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前朝後裔(加更)
字數:3863 加入書籤
宋妙柔扶著蔣氏坐下,伸出柔軟的十指替蔣氏捏著肩膀,她的力度拿捏得正好,蔣氏舒服得閉上雙眼享受。
“娘知道我為何喜歡讀老子的《道德經》麽?”宋妙柔柔柔的嗓音在蔣氏耳畔響起。
蔣氏勾唇一笑,道:“娘怎麽知道?娘又不像你秦嬸嬸是書香人家出身,哪裏曉得道德經是什麽?”
宋妙柔聽蔣氏這麽一說,麵上沒有一絲一毫嫌棄的神色,反到認真的解釋起來。
“《道德經》裏邊有一句話,叫做‘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女兒從這裏邊學到了一樣東西,就是不爭。”
蔣氏哼笑一聲,像是在嘲笑宋妙柔的眼界小。“不爭?娘若是不爭,你今日哪有好日子過?娘若不爭,你大娘豈不是每日都對你白眼相對?”
宋妙柔笑了,清甜的聲音很是醉人。“娘,你得聽我把話說完。我說的不爭,其實也是爭。你想想,水利萬物,不就是因為它不爭嗎?但是人們卻絲毫離不開水,最後得利的還不是它?”
蔣氏猛的睜眼,喜出望外。“好像是這麽個道理!妙柔啊,你就該和琳姿一道去縣學讀書,待在家裏是委屈了你。”
宋妙柔盈盈一笑,“我不喜歡縣學,裏邊都是些濁臭的男子,品性低下。還是待在家裏看書最自在!”
蔣氏一想,宋妙柔也到了要嫁人的年紀。別人家的女兒這個時候都嫁出去了,唯獨宋家的娘子還待字閨中。
不是無人上門提親,而是老太太的心思不在這小小的永嘉。老太太謀的,是汴京的達官貴族。
思及此,蔣氏拉宋妙柔坐下,問道:“妙柔喜歡什麽樣的男子,等到了汴京,娘一定給你物色物色!”
宋妙柔紅了臉,道:“娘淨說些沒用的話!祖母先前不是說了嗎?祖父在京中已經給我們姐妹幾個物色了人家,隻等著年關一過,開春之後便去。”
“老太太和老太爺給你指的婚事,你願意?”蔣氏蹙著眉頭問,她這個女兒最貼心,心思也靈巧,就怕嫁錯了人家。
宋妙柔點頭,“祖父選的定是有官有爵的人家,不會像父親一樣天南海北地跑。”
蔣氏聞言,神采暗了下去。宋妙柔說的不錯,宋懷風常年經商,一年到頭在家的日子掰著指頭也能算得清楚。她深知獨守空閨的苦楚,自然不希望女兒也像她一樣。
“既然你喜歡,娘也就放心了。隻是你說的不爭,娘真心學不來。娘和沈芙靈爭了一輩子,不到最後,娘是不會不爭的!”
宋妙柔見蔣氏如此堅定,也打消了繼續勸她的念頭。
靜得堂
老太太躺在安樂椅上,垂眸靜思。遇夏和遇春各自蹲在兩邊,替她揉著手臂。
於媼垂手站在一旁,不緊不慢地說道:“今兒送去的胭脂水粉,各院的夫人和娘子都收下了。”
老太太懶懶地問道:“沒有不滿意的地方?”
於媼停頓了片刻,不知道該如何回老太太的話。
老太太睜了一隻眼睛瞧了於媼一眼,複又閉上。“有什麽就說什麽,難道你還打算瞞著我不成?”
於媼誠惶誠恐地跪下,連道不敢。
老太太不滿地皺眉,加重了語氣。“那就說!”
“聽底下的人回來稟報,汲雪樓那邊……八娘子鬧了一通脾氣,還,還將四夫人氣得躺在床上。”
遇春和遇夏聽著,大氣也不敢出,鎮定心神繼續給老太太捏手臂。
於媼抬眸望了老太太一眼,見老太太沒有什麽動作,又接著說道:“楓林居這邊的蔣二娘也發了脾氣,後來不知怎的又好了。相比汲雪樓那邊,倒是安靜許多。”
老太太“嗯”了一聲,問道:“芙靈和音音那邊如何?”
“大夫人和二夫人是笑著接過去的,婢去浮翠居的時候,九娘子正睡著,便交給采藍了。”
老太太不再問了,四房兒媳婦,她隻問了三個。其實大李氏那邊她也無需問,按大李氏的性子,定是會接過去好生放著。
“晚夕你說,仙慧和三媳婦是親戚,怎的三媳婦溫順,她卻刁蠻任性呢?”老太太多年不叫大李氏的名字,一時也想不起了。
三房在這個家裏的存在感一向薄弱,若不是還有個宋琳姿撐著,老太太怕是要忘了自己還生過一個三兒子。
於媼低眉順眼地回老太太的話:“四夫人和三夫人雖是親戚,但終究不是一家啊,三夫人好歹是前朝後裔。同樣姓李,但姓李的未必就是前朝後裔。”
老太太望著頭上絢麗複雜的天花,笑道:“這天下如今是趙家的天下,但李家的人好歹也有幾個享有親王的封號。雖說隻是個擺設,但說出去也好聽不是?”
於媼在心中一歎,大李氏可憐就可憐在這裏。待人寬厚,溫順無害,卻比不上小李氏的一個前朝後裔的身份。
“對了,這幾日淮宥可回來住?”老太太轉過頭來問於媼。
於媼搖頭,道:“自從上回打了七郎君之後,二老爺一直住在縣衙裏。”
“像什麽話?”老太太氣得坐起身,安樂椅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他氣我打他,也不至於拋下房裏的妻子不管!音音好歹還來我這裏替他求情,他倒好,一個人逍遙快活去了!”
遇春遇夏兩個趕緊替老太太順氣,“老太太息怒,許是二老爺縣衙裏有事忙不過來也說不定。”
於媼亦是點頭附和。
老太太躺回安樂椅中,吩咐道:“派個人在門房守著,他若是回來了,立即帶他來見我。”
於媼連連道是。“老太太,汲雪樓那邊,可要派人去請張大夫看看?”
老太太擺手,“錦瑤性子叛逆,還不是老四和仙慧攪出來的?對了,小九回來這麽久,可有問起過關於她的事情?”
於媼想了想,搖頭。“九娘子近日哪有功夫去管這些?她一回來就要學規矩,規矩學完了,又受了傷……當真是命途多舛。”
老太太鬆了一口氣,“沒問起就好!還有阿盼那個孩子,不要去管他,以免讓小九起疑心。”
“婢省得,浮翠居那邊婢也沒有吩咐人暗中盯梢。近日去送東西的時候,也沒有瞧見小郎君,許是待在房裏。”
老太太將手搭在額頭上,閉著眼歎道:“小九出去一趟倒是懂事了不少,許是見得多了,也能諒解我當時的感受了。”
“也許是的,婢瞧著這回九娘子回來,也沒有仇視四夫人,想來是看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