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醫學院

字數:3641   加入書籤

A+A-


    蘇念打著神醫弟子的旗號成為了皇帝的座上賓,可這事僅限於京城的人知道。跟其他的事情比起來,這一樁著實算不得什麽大事,故而並不會廣為人知。

    她必須得幹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一件能震驚整個北冥的大事。

    “何為醫學院?”皇帝在聽完蘇念的打算之後,又是好奇又是佩服。不愧是上天選中的人,所思所想果真非同凡響。

    “就是專門為北冥培養大夫的學堂。”蘇念答道。

    皇帝想了想,說道:“蘇先生的意思是開學堂教授學徒?”

    “不僅僅是我,還有宮裏的禦醫,各地的名醫。隻要他們願意,都可以聘請成為學堂的先生。以五年為期限,為北冥輸送醫術精湛的大夫,造福一方百姓。”蘇念簡單的解釋道。

    孫公公在一旁插話道:“這,怕是不成。”

    蘇念看向他,似在問其緣由。

    “醫術之精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學成,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傾注畢生的心血。便是再有天賦之人,五年內都不可能學成。再者,培養出一個能繼承衣缽的人已是不易,哪有精力再去教別人。俗話說,帶會徒弟餓死師傅。真要是等這些人學成,出去開了醫館,豈不是要跟師父搶飯碗?不妥,不妥!”

    “這些問題,我早就考慮到了。”蘇念聽完他的話,並沒有露出沮喪,反而更加信心十足。“首先,選拔入醫學院的學生須得人品端正,且結業後三年內不得開醫館,需在各地官府開設的醫堂實習,經醫官評斷合格之後方可有行醫資格。”

    “其次,一個地方必須要有兩個以上的醫館,避免一家獨大。且醫館每兩年進行一次審核,不合格的,取消醫館的資質,改由合格的接手。”

    皇帝和孫公公聽得有滋有味,對這一新鮮的事物很是好奇。

    “那這個醫學院由誰來承辦,哪些人才有資格入選呢?”

    “還有,那些名醫可都是有獨門絕技,肯定不願意傾囊相授,要如何說服他們?”

    蘇念見他們感興趣,便多說了幾句。“醫學院不是培養神醫的地方,隻是用來解決百姓日常看病難的問題。至於疑難雜症,還得需要這些醫學權威來診治。”

    “陛下可以成立一個醫署,用來專門管理此事。醫署的醫官,可由太醫院的太醫和有名望的神醫兼任。從中央到各地,依次定下品級,發放俸祿。”

    “至於何人有資格入選,可以效仿科舉,合格者方可到醫學院就讀。”

    “先生設想,著實令朕耳目一新。”皇帝連連點頭。“隻是,百姓若真的想要入學,束脩就是一大難題。而且,富貴人家的子弟即便是學了,也不會紆尊降貴開醫館為百姓醫治。”

    “所以,醫學院的學費全麵,還包吃包住,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貴族子弟,一律一視同仁。”蘇念不緊不慢地道來。

    “這......”皇帝聽得直皺眉頭。

    這一番操作下來,得耗費多少銀子?

    如今國庫還算充盈,可要是遇到災年或是有戰事發生,怕是要負擔不起。

    蘇念似是看出了他的窘迫,接著說道:“國庫的存在,就是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隻有百姓過得好了,才能轉化為更強的生產力,創造更多的財富。”

    “陛下若是為了銀子的事發愁,不妨找銀子多的人‘借’。士農工商,誰最有錢?”

    皇帝和孫公公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商戶。”

    雖然難以啟齒,但這就是事實。

    “商人雖為末等,但腦子靈活,也有賺錢的手段。他們的日子,過得恐怕比尋常的官員都還要滋潤。隻不過,商人不受重視,地位低下,若能等價交換,適當的抬高他們的地位,他們何嚐不願意將大把的銀子奉上?”

    “在北冥,商戶的地位也就比奴仆高那麽一些。世人覺得他們奸詐,瞧不起他們,可生活中離了他們還真不行。百姓日常的吃穿住行,可都是靠他們來運作。”

    “就拿著茶葉來說,若非商戶將它們從遙遠的千裏之外運到京城,它永遠就隻是山巔上的一抹綠罷了。”蘇念隨口舉了一個例子。

    皇帝盯著茶盞,好半天才開口。“先生的意思,朕知曉了。朕可以給捐贈銀子的商戶禦賜金匾,根據功勞的大小授予閑散的官職或者爵位......”

    “陛下英明。”蘇念適時地恭維道。

    “那,如何讓名醫們放下身段,去教授那些學員呢?”皇帝再次提出新的問題。

    所謂的名醫,可都是經過幾十年的資曆熬出來的,他們素來自視甚高,莫說是讓他們不藏私,傾囊相授,就是請都請不來啊。

    “五年,的確學不到什麽精髓,但看一看普通的病患,諸如頭疼腦熱之類的,還是可以的。”蘇念從容的應對。“這些學問,並不高深,五年時間學會,綽綽有餘。”

    “若有資質高的,名醫們自然爭相搶著想要收徒。畢竟,他們的一身醫術,也需要傳承下去。五年期滿後,每一位老師可以挑選自己看中的學員收為關門弟子。”

    “這主意不錯!”孫公公拍著巴掌說道。“如此一來,名醫們必然會認真對待,不敷衍了事。”

    “名醫也會爭個高下,不定期的舉辦一次交流大會,開展義診,為百姓謀福利。百姓自然對他們推崇備至,而他們所開的醫館也必定名揚天下。名利雙收,他們又怎麽會不願意?”

    “聽蘇先生一席話,朕醍醐灌頂。”皇帝眼神裏寫滿了敬佩,甚至有些小激動。

    每年戶部報上來的名單裏,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死於疾病。而這些人的死,歸根結底就是看不起病,吃不起藥。國家的興盛,離不開這些基石。隻有百姓安居樂業,身強體壯,北冥才能抵禦強悍的外敵,立於不敗之地。

    蘇念的提議,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翌日,皇帝便召集了幾位肱骨大臣商議此事。過程,據說十分的激烈,雙方執不同的意見,誰都說服不了誰,隻差沒在承恩殿裏打起來。

    最後,皇帝一拍桌子,又把神醫穀抬了出來,這才平息了一場爭論,最終如願地通過了決議。

    “神醫穀的招牌這麽好用?”蘇念表示不敢置信。

    早知道,她就不浪費這麽多口舌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