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輻輻輻,輻射?

字數:5455   加入書籤

A+A-




    一種光環似的範圍能力,效果類似虛弱詛咒甚至衰老詛咒,而且還更強。

    不僅能影響到強化體魄的野蠻人奈非天,還能影響到沒有實體且幾乎魔免的準電子生命。

    而且大概率不是利用魔力的能力。

    嗯,似乎還能些許影響到幾百米外在裝甲戰車內的自己。

    魯格一點點匯總著手上的信息,忽然看到頭頂的艙門還沒關,趕忙隨手關上。

    然而就這麽一會兒,他就感覺之前那種被虛弱光環籠罩後的疲憊感有所減弱。

    再待一會兒,特別是給自己也用了一劑治療針後,他就感覺那種莫名其妙的疲憊已經一掃而空。

    “怎麽回事?”

    他腦海中靈光一閃,似乎明白了什麽,“該不會……?”

    口中嘟囔著,他反手從商店裏兌換出個小盒子儀器。

    被它拿出來剛一打開,就聽劈嗞劈嗞一陣猛響,那東西的指針便直接跳到了最右邊。

    這下他臉色更加古怪。

    他趕忙把儀器的測量檔位調到閾值最大的檔位上。

    然而又是劈嗞劈嗞後,儀器指針仍舊跳到了最右邊……

    “我擦!還真是!”

    兩次實驗結果相同,不用說了,就是這東西!

    魯格整個人都不好了。

    “怎麽可能?難道跟這個二戰地下兵工廠一樣,那些詭魅還挖到了那些東西?”

    魯格剛剛兩次拿出來的小盒子式儀器,叫做蓋革-米勒計數器。

    通常也有寫作蓋格計數器的。

    反正是音譯。

    這是一種專門測量電離輻射強度的儀器。

    電離輻射,簡單說就是能讓物質發生電離的輻射。

    至於電離,按照高中物理說說,一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正電質子與不帶電中子組成)與若幹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它們搭配在一起,這顆原子對外表現為不帶電。

    而當外界輸入能量夠強,會讓它們分開,讓不帶電原子變成帶電粒子。

    這個過程叫電離,物理電離。

    能夠讓物質發生電離的能量輻射非常強,對人體的危害很高。

    蓋革計數器,本身也是利用這種輻射會導致物質發生電離的原理進行測量。

    它實際上測量的是電離輻射造成儀器內部蓋革管中氣體因為被輻射發生電離進而產生的脈衝的次數。

    所以它叫做計數器而不是測量器。

    這是一種用的最廣泛恐怕也是最著名的輻射測量裝置。

    但是這東西也有缺點。

    它隻是計數器,記錄發生脈衝的次數,但脈衝的能量量級它測不了,所以無法分辨輻射的具體類型。

    分不清到底是阿爾法射線還是貝塔射線又或伽馬射線在起作用。

    另一個缺點,也是因為它是計數器,裏邊的蓋革管在電離輻射下發生脈衝的頻率有它自己的上限。

    通常如果每秒發生104-105次脈衝,再高它就無法測出。

    這種感覺,有點類似於讓一個才隻能數數數到十的孩子去算家裏的人數。

    正常情況下,一家三四口,加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就七八口,孩子算得過來。

    但趕上過年整個大家族一起吃年夜飯,幾十甚至上百號人回老家大院,再讓他算,他也隻能算到自己能識別的最高數,十。

    魯格連續兩次測量,那計數器指針都直接轉到了最右邊,就說明眼下的輻射率已經高於它可測量的上限。

    達到了它的“十”。

    魯格這套計數器最初能測量的最高值是越10微西弗每小時。

    微西弗是人體等遭受輻射的劑量單位,其基本單位是西弗,但這個單位太大,與實際能遇到的情況差距太多,所以用了它的小單位。

    常用毫西弗和微西弗,分別是一個西弗的千分之一,和百萬分之一。

    這個數值其實並不能直接用計數器測出來。

    計數器其實測量的是照射量,應該用單位倫琴。

    照射量和劑量的關係。

    比方說一把突擊步槍每分鍾能打出200發子彈,那麽它的射速就是200發每分鍾。

    這射速就好比照射量。

    拿這把槍去打人,打上一分鍾,是不是就能打中那人200次呢?

    好像也不是不行。

    把槍口懟他身上開,似乎也行。

    這打中人的子彈數,就類似遭受輻射的劑量。

    計數器上的西弗數值,就大概是取那把槍直接誒懟人身上開的狀態,以此轉換來的。

    所以實際上,如果這人身穿能阻擋輻射的衣物等,是受不了計數器數值上的劑量的。

    10微西弗每小時,不算高。

    正常情況下,華夏每人每年所受到的劑量大概在2700微西弗的樣子。

    這是因為天然本底中也有輻射。

    2700除以365天再除以24小時,大約0.31微西弗每小時,這大概就是天然本底輻射量。

    做一次X光檢測,受到的劑量當量大概是100微西弗。

    按照國家標準,與放射相關職業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接收計量標準是每年最高不可超過50毫西弗,也就是50000微西弗,0.05西弗。

    至於劑量對人的影響,大概如下

    0-0.25西弗:沒有顯著的傷害;

    0.25-0.50西弗:可以引起血液的變化,但無嚴重傷害;

    0.50-1.0西弗:血球發生變化且有一些損害,但無疲勞感;

    1.0-2.0西弗:有損傷,而且可能感到全身無力;

    2.0-4.0西弗有損傷,全身無力,體弱者可能死亡;

    4.0西弗50%的致命傷;

    6.0西弗以上可能因此而死亡。

    注意,以上用的是主單位西弗。

    之前說過,魯格那個計數器最早的測量上限是10微西弗每小時。

    達到這個數值也不能說不危險,但那需要長期的積累。

    積累到0.25西弗的沒有顯著危害的閾值,就需要“0.25乘以一百萬再除以10”個小時,也就是4000個小時。

    顯然危害不大。

    但魯格後來調到的檔位,上限卻是1000毫西弗每小時,也就是1西弗每小時。

    這個等級的輻射劑量,即便沒有甚至感覺,但照射一兩個小時後,身體還是會出現損傷。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魯格的計數器,不是說現在的輻射劑量就是1西弗每小時,而是最少,1西弗每小時。

    實際上的數值,可能遠比這個要高。

    至此,魯格也早就明白過來,為什麽他一打開艙門就會覺得疲憊,關上後就沒有那麽明顯的感覺。

    顯然,是戰車的護甲幫他當下了大部分輻射。

    然而,即便他現在戰車內,艙門還是關著的,但測得劑量還是高過了上限,

    這隻能說,那金屬暴龍時刻散發的核輻射劑量,已經高出了天際。

    那是已經比核電站外高出不知多少,比核電站安全殼內大部分區域也高出不知多少,甚至比核反應堆外工人可工作部分的上限還高。

    東洋島國那個出了事的電站,因為反應堆熔毀,導致安全殼內劑量升到了差不多4-8個西弗每小時。

    人類如果不穿戴防護裝備進去,幾個小時內必死。

    這個量級,就跟魯格現在坐在戰車裏的感覺差不多了。

    那要是出去外邊,再與那金屬暴龍離得近些,那輻射劑量怕不是正常人待上幾分鍾就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