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正好擴大規模嘛

字數:4213   加入書籤

A+A-




    酒闌人散後,隻留一地狼藉。

    男人們大都喝了酒,被女人們扶回家歇息,村民們便是想幫忙,也騰不出手來。

    宋家人忙碌了一整天,個個是精疲力盡,看著十幾張桌子,便覺麻了爪。

    人走了,桌子留下,他們可往哪兒搬呀。

    “算了,咱也回去吧,明兒起來再收拾,大晚上誰能出來偷桌子。”

    金氏拍板發話,大夥兒齊點頭,趕緊各回各家。

    “老三啊,咱就不回去了,在你這兒湊合一晚,正好明兒一大早把外麵收拾了。”

    李氏讓鐵柱扶著宋武進院子,他已經喝得不省人事。

    “唔,行嘛大嫂,你可勁……勁……勁住!春芳啊,給大哥鋪被子……

    不行,你不能幹活,萬一驚著我閨女,我來,我來,我來……”

    宋雙全這人,一喝醉話就多,大著舌頭在那絮叨,走路搖搖晃晃,直接撞到門框上,發生“砰”一聲巨響。

    大夥兒被嚇了一跳,再轉頭看他,見人臉上多了條豎杠,皆是哭笑不得。

    “我去就行了,鋪被又不是啥累活,你咋這麽不小心啊,沒事兒吧?”馮氏趕緊去扶人。

    李氏站在門口,讓鐵柱直接把宋武扔炕上,再回頭去扶宋雙全。

    “別,弟媳婦你別碰他,他皮糙肉厚的能出啥事,別再給你撞著!鋪個床而已嘛,嫂子自己能來。”

    那邊金氏已經不想再看宋老漢,擺著手喊賀聞:

    “小賀啊,你給這老東西也架進去,讓他們仨臭男人睡一塊得了。人都喝了酒,咋就他們老出洋相!”

    老頭喝多了酒,以往自己在蹲坑,還非要蹲凳子上,身子晃來晃去,就是不肯起來,氣得小老太太拍了他好幾巴掌。

    宴席都散了,蘇老爹還手裏拎著酒壇子,跟沈河倆人站著對飲,咂舌道:“不能喝還好酒,以後還是讓他們少喝點。”

    聞聽此言,宋綿竹翻了個大白眼,你酒量好,那你也不能往死了喝呀,把一桌人都給喝趴下。

    她爺跟三叔為啥會喝多,還不是人家見喝不過蘇老爹,便轉移了目標,死命灌起宋家其餘人來。

    要不是宋青河是主角,又是文人不勝酒力,宋青川跟鐵柱要端菜,壓根沒上桌,估計他們仨也跑不脫。

    等把醉鬼們安頓好,有李氏在老宅照料,大夥兒也沒啥不放心的,一路溜溜達達回到太山。

    第二天早上,金氏等人醒後,沒急著喊孩子,昨兒累一天,且讓他們多睡會兒。

    幾人先去把場子打掃了,讓老三一家守著,等村民自己來取桌子。

    等回到家後,宿醉後的宋老漢,捂著腦袋在躺椅上“哎呦哎呦”。

    “讓你再喝呀,今兒要不要再喝一頓呀。”金氏沒好氣把醒酒湯遞過去。

    “不喝了,不喝了,綿丫頭說酒喝多了也傷身,我還想多享幾年清福。”宋老漢臉色蔫蔫兒。

    為了孫女話,他把煙都戒了,酒是肯定戒不掉的。

    村裏誰家但凡要辦席,男人想不喝酒是不可能的,既如此,在家能少喝點,便少喝點吧。

    “嗬,你還知道要多活幾年,我還以為你過不慣好日子,自己找死哩,瞧那德性……”

    金氏給他一頓數落,說完才想起正事,眼看時辰差不多,連小寶兒都醒了,便去屋裏把孫女從床上拉起來。

    “啥?想來咱們村上學堂?”宋綿竹迷迷瞪瞪,努力跟困意做抗爭,嘴裏回得清晰,其實壓根沒過腦子。

    “是呀,老多人羨慕咱村子,還不是想沾青河的光。村長偷偷問過我跟你爺,想讓你二哥得空,再去學堂教教書,我這不先問問你意見。”

    “問問你意見?你沒意見,我沒意見……”

    “啥呀,是問你,不是問我。”

    “哦,是問你,不是問我……”

    倆人牛頭不對馬嘴說了半天,金氏可算是發現,孫女壓根就沒清醒哩!

    當即離開屋子,擰了條冷毛巾,往孩子臉上一抹。

    恩,瞬間提神醒腦!

    宋綿竹剛還頭往膝蓋耷拉,身子快彎成個半圈兒,這一下子猛地直成扁擔。

    她迷茫撓撓頭,“奶,你咋在我屋裏,啥時候過來的?”

    金氏又給她擦把臉,好笑道:“感情你才看見我。”

    等再把正事一提,宋綿竹可算是腦子轉過彎,隨口道:

    “好事兒啊,呦,咱村子還出名了呀,正好給學堂擴大規模。”

    “啥子,擴大規模,咋擴大嘛?”

    “就給學堂多起兩間屋子,再另外招個先生唄。”

    “你可真敢說,那得花多少錢呦,學堂又不收束脩,到時候還得讓咱家出錢,你看你奶像是冤大頭嘛!”

    是人便會分個裏外親疏,在喬河村宋是大姓,整個村子起碼有一半人在宋氏族譜上。

    給村裏讓點兒好處,怎麽說也是幫扶自己人,那外村的,金氏就沒那麽大方了。

    天底下老百姓多少呀,咱家又不是皇帝老兒,不過就一個農戶罷了,哪幫的過來嘛,不該咱管得事兒少管。

    要不是自家孫女善心,啥慈幼院,啥圖書館,啥分糧合種,其實本就不該他們家插手。

    “誰說不收束脩,”宋綿竹伸個懶腰,沒精打采地解釋,“村裏不收束脩,那是因為辦的族學,外村人肯定不包括在內呀。當然,咱也不收多少,收來的錢全花在學堂上,夠修屋子請先生便好。”

    “那人家能同意嗎?”金氏猶疑道。

    “為啥不同意?”宋綿竹反問,雙手一攤,“要是旁的村子,出了個舉人辦的學堂,奶你會舍不得把孩子送過去讀書?”

    “咋會不舍得嘛!家裏要能出一讀書人,祖墳都要冒煙!”金氏醒過味兒來了。

    便是尋常村子辦的學堂,隻要想讓孩子走科舉路,那該交束脩還是得交,何況他們村剛出了舉人,那肯定是打破頭往裏鑽呀。

    “對嘛,咱現在該擔心的是,萬一來的孩子太多,管不過來咋整。”

    永寧縣轄內不比其他地方,算是這附近幾個縣裏,唯一沒有受到災情影響的地方。

    旁的村子雖沒有新作物,但地裏莊稼收成還是極不錯,加上現在糧價漲了,村民手頭都比較寬裕。

    那肯花錢的人家,肯定不在少數。

    考舉人是不敢想,孩子隻要能考個童生或秀才,以後也比在地裏刨食強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