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藥膳治小病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A+A-


    餃子館兒的“今日食單”上第一個,赫然寫著“頭腦”倆字兒!

    剛剛說完方家“腦袋被砸”事件的那位工人,一個胡思亂想,差點兒把自己嚇暈。

    另一位又好笑,又好奇,問:“這‘頭腦’又是啥?豬腦子湯?”

    村裏殺豬,屠戶一般不會要工錢,隻要豬下水。

    這位家裏正好就是屠戶,每年過年,都要做鹵豬腦吃,下意識就以為是鹵豬腦做的湯。

    楊花兒搖頭晃腦,笑嘻嘻的又講起故事。

    “才不是嘞!這‘頭腦’啊,又叫八珍湯,是由咱平原地區有名的中醫老先生傅山發明的。據說傅山老先生他娘身體虛,還總吃不下飯,於是他就發明了這種有益氣調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功效的‘藥膳’,他娘吃了以後,一頓能吃三碗飯,身體當然好啦!”

    那倆人兒哈哈大笑,說:“老太太一頓吃三碗就撐死了?”

    “那可不一定,我就能吃,你們看,我多壯?”

    楊花兒拍拍自己的胳膊給人看,還說:“像你們這種忙了一晚上,還受了那個……”

    今天徐櫻教她的有點兒深奧,她一時忘詞兒了,想了想,才繼續說上來:“你們受了寒氣,就是寒氣入體,就得吃這個益氣調元的‘頭腦’來補補!”

    正巧了,那位去方家忙了一晚上的工人正因為倒春寒凍得厲害,聽她這麽說,也信了三分,笑道:“行,我今兒就點這個‘頭腦’了,我替大夥兒先嚐嚐,不好吃或者沒效果,你可得給我退錢!”

    “退就退!別小看咱大廚的本事!”

    楊花兒大辮子一甩,朝著裏麵大喊一聲:“‘頭腦’一碗!”

    也就說話的功夫,又來了不少剛下班兒的工人。

    這幾天紀家餃子館兒又換廚子、又換菜單,還有故事聽的事兒都傳開了,手裏但凡寬裕點兒的,都願意來吃一頓飯,聽聽故事,找個樂子,所以人流量是肉眼可見的增加。

    李玉華站在櫃台後麵偷偷數了數,又比昨天多了七八個生客,且各個都愛點新菜,好像完全不擔心花冤枉錢似的。

    今天的新菜還有茴香苗豬肉餃子湯、芥菜雞蛋燒麥、酸湯麵片兒和一道叫“春意融融套餐”的餐品,這玩意兒連裏麵有啥都不知道,居然也有好些人點了!

    可見才七八天,紀家鎮上這些人對徐櫻的廚藝已經非常認可了,因為就是孫德興做的最好的時候,餃子館兒的上客率也沒這麽高。

    她想著這些,忍不住朝廚房裏看了一眼,恰好此時門口來了新客,喊了一聲“點菜”,李玉華就下意識的衝過去,幫著楊花兒忙乎起來。

    客人幾乎要坐滿的時候,一股子熱滾滾的酒香從後廚飄了出來,期間仿佛還夾著點兒炒雞蛋的香味兒,直把這些人聞的饑腸轆轆,五髒廟都叫起來,尤其幾個有點兒嗜酒毛病的,忍不住就問李玉華:“李姐兒,咱餃子館兒賣酒啊?能不能先給來兩杯解解饞?”

    李玉華壓根兒不知道這酒香從哪兒來的?隻好訕訕的回答:“不賣酒,估計,估計就是……”

    正不知道怎麽編,就見後廚簾子掀開,楊花兒用托盤端著四隻碗、倆小碟子從裏麵出來了。

    兩隻大碗裏都是雪一樣白的湯,兩隻小碗裏是焦黃的麵圈兒,兩隻小碟子裏綠油油的,是之前就免費贈送的涼拌韭菜。

    她一邊喊著:“強身健體的‘頭腦’來嘍!”,一邊到了先頭給方家幹活的那位工人麵前,把一隻大湯碗,一隻麵圈兒碗和一小碟子韭菜放下,又同樣的,給他領桌另一位客人放了一套。

    那兩位客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儀式感’搞得有些目瞪口呆。

    剛過了困難時期,那會兒連飯都吃不飽,誰還見過吃一頓早點,就碗盤碟的擺一桌?而且這碗裏是雪白的,小碗裏是金黃的,小碟子又是翠綠的,一眼看去,倒像是把外麵山上的春色搬到桌上,明媚的顏色令人一眼望去,就心情大好,疲憊都少了點兒。

    “這,這都是啥?”

    第一位點‘頭腦’的客人忍不住問,臉色還有點兒訕訕的,他怕加錢,以前孫德興不是沒這麽幹過。

    楊花兒當服務員這麽久,很了解客人心思,立刻笑著一一介紹。

    “大腕裏就是‘頭腦’湯,裏麵有蓮菜、長山藥、羊肉,這麵圈兒叫蓋帽兒,用白麵烤好的,要掰碎了泡在‘頭腦’裏吃,至於這韭菜嘛……”

    她賣個關子,背著手,搖頭晃腦的說:“老人常說,吃藥要有藥引子,咱的‘頭腦’是藥膳,也要有‘藥引子’,這涼拌韭菜就是,要把韭菜放進湯裏一起吃!”

    說著她還用手勢給兩位客人演示。

    其餘人也沒見過這麽複雜的吃食,都忍不住伸脖子看或者幹脆圍上來,眼巴巴的等著兩個人吃。

    那倆人更不好意思猶豫,按楊花兒的指導一一做了,才盛了一勺子,慢慢放進嘴裏。

    剛入嘴有點兒燙,緊接著就是一股子濃濃的酒味,期間還有羊肉的肉香、蓮菜的清香、長山藥的綿軟,都混在細膩的炒麵裏,一口下去,肚子裏頓時著火了!但火並不灼熱,反而仿佛順著血管往四肢百骸衝,讓人忍不住想再吃幾口。

    倆人爭先恐後,連吃了小半碗,直吃的額頭冒汗,渾身都有些燥熱,才依依不舍的放下勺子,大歎一聲:“呼!太舒坦了!這一晚上給爺們兒凍得,總算緩過勁兒了!”

    另一位已經掏出髒兮兮的手絹擦汗,擦到一半,突然停了,換手背摸了摸額頭,又讓同來的工友摸他的頭。

    工友一臉震驚,搞得旁人都緊張起來,忙追問他們:“咋了?這是咋了?”

    工友難以置信的指著吃頭腦的那人,回答說:“他早晨還發著低燒呢!去廠醫院看,說是感冒了,還開了藥。我就想著那帶他來吃個酸湯餃子吧,驅驅寒氣,補補身體,興許能緩緩。誰知道這會兒一摸,額頭冰涼,哪兒還發燒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