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顧昭隻有兩條路了

字數:4755   加入書籤

A+A-


    皇宮。

    觀星台。

    守正帝一身道袍,閉目而坐,聽著新任大太監王忠念著奏折概要。

    他雖然不經常上朝,卻並非不理朝政。

    五位閣老將所有奏折整理後,挑選出重要的奏折擬出概要,並寫好處理意見,送入宮中。

    守正帝禦覽之後,如果認可,就會蓋上印章,交給相關部門和官員執行。

    如果不認可,就由大太監按照守正帝的意旨擬寫新的處理方案,蓋章發出。

    而五位閣老之間派係不同,彼此互相監督。奏折又有通政司登記在案,不用擔心被某個閣老藏匿。

    這樣,雖然守正帝很少召開大朝會,卻仍舊把握著北安朝政,不被權臣架空。

    “陛下,這幾份奏折都是彈劾控鶴司青衣白鶴顧昭,擅殺東昊使臣,影響兩國邦交,要求嚴懲顧昭的。”

    王忠念出了內閣擬定的處置辦法:“勒令顧昭向東昊使團賠罪,將其革職交付有司,審理治罪。”

    守正帝慢慢睜開了眼睛:“顧昭殺了東昊使臣?”

    咦?皇上竟然出聲詢問?王忠念有些驚訝。

    之前他念了多少份奏折,守正帝都隻是“嗯”一聲,這次他竟然睜開眼睛,想要仔細了解情況。

    是因為東昊使團很重要,還是因為顧昭不一樣?

    王忠在心中思忖著,動作卻不敢怠慢,打開了奏折,將其中描述殺人案情的文字念了一遍。

    “因為自己的眼線與東昊使團發生衝突,所以與東昊使團對上,殺了東昊使團的成員?”

    “帶領百名小鶴,按刀逼迫,令東昊使團成員狼狽不堪?”

    守正帝臉上看不出是喜是怒。

    他再次閉上了眼睛:“年輕人……留中吧。”

    留中,就是把這些奏折留在宮中,不給出任何處理意見。

    沒有表示態度,就是一種態度。

    王忠心中揣測著守正帝的真正想法,卻根本找不到一點入口,隻能說,陛下宸心獨斷,高深莫測。

    所有奏折處理完畢之後,王忠叫來了新竹,讓他把這些奏折送到內閣。

    “去,叫太子來見朕。”守正帝淡淡吩咐道。

    沒過多久,太子秦佑臻就趕了過來。

    他今日穿的是一件遠山青的團龍常服,配上日益紅潤的麵龐,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春日遠山中欣然生長的春竹。

    登上樓頂,太子俯身跪拜:“兒臣參見父皇!”

    守正帝並未叫他起身,隻是閉著眼睛問道:“你與顧昭談得如何?”

    說到顧昭,太子臉上顯出幾分挫敗:“顧昭說,她不配。”

    守正帝撫摸著手腕上的珠串:“那就是看不上你了?”

    太子無語。

    顧昭隻是不想當太子妃,顯然她不想把自己當成籌碼。

    有本領的人,無論男女,都有自己的尊嚴。

    但是,父皇的話,也許,大概,這樣說,也沒錯吧。

    守正帝的聲音沒有什麽起伏:“顧昭殺了東昊使團成員,好幾位禦史都在彈劾她,要求將她革職治罪,向東昊使團交代。”

    太子猛地抬起頭來,眸中盡是不可置信:“她……殺了東昊使團成員?為何?”

    守正帝揮了揮手,王忠心領神會,將奏折上描寫的情況複述了一遍。

    “這些禦史避重就輕,隻說顧昭殺了東昊使團的成員,卻不說那些東昊使團的成員做了什麽!”

    “真是其心可誅!”

    “他們到底是北安的官員,還是東昊的臣奴?”

    太子越說越生氣,雙手緊握成拳青筋暴起,渾身散發出執狂的恨意。

    東昊人屢次暗殺他,這些官員沒有一個站出來說要為他這個儲君報仇出氣的。

    相反,東昊使臣死了,他們就像是死了親爹親媽一樣怒不可遏,要讓顧昭賠罪負責!

    他們到底是拿的誰家的俸祿,端的誰家的飯碗?!

    “閉嘴。”守正帝隻說了兩個字,就把太子的怒氣全都鎮住了。

    太子重重地吐了口氣,心中無比憋悶,卻隻能在寬大的袖子裏握了握拳頭。

    “記住,你是太子,是一國儲君,格局要大,不要隻盯著眼前的一點個人恩怨。”

    守正帝語氣縹緲:“現在說這些氣話,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

    “內憂外患,尚待解決。”

    “等你當上了皇帝,想怎麽收拾那些言官,都隨你的意。”

    “如果過不了眼前這些關口,朕隻怕是都不得善終,而你……”

    守正帝嗬嗬了兩聲,沒有繼續說下去。

    太子被守正帝這番話說得一臉惶恐,伏身請罪:“父皇恕罪,兒臣隻是想起被夜合歡折磨的那些日夜……當真是生不如死……”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隱隱有一絲哭腔夾雜在其中:“那種從骨髓到內髒,從四肢到肺腑的痛,就算是人間地獄也不過如此。”

    “那些東昊人,將兒臣這個儲君視為何物?是棋子,是豬狗?任意折磨,毫無敬重!”

    “似這等行為隻能說明,在東昊上下所有人心中,早已將我北安視為大敵,毫無妥協可能。”

    守正帝睜開眼睛瞥了太子一眼,又重新閉上了眼。

    “若此時與東昊開戰,你覺得有幾分勝算?”

    太子沉默良久,不能回答。

    王鐵心戰死,鬥川關失守。地利失去了大半。

    北安從武帝之後數十年,那些跟隨武帝驅逐東昊的老將逐漸凋零。

    隻剩下一個驃騎營的鄭希則還在,以近七十歲的高齡守衛京畿。

    勵王秦行烈倒是武功蓋世,但是卻身中劇毒,隨時可能死去。

    其餘的那些武將,就和文臣一樣,全都是花架子。

    更別說自從六王之亂後,守正帝為了收回兵權,刻意打壓武將,荒廢武備……

    “所以,別說那麽多沒有用的話,那是無能的表現。”

    守正帝閉著眼睛,語氣中已經多了幾分不耐煩:“告訴顧昭,現在她隻有兩條路了。”

    太子俯身:“是,兒臣知道了。”

    觀星台恢複了平靜。

    王忠縮在角落裏,一動也不敢動,這皇宮到處都是聽不得的秘密,他必須裝作聾子啞巴。

    前任大太監沈一秀追隨皇帝多年,曾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不是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若不謹慎小心,那恐怕就是他未來的下場!

    守正帝沉聲吩咐:“去請典鳳年過來。”

    控鶴司就在宮外不遠處,典鳳年來得很快。

    “臣典鳳年參見陛下。”

    守正帝站起身來,道袍下擺從典鳳年麵前滑過:“顧昭身世大白的時機到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