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醉裏挑燈看劍

字數:5411   加入書籤

A+A-




    今日長安的天氣非常好,有喜鵲在太極殿外盤旋。

    早朝過後,李世民喝了一口上好的普洱茶,隨後便準備批閱奏折。

    外邊一陣腳步聲響起,一名太監滿臉喜色的走了進來。

    “陛下,這裏有皇後的信件,還有兩幅字畫。”

    李世民大喜,“朕就說今天有好事,果然如此。”

    他隨後展開了信件,長孫皇後熟悉而又親切的字跡印入眼中。

    信上長孫皇後寫了最近幾天發生的事,說自己身體好了許多,江波的治療絕對有效。

    她隨後說江波於李家有大恩,又是自己的女婿。

    她不願意江波在身份上低人一等。

    想讓李世民給江波一個貴族身份,封一個縣公啥的。

    李世民看完書信,隨後點著桌子。

    江波如果治好了皇後的病,理應有所獎勵。

    不過他之前就是一介平民,忽然封為縣公,隻怕魏征他們會有想法。

    更主要是如此一來,江波的身份必然會暴露。

    他與麗質成婚之事,隻怕也瞞不住了。

    皇後說麗質和江波不想被其他人打擾,就是想要安靜的生活。

    如果考慮到這一點,倒是難辦。

    我很難找一個借口,既可以不暴露江波身份,又能讓魏征他們啞口無言。

    想到這裏,李世民也有些無奈。

    他放下信件,好好放在書桌的一邊,隨後取來一副呈遞上來的字畫,接著打開。

    隻見裏邊寫了一首詩。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潦倒新停濁酒杯。

    好詩。

    與時下流行的亂七八糟的靡靡之音完全不一樣,這一首詩沉鬱大氣,有一股悲天憐憫的悲愴之感。

    李世民隨後反應過來,自己是要江波家裏的字,剛剛卻是被這一首好詩吸引了。

    他隨後望向江波的字,一下就定住了。

    這……

    這字怎麽有些筆畫這麽細?

    但是看起來卻有鋒芒畢露,幹淨有力。

    而且有些地方也非常豐韻,恰到好處。

    這是什麽字體呢?

    這與王羲之的字完全不一樣啊。

    不過他們都非常好看。

    這難道是我沒有見過的一種字體?

    李世民有些抓狂,他都沒有見過,他之前全國收集王羲之的字,不僅僅收集到了許多王羲之的字,還收集了很多其他名家的字。

    他是書法愛好者,對於其他大家的字,雖然不如像是對王羲之的字那麽喜愛,但也頗有見地。

    他不敢說見識了十成十,但九成以上的大家書法,他都是看過的。

    現在江波這個字,卻是如此的陌生好看。

    不得不讓他驚訝。

    會不會是其他大家的字體,但我看過之後忘記了。

    李世民覺得有這樣的可能。

    他隨後安排太監,將他收集的其他大家的字貼全部拿出來。

    足足有上百張畫軸。

    李世民一一打開,卻依舊沒有發現類似的字體。

    這?

    難道這是江波祖上自創的字。

    皇後這信上沒有寫是江波自己寫的,應該是他收藏的。

    到底是何人,寫了如此奇特的書法,卻又籍籍無名呢?

    李世民想了想,隨後又打開了另一幅字。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義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可憐白發生。

    好詞,好詞。

    此時莫說詞,就算是七律都還不是很流行。

    畢竟流行的是五言,以及古體詩。

    之前《夢遊天姥吟留別》就是一首古體詩。

    而今天李世民看到了《登山》,以及《破陣子》,在當下其實都不怎麽流行。

    不過正所謂經典永流傳,是金子總會發光。

    李世民還是有足夠的文化底蘊的。

    他一眼就看出這是兩首可以名傳千古的作品。

    尤其是《破陣子》,李世民格外喜歡。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簡直就是李世民早年領兵作戰的真實寫照。

    李世民非常的喜歡這一首詞。

    他隨後眯著眼睛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吟誦,甚至忘記了批改奏折。

    就在此時,太監大聲稟告,說是太子少傅孔穎達來了。

    孔穎達是孔子的第三十一代世孫,還是嫡親世孫。

    他是當朝有名的大儒。

    這個時候的孔家還不是後來大元,大明,或者大清時期的垃圾爛貨。

    此時孔家還是非常有底蘊的,時不時出一些真材實料的大儒。

    孔穎達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李承乾的老師,和另一位大儒陸德明一起教導李承乾。

    兩個人都是耿直敢言的性格。

    他們在李承乾五歲的時候就開始教導李承乾了。

    李承乾一開始還是很怕兩位老師的,不過自從他有了腿疾之後,對兩個老師就不似以前那樣尊敬了。

    經常上課的時候我行我素。

    孔穎達和陸德明真正氣惱的時候,甚至忍不住拿出戒尺來抽打。

    然而李承乾死豬不怕開水燙,搞得兩位大儒也是非常無奈。

    兩個人甚至想要辭職。

    李世民知道後,他一邊安慰兩位老師,一邊斥責李承乾,同時安排了於誌寧,李百藥,張玄素等人去給李承乾講各種各樣的大道理。

    可以說隻要是在長安有些名氣的大儒文臣,李世民都給李承乾安排了。

    這方麵李世民絕對是做到最好了。

    李泰可沒有這樣的待遇,後來的李治也沒有。

    後世有些人覺得李承乾之所以造反是李世民對自家孩子關愛不夠。

    恰恰相反,李世民對李承乾那絕對是最重視的。

    就算是李承乾有了腿疾,走路輕飄飄的一拐一拐沒有力道,不符合大唐帝國太子的氣度。

    但李世民並沒有想要廢除李承乾。

    他還幫李承乾找了一個非常護犢子的嶽父 這個人就是侯君集。

    要知道侯君集在當時已經是大唐前五的大將軍了,手中握有三四萬的大軍。

    真正讓李世民動了廢立之心的事,那是李承乾後來寵信一名男戲子。

    此事傳了出去,整個大唐為之嘩然。

    想象一下,時間最強大的帝國,太子竟然喜歡一個男人。

    這件事說起來就是恥辱啊。

    至此,李世民這才不得不廢除李承乾。

    此時聽到孔穎達來了,李世民不禁微微皺眉。

    老孔來了,那必然是李承乾那個小崽子了搞事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