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朱允炆的心病
字數:4715 加入書籤
這朱允炆為什麽一當了皇帝就那麽火急火燎的就要削藩呢,實在是他這些叔叔手中的兵權太重了。
這些王爺兵權過重,洪武九年朱元璋活著的時候,那年天下大旱,朱元璋來了個求真言的詔書,一個平遙儒學訓導(一個負責地方教育方麵的事務官)葉伯巨就覺的機會來了,立刻上書,說曆朝曆代藩王的兵權過大禍害中央的事,讓朱元璋限製他那些封王的兒子,該削的削,該去兵權的去兵權。這不就是大家常說的,這葉家的人就是膽子大。
朱元璋一看,臥槽,這姓葉的小子膽子真他媽大,敢管老子的家事,對於朱元璋來說,那些都是他的兒子,他最是信任。立馬下旨就要斬了這葉伯巨,不過這葉伯巨也算本事不小,官緣不錯,好多官員向朱元璋求情,最後死罪能免,活罪難逃,打入了天牢。
這件事後,朝廷的百官也知道了朱元璋的德行,從此後就沒人敢提削藩了。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呢,他的兒子當然啥都不敢,朱元璋也不是蠢人,一直以來就以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宗法製度作為合法的宗禮製度,他一開始就明確的立他的大兒子朱標為太子。
這個朱標呢,朱元璋最是喜愛,不過朱標也爭氣,天性仁慈,也極有文才,兄弟都愛戴他,他當太子,就是最為倨傲的朱棣都服氣,可惜命不好,死的比他老子早,洪武二十五年就死了,這朱標死的時候,差點都讓朱元璋氣死過去。
這朱標死了,朱元璋沒立其他兒子為儲君,而是立了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本來呢這太孫輪不到他。
朱標本來有個嫡長子朱雄英,可惜也是命不好,早死了。朱雄英死了呢,他的母親常氏朱標的原配夫人也病死了。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機會就來了,呂氏賢惠,也討朱元璋歡心,就由小妾給扶正了,呂氏扶正,他兒子朱允炆就成了活著的嫡長子,成了朱元璋的嫡長孫。
朱元璋立了朱允炆為儲君,這些王爺心裏不服,但是朱元璋威勢在哪裏,他們也不敢說什麽。
朱允炆呢,從小就是名儒教導,性格柔弱,優柔寡斷,長的也比較單薄,受這些影響就不怎麽喜歡那些武事。
朱元璋一看,自己這孫子喜歡是喜歡,就是性格太弱,怕朝中的武將跋扈,以後孫子皇帝不好當,就大殺特殺了一批跟著他打天下的勳爵武戚。著名的就有那藍玉案,朱元璋說涼國公造反,就殺了藍玉全族,又以藍玉案為契機,連殺傅友德、馮勝、王弼等公侯。不過也就是這朱元璋這次的大殺特殺,把中央能打仗的都殺了,讓他孫子打仗時候,能打的一個都找不到。
朱元璋想為了他孫子,外人那是殺的相當痛快,可那些手握重兵的兒子們,他就下意識的的忽略了。
他一死,沒人壓著那些兒子,朱允炆倉促登上帝位,立刻就感受到了壓力,他又飽讀詩書,標準的文人樣子,曆史上的各種藩王作亂,讓他本就不怎麽讚同他皇爺爺的分封製度。
本來他還有兩位親近他的王爺,秦王朱樉、晉王朱棡、他兩跟朱標都是孝慈高皇後馬氏所生,是朱允炆的親叔叔,可惜一個比一個死的早。
朱標、朱樉、朱棡相繼薨逝、朱棣就成了諸王裏最大的一個,朱元璋活著時候視他為北方柱石,死之前還下旨讓他節製諸王軍隊。
朱棣也是馬皇後養大的,正史上記載的朱棣的生母是馬皇後,可好多地方也記載了他的母親是其他妃子,不過他與周王最親近,周王一般也以他為主。
朱允炆當了皇帝後,親近他的王爺沒幾個,個個都看不上他,尤其這個燕王,文韜武略,又長年累月的帶兵打仗,朱允炆想想都頭疼。
本來他當上皇帝,第一個削的就是燕王,可他性格太過柔弱,沒有多少主見,他怕一削朱棣,朱棣就帶兵來削他,所以麵對朱棣最是頭疼,
於是召見了他的兩個股肱之臣,一個齊泰,一個黃子澄,這個齊泰之前講過,朱允炆一當上皇帝就把他從兵部左侍郎提升為了兵部尚書。
黃子澄,名湜,字子澄,以字行,他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當了官後先是太子朱標的伴當,後來朱標死了,有成了朱允炆的伴當。一手學問文章那是手到擒來,很是受朱允炆器重。
他雖然隻是個正三品的小九卿衙門掌印,但是要提到皇帝聖眷,那可就是眾百官之首了。
朱允炆正式登基後,立刻就把他升為太常寺卿,讓他與齊泰一起參與國政。
朱元璋死後,三人就商議了,最後決定以遺詔的名義先收回各王的統兵之權,朱允炆讓齊泰督辦這件事。
齊泰呢,雖然是個文人,可也是略懂軍事,是真的略懂,不是什麽謙虛說辭。
朱允炆對他二人明確了削藩之後,兩人夜以繼日的苦思冥想,各種策劃加謀略,經過無數次的商議,兩個小老弟定下了“從速削藩、依次而行”的宗旨。
可是從誰開始削呢,二人起了爭執。
齊泰呢有些軍事知識,他知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他主張,削藩,第一個就要削燕王朱棣,因為他是藩王中最強的一個。隻要削了朱棣,其他那些王爺都是渣渣。
黃子澄也有考慮,古代的人凡是都要講究個師出有名,這個燕王朱棣做事滴水不漏,也沒有啥不法之舉,而且人家朱棣兩次出塞打仗都是大獲全勝,在國家當中很有聲望,如今要是無緣無故削了他,那國家如何服眾?
兩個為這個事去找朱允炆決斷,朱允炆是個耙耳朵,沒啥主見,所以他又召見了一個人,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誌。方孝孺乃是儒學大宗,博古通今,朱允炆一直很欣賞,這次叫他來正好問問這削藩的事。
齊泰、黃子澄去見朱允炆時,朱允炆不在武英殿,而是在謹身殿,二個人爭論這進去,發現了一個四十多歲的清廋男子。
朱允炆看到二人,立刻給二人介紹:“兩位愛卿,這位就是儒學大宗方孝孺,希直先生了,他前日才到京城,今日正好見見。”
二人立刻客套的跟方孝孺打起招呼,三人寒暄了一陣,才說起正事。
本來齊黃二人看著方孝孺在,說起削藩的事有些顧忌,朱允炆一看,立刻說道:“兩位愛卿莫要顧忌,方先生乃忠義之人,也是朕之股肱,兩位愛卿但說無妨。”
二人一聽,立刻就知道這方孝孺定會被朱允炆大用,於是就直接說起了削藩之事,也把二人爭執之事說出來。
朱允炆一聽,他也想要直接削燕王,可他也是心裏沒譜,於是就問方孝孺。
方孝孺一聽,這事比較大,於是思考了好半天才說道:“臣常居偏僻之地,此等國家大事,以臣之微能,本不該妄加評斷。燕王為諸藩王之首,先削燕王,的確能震懾諸王,削藩之事也能事辦功倍。可臣這幾日隨侍下來,見皇上敦儒修文,有大興文治之意,文治之道,就是一個’禮‘字”
“如今燕王並無什麽過失,有於國家有貢獻,強行削之,於禮不合,此事的確兩難。臣也不敢妄言,還需陛下決斷。”
齊泰見朱允炆被方孝孺說的不斷點頭,急道:“陛下,燕王乃是朝廷心腹大患呀,若不速削,恐生大患呀!陛下。“齊泰是心中焦急。
朱允炆心中也想著:“愛卿,朕也想削他,真想削他。”於是再次看向方孝孺,方孝孺感受到朱允炆的目光,接著道:“齊大人的方法確實快捷,可是齊大人想過沒有,燕王他雖然沒有什麽過錯,但內心所想就不為外人知道了,若陛下削他的詔書一下 ,他抗旨不尊,立刻興兵造反,我等該如何處之,北平諸衛都是燕王舊部,是否忠於皇上還不可知,燕王手握如此重兵,一旦起兵那可是生靈塗炭呀,齊大人。“
齊泰一聽,想想燕王造反的後果,一下子就說不出話來了。
黃子澄求全的人,一聽,立刻奏道:“方先生說的對,削藩的事,必須要穩妥,先慢慢除去其他諸王,然後在削燕王,此乃循序漸進之舉。一旦諸藩俯首,燕王在強,還不是孤掌難鳴!“
方孝孺的一番分析加上黃子澄的話語,朱允炆心動了,他也希望能穩妥的處理掉這些叔叔,於是讚賞的看了二人,接著對黃子澄問道:“那以愛卿之計,這削藩大計該從何處開始?”
黃子澄高興呀,皇帝朱允炆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刻就把心中所想叭叭的說了出來,這燕王削不得,那就我們就削親近他的周王,建文帝也是此意,於是在四人一番商議策劃下,周王就倒了黴,也怪他自己,很多把柄被朝廷握在手裏。
削周王,黃子澄給朱允炆推薦了一個人,曹國公李景隆。
朱允炆一聽,可以,三人定了決策,朱允炆下了調子,一旨下去,就讓李景隆去削周王了。齊泰見朱允炆沒有用自己的方案,又確定了用李景隆,本想開口在說,可看到朱允炆興奮的樣子也就默默閉上了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