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入朝廷

字數:6219   加入書籤

A+A-


    衙役的一走,走了好遠的都沒瞧見李知府口中所說的樂南府運有賑災的馬車。

    “駕!”

    “駕!”

    一路的快馬,金華府的這衙役已經趕至樂南府城之中,正欲要往著府衙門而去。

    盡管樂南府街上百姓人來人往,但這衙役深知,此事關乎著金華府百姓的性命,更關乎著知府衙門裏官員的性命。

    “閃開!”

    “閃開!”

    衙役騎著快馬往著衙門而去,一路的大喊聲,嚇退了周圍的百姓。

    瞧著這衙役騎著快馬急匆匆的樣子,這些百姓並無怨言,而是擔心著。

    在樂南府百姓的心中,衙役之所以騎著如此快馬,定是有何急事。

    蒙管有何急事,反正能保百姓們太平生活,那也是雙手雙腳的讚成。

    “這是發生了什麽事?”一大娘擔憂著道。

    一旁的百姓聽後,搖著頭:“不知道啊。”

    衙役走遠,百姓們又恢複著原來的秩序來。

    看著快到衙門了,這金華府來的衙役騎著快馬大聲喊來:“嚴知府!”

    “嚴知府!”

    剛到衙門口,這衙役緊拉韁繩,馬兒還刹不住身這衙役便匆匆跳下馬來。

    看著衙門口兩位把守的衙役,急匆匆的將信取了就來,遞給了一衙役。

    “這是我們金華知府的信,麻煩傳下嚴知府。此事十分重要。”衙役道。

    聽著麵前同行的一語,這接著信的把守衙役匆匆將信拿了起來往著衙門中跑去。

    瞧著麵前衙役十分著急的樣子,一旁未走的衙役好奇的問了起來:“這什麽事啊?這麽匆忙?”

    想著也不是什麽機密事,這衙役道來:“你們府運的賑災糧沒到我們府。這一路上,我也問了,就是沒瞧見你們府的賑災糧。”

    “不會啊。這賑災糧好些天就運了去。”把守衙役道。

    正當金華府的衙役還想說些什麽時,那傳信的把守衙役匆匆走了出來。

    “我們知府叫你。”

    沒多想,這衙役便跟著過去了。

    走過衙門中幾道門,方才走至嚴知府的地方。

    嚴知府,姓嚴,名康平,如今已經四十多歲的年紀。

    在樂南府百姓的眼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好官。

    要不是因為樂南府的富裕,這嚴知府還不知道是位什麽樣的人呢。

    “嚴知府,人已帶到。”把守衙役道了聲。

    “好,下去吧。”

    知府嚴康平抬起嚴肅且有擔憂的臉來,看向了麵前的衙役。

    “你是金華府的衙役?”嚴知府問著。

    嚴知府一旁站著一位帶著小帽,穿著咖啡色袍子,長著濃密的胡須,一張瘦弱的臉,想來便是嚴知府的師爺了吧。

    衙役點了點頭:“正是。”

    聽後,嚴知府看向了一旁的師爺,嘴上雖未說話,但臉上看得出來嚴知府將問題交給了師爺。

    在嚴知府身邊多年的師爺一瞧見,一臉看向了麵前的衙役,問了起來:“這賑災糧都運出去好多天,怎可能沒到啊?”

    “真沒到啊。小的出發時,李知府特意叮囑小的,走官道,遇見運有糧食的馬車便詢問,這一路上小的都問了好多輛馬車了,這一路就走到了樂南府,一直未見賑災糧的馬車。”

    “那信是李知府寫的,曾交代過小的。遇到樂南府賑災糧的馬車不必再將此信送去,若是一直未遇,便要親手將此信送至嚴知府您手中。”

    聽著麵前衙役的一番話,師爺也覺得有些蹊蹺來。

    這運送賑災糧的衙役可是府中精心挑選的,若是真遇上了什麽事,總有個人回來稟報吧,可偏偏就是沒有。

    嚴知府緊了一口氣,眼神看向桌上那封金華府知府的筆跡,一下子不知所措來。

    “知府,您看?”師爺一臉不知所措看向了嚴知府。

    瞧著師爺投來的麵孔,嚴知府也不知如何辦,一張不知所措的麵孔看向了師爺:“你看著辦吧。”

    一聽,師爺想了會兒,方才說來:“這樣吧,派個人去探探,若是真如他所說。還是上報朝廷合適。”

    “好。就按你說的做吧。”嚴知府回著。

    站立在麵前的衙役站了許久,聽著二人的話語,自己又不敢擅自離開,等待著他們的吩咐。

    “來人呐!”

    師爺一喊,便有幾位挎著刀的衙役快速走了來。

    “將他關入柴房,沒有我與嚴知府的命令,不得放他出來!”師爺眼神看著衙役。

    一聽,再看著衙役的動作,這金華府的衙役驚了,一臉懵:“嚴知府,小的這是做錯了何事?幹嘛關著小的?”

    看著這衙役走遠了,嚴知府問了起來:“師爺,你這是何意?怎把他關在柴房?”

    師爺一臉不慌不忙,回了起來:“這衙役未知其身份是真是假,還是小心為好。先把他關在柴房,等事情查出了再考慮可否放他。再者,那...那幾個衙役都未與我們捎一句話,一切小心為好。”

    聽著師爺的話,法子好是好,可這樣實屬有些欠妥,讓嚴知府有些不滿意來:“師爺可知道?他不是我們衙門裏的人,倘若他真是金華府衙役,我們這麽做,這不被說成...私自扣押地方員的罪名?”

    “您放心,倘若他真是,這也是迫不得已。再者,此等情況還是查清楚了再做決定為好。”師爺解釋著。

    一聽,嚴知府不知道他如此作為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後果,但眼下,能夠值得相信的也隻有他。

    倘若那衙役說的是假話,嚴知府急時上報朝廷,朝廷派來官員查探,到時發現衙役說的是假話,那嚴知府可就有了個罪名——謊報案子。

    到時少則挨幾個板子,大則降幾品官。

    但倘若衙役說的是實話,嚴知府不相信,事後弄成大後果,不僅嚴知府有責任,包括對接賑災糧的金華府知府李建元也有責任。

    想著這些,嚴知府歎了口氣來,看著一旁的師爺,道氣了話來:“師爺啊。這事就交給你了。盡快查查是否真假,少拖延點時間。否則我這個官要受罰啊。”

    “知府,您放心。我定會快的。”師爺信誓旦旦著。

    “好。你快些去做。若是真,盡快答複於我,若是假,那衙役交由你處理。”

    “是。”

    應後,師爺匆匆去做了,首做之事便是派個人去查探。

    吩咐好後,師爺便匆匆趕往柴房,詢問起來。

    隻見,這衙役一點也未害怕的樣子,一臉不解的朝著師爺看著。

    “你為什麽把我關在這裏?”衙役問。

    師爺微微一笑,問:“你當真說的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不信你看看我這衣裳,還是衙役的衣裳。豈能有假?”衙役委屈著道。

    “衣裳倒是不假,可人假不假我還真不知道。你一路趕來,真沒看到咱樂南府運往金華府的賑災糧車輛?”師爺問。

    衙役搖搖頭:“我哪敢騙你們?”

    “真沒看見?”

    衙役再次搖搖頭:“真沒看見。”

    看著衙役如此堅定的樣子,師爺站了起來,看著坐在地的衙役,道:“你暫且委屈下子,等事情查明,我自會放你。”

    “我說,你們怎麽這樣?這有李知府的親筆信,這還不能證明我說的真假嗎?”衙役很是委屈。

    “事情未查清楚前,任何人不能相信。還有,我們府派的人個個那是厲害的人物,這路上要是遇上了點危險,總會有個人回來稟報知府。可這偏偏沒有,叫我們怎麽相信你?再有,那信上的筆跡確實是李知府的,但是不是有人刻意模仿筆跡,那就不知道了。”

    師爺再道了句話:“行了。你先委屈下,等查清楚了自會放你出去。”

    道完,師爺走出了柴房。

    樂南府派的人也急忙探了起來,過了幾日,還未傳來任何有用的消息。

    而在一邊金華府的李知府那是等不下去了,終於深深體會到了百姓有多難了。

    “來人呐!”李知府喊著。

    “小的在。”

    “這都過去這麽些日子了,那衙役怎麽還沒回來?”知府李建元問向了麵前這衙役。

    衙役搖搖頭,歎著氣,道:“外麵那些百姓又開始鬧了。這再沒有糧食,恐怕會出事啊。”

    “本官知道,用不著你提醒。”知府李建元有些不耐煩了:“去!給本官看著百姓們,不許他們靠近衙門。”

    “是。”

    衙役走後,知府李建元自語了起來:“這日子何時是個頭呐。沒口飯還真管不動他們。”

    這時,知府李建元的脾氣突然上了來:“這衙役怎麽辦事越來越差了,這都去了幾日了都!”

    想了想,知府李建元的脾氣又微微降了降,猜測了起來:“莫非,是有人攔了這賑災糧,還是那個樂南府知府壓根就沒給糧?難道那衙役死在路上了?”

    各種猜測,讓知府李建元不知所措。

    這發生災至今都過去十多日了,一點糧食都不見,衙門裏的大小官員吃的也開始緊張了來。

    樂南府師爺派出的人,查探了幾日一直沒有那些人的消息。

    最終,為避免拖延太久,師爺告知了嚴知府,很快上報起了朝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