分掌軍政大權,被稱作東西兩府。
    而樞密院承旨使,是掌管樞府各司主事以下吏員“功過補遷”的官員,在皇帝檢閱軍隊時,還要侍立禦前,隨時陳奏或領取旨意。
    這是一個比較重要且極有前途的差遣。
    王延齡收到曹斌書信的時候,差點氣死,這是看準了自己不會為了這點不大不小事拒絕他,故意耍無賴。
    待看完書信,他又抬頭看了一眼站立身前的包勉,帶著些驚異和複雜問道:
    “你是包拯的侄兒?”
    包勉忙大義凜然回答道:
    “官場之中不論親情,請丞相不要顧慮我叔叔,對下官公事公辦。”
    “下官也絕不會仗著叔叔的名望,以私害公!”
    他雖然接受了荀攸的傳承,卻隻是增加資質、知識和能力,附加了絕對忠誠屬性,性格卻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行事很有曹斌的風格。
    聽到這話,王延齡已經不知道說什麽了,這家夥跟曹斌一樣,太特麽無恥了。
    你拿著曹斌的書信過來要本相越級提拔,有資格說這句話嗎?
    他沉吟了半晌,越想越鬱悶,決定跟潘仁美通通氣,逼曹斌出京是兩方共同達成的默契,曹斌拋出的難題不能讓自己一個承擔。
    包勉此時還有些忐忑,不知道曹斌的謀劃會不會成功,卻不知道自己的職位,將會被朝中兩位大佬聯手搞定,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曹斌離京前的這幾天,朝堂上越發和諧,言官們也不再吵架,整個汴京呈現出一片詭異的祥和。
    所有人都在隱藏著自己的心思,包括潘太後、王延齡、賀劍章等人,甚至連龔良臣都在暗中謀劃著什麽。
    這一日,天清氣朗。
    曹斌終於準備妥當,在楊八姐的陪伴下,帶著一幹幕僚、吏員、親兵、儀仗,登上大船順流而下,直奔楊州。
    他原是不打算帶著楊八姐的,但在佘太君的強烈攢掇下,他也隻能認了,隻希望她早些懷孕,免得總被那老太君盯著。
    不過總要帶些家丁侍女照顧飲食起居,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
    雖然從汴京到兩淮的河道上船隻眾多,運力吃緊,關卡密布,但曹斌的船卻不會受限製,隻用了數天,就已進入淮河。
    無論是船隻還是關卡,看到曹斌船上的大旗,紛紛避讓放行,不敢耽誤片刻。
    進入淮河第二天,楊八姐本正趴在船頭看風景,見有小船迎頭靠上,一個漢子跳上大船,將一封情報交於曹斌,好奇問道:
    “曹郎,又有淮東的情報?”
    曹斌點了點頭,隨手將那情報遞給她,得意笑道:
    “半年之前,為夫就已命人著重搜集兩淮的情報。”
    “那些鹽商還想搞些小動作蒙騙欽差。”
    “殊不知為夫才是騙人的行家裏手,又豈能讓他們騙了去?”
    楊八姐聞言翻了個白眼,看著手中標注十分詳細的情報,忍不住驚歎道:
    “沒想到在處理政事比打仗還要嚴謹,若我們以前出征的時候,有這麽詳細的情報,必會百戰百勝!”
    說著,她似乎想起了什麽,不由歎息一聲,有些失落道:
    “看來我楊家果然不適合做官。”
    曹斌笑了一聲,將她拽進懷裏,安慰道:
    “你們心思太純,總想著出淤泥而不染,所以才不適合隨波逐流罷了。”
    “放心,如今有為夫在,自會為你家擋住汙風濁浪。”
    楊八姐點點頭,隨之大為感動……
    此時,淮南東路,楊州侯府。
    十數位衣著華貴的官員、鹽商正搖頭晃腦地觀賞歌舞,時不時向主位上的楊州侯敬酒。
    那楊州侯三十來歲的年紀,雖麵相有些粗獷,但眼裏卻透露著精明。
    此時,他看著廳中的推杯換盞的官員與鹽商,十分滿意地舉起酒杯道:
    “諸位同飲一杯,如今那韓絳已經服了軟,隻要咱們再接再厲,壓服曹斌,這兩淮鹽場就是咱們說了算。”
    “到時候,擺在諸位麵前的就是金山銀海,花也花不完?”
    聽到這話,眾人靜了一下,其中一人擔心道:
    “嚴侯爺,聽說忠靖侯行事肆無忌憚,更加難惹……”
    他才說到一半,就被楊州侯揮手打斷,不悅道:
    “怕什麽?這淮東官場都是咱們的人,鐵桶一樣,水潑不進,何況還有轉運使潘大人為奧援,那是太後娘娘的叔祖。”
    “他曹斌再厲害又能怎樣?到了淮東,是龍他得盤著,是虎他得臥著。”
    “別說他曹斌,王延齡來了又怎樣?我照樣叫他铩羽而歸,韓絳那廝就是先例!”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放鬆下來,正要說話,卻見一個管家跑了進來,急急稟報道:
    “侯爺不好了,潘大人說已經得到朝廷回複,馬上就要啟程離開淮東了。”
    “他說忠靖侯不好惹,叮囑您小心一些……”
    此言一出,滿堂豪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誰也沒想到,曹斌人還沒到,就把自己等人倚為靠山的大人物給嚇跑了。
    楊州侯氣得臉色鐵青,將手中酒杯憤然擲出,罵道:
    “這老王八,分錢的時候如狼似虎,遇到麻煩就成了縮頭烏龜。”
    那老小子平日裏慣會吹噓與潘仁美一脈的關係,沒想到卻被擺了一道,若真得關係好,他怎麽會跑?
    曹斌就算再肆無忌憚,也不敢殺潘太後的親眷吧?
    見他發火,舞女們早已經嚇得逃了出去,剩下的豪貴也心驚膽戰,其中一個官員小心道:
    “侯爺,要不咱們配合忠靖侯行事?”
    楊州侯聞言怒道:
    “配合?你告訴我怎麽配合!”
    “咱們手裏最少還有三千多萬鹽鈔,朝廷不肯出錢,咱們又拿不到鹽,你給我賠出來?”
    楊州侯說完,見底下還是有人心懷恐懼,隻能亮出底牌道:
    “諸位不必擔心,本侯家有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他曹斌有嗎?”
    “隻要本侯不造反,太後都不能奈何本侯!”
    “更何況,本侯還有數十位朝中大臣的把柄,韓絳不敢拿我怎麽樣,他曹斌照樣不敢。”
    “隻要本侯不倒,你們就沒有危險……”
    聽到這話,眾人頓時放鬆下來,說到底他們還是舍不得那巨額利益。
    按朝廷規定,一張鹽鈔可以換一石鹽,抵6貫銅錢,但蔡京為了籌措軍費,大量超發鹽票,導致後期的鹽鈔連一貫錢都不需要了,也無鹽可兌。
    因此他們手裏的三千多萬貫鹽鈔,實際的花費卻隻有幾百萬貫。
    說起來,是蔡京坑了他們,但楊州侯卻不這麽想。
    他想把這三千多萬貫鹽鈔全部按實價兌換出來,甚至逼朝廷放開食鹽官營。
    於是,他先是囤積食鹽,又暗中鼓動、脅迫鹽民叛逃,讓整個淮南無鹽可用,使鹽價飛漲。他大獲其利的同時,也給朝廷施加壓力。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曹斌竟出使西夏,低價調來了西夏青鹽,讓他算盤暫時落空。
    不過西夏青鹽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兩淮一定會重建鹽場,隻要將有經驗的鹽民掌握在手裏,他要破壞鹽場重建很容易。
    而且他還以借貸的方式把很多鹽鈔發放到了民間,這使得鹽鈔流傳更廣,很多有點小錢的百姓都成了他的利益共同體。
    這也是韓絳遲遲不能重建鹽場的原因。
    他手裏沒錢沒鹽,不敢承諾實價兌換鹽鈔,得罪了本地百姓,又沒有老鹽工,還經常被本地官員使絆子,可謂舉步維艱,早就苦不堪言了。
    他大概也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但他不敢下狠手,這楊州官員牽扯太多了。
    差遣辦不好沒有關係,隻要朝中有人,將來還有希望,但若得罪的朝中官員太多,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甚至連他韓氏家族都會受到影響……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