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千古一帝

字數:3778   加入書籤

A+A-


    “有人打著神醫穀的幌子在外招搖撞騙,這事不能這麽算了!”

    “神醫穀弟子可沒那麽好當!”

    “穀主,這事不能開先例,否則後患無窮,不能答應!”

    幾位長老集體反對,沈翊無奈,隻得退而求其次。“有恩不報,非豪傑所為。依你們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置?”

    “倒也不是不報。報恩的方式有很多,或許還有別的法子。”

    “是啊,據說北冥皇帝子嗣艱難,要不送他幾個兒子?”

    “對對對,這主意好!”

    在他們看來,還陽丹比皇帝的兒子金貴多了。

    沈翊揉了揉眉心,一時無語。

    就在這時,一直沒吭聲的女長老說道:“這還不簡單?穀主大可親自去京城一趟,若那姓蘇的後生醫術尚可,穀主便勉強收作弟子指點一二;若他隻是個招搖撞騙之徒,就除之而後快,以保全咱們神醫穀的名聲。皇帝老兒想來是被他騙了,揭穿他的真麵目叫皇帝看清,就當做是報恩了。”

    “閔姑姑這招妙啊!”

    一時,眾人紛紛朝她投去驚歎的目光。

    聽說要出穀,沈翊就有些不情願。

    他從小在穀裏長大,性子孤僻,很難跟人打交道。除了研究醫術就是研究藥物,其他方麵一概不知。這要是出了穀,肯定麻煩不斷。

    他最怕麻煩了。

    可除了閔姑姑的提議,似乎也沒有其他好的法子。看來,這一趟出穀是勢在必行。

    *

    京城那邊,皇帝很快就頒布了詔令,說了建立醫學院的事。此詔令一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先反對的,是京城一些知名藥鋪的東家,整個京城的醫藥行業幾乎都被他們壟斷。這要是開了先河,日後有了便宜藥吃,有了義診,那他們的藥堂還能開的下去?

    開設這些藥堂的幕後東家,正是京城一些有名望的世家大族。牽扯到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不肯,天天在朝堂上鬧。

    隻是,皇帝心意已決,根本懶得搭理他們。

    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他一早就察覺了。如今,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整改,又怎麽會輕易的被這些人動搖。然而,這些人不肯死心,見朝堂上說了沒用就動員家裏的女眷進宮去各位娘娘的耳邊哭訴,一來二去的,這些妃子們也坐不住了,紛紛摻和進來,承恩殿每日人來人往。

    皇帝實在是受不了,狠狠地敲打了幾位冒頭的妃子,這才將這風氣給壓製了下去。但蘇念卻知道,這事兒還沒完。

    果不其然,在詔令頒布不久,就有官員被爆出收受賄賂,克扣建造醫學院的銀子,鬧得民怨沸騰。禦史們每天彈劾那些貪官的同時,還不忘提醒皇帝撤銷詔令,覺得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因詔令而起,把皇帝氣得一天沒吃飯。

    蘇念便勸道:“萬事開頭難。陛下不妨以其治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蘇先生可有什麽妙招?”皇帝再次誠懇地向她請教。

    “官員們反對,無非是動了某些人的利益。陛下不妨派人查一查這些藥堂背後的東家,揪住了他們的小辮子,還怕他們不乖乖聽話?”蘇念似笑非笑。

    這年頭,哪個當官的能夠做到真正的幹淨?

    皇帝聽完,眼睛不由得一亮。

    以前,他是不屑去查,因為覺得水至清則無魚,矯枉過正不是什麽好事。但如今,這些人一再阻礙朝廷的新政,就為了他們個人的利益不受損,他如何能忍得下去。

    “孫公公,叫暗衛去查。”

    孫公公領命。

    有了這些把柄捏在手裏,朝廷上反對的聲音頓時少了很多。隻有少數幾個老頑固還在堅持,說什麽都不同意。為此,蘇念讓皇帝喬裝了一番,學某電視劇裏的劇情來了個微服私訪。

    當然,皇帝特地叫上了那幾個老頑固,讓他們跟著一起體驗民情。

    幾人刻意穿著低調,走街串巷,吃吃喝喝,逛了大半日。或許是日頭太毒,好幾個老頭兒頭腦發暈,險些栽倒在地。

    皇帝於是就帶他們去藥堂問診。大夫們診斷,是中暑了,喝點兒藥就沒事了。隻是,皇帝和幾位大人出門都沒有帶錢的習慣,因為這些事務一向都是底下的人幫著打理。因為皇帝說了不能帶下人跟著,所以幾個人兜裏都幹幹淨淨,連個銅板都沒有。

    “沒錢看什麽病!滾一邊兒去!”藥堂的夥計見他們拿不出銀子,方才還客客氣氣的,立馬就變了臉。

    “出門急,一時忘了。你看這樣成嗎?先給幾位老先生用藥,我這便叫人回去取銀子。”蘇念扮作小廝跟在一側,見幾位大人氣得不行,忙站出來打圓場。

    奈何那夥計見她穿著一般,不像是什麽貴的料子,根本不相信他們能買得起藥。“當這裏是善堂呢?沒錢就甭想抓藥!”

    “走走走,別檔在這兒耽誤我們做生意。”夥計一邊惡語相向,一邊驅趕著他們。

    幾人被趕出藥堂,憋了一肚子火。

    蘇念並沒有因此就帶著他們回去,而是沿著街道,一連去了好幾家醫館和藥堂。得到的結果,基本上都差不多。均是一開始熱情周到,得知沒錢後翻臉不認人。

    皇帝和那幾個老頭兒有了這樣的遭遇,不得不停下來反思。

    他們還都是有著官身的人上人,都能被這樣對待。真要是那些平頭百姓,病了豈不是更遭罪?沒有錢,隻能活生生的等死。

    打那之後,這些老頑固不反對了,還堅決地站到了皇帝這一邊。不僅如此,他們還將矛頭對準了那些藥堂背後的老板,狠狠地參奏了他們一本。

    *

    消息傳到寧王那裏,寧王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新政推行的時候,他可沒少在裏頭做文章,甚至在反對聲響起時推波助瀾,想要徹底地毀掉皇帝的名聲。但可惜的是,這事居然被皇帝輕鬆地化解了。

    他非但沒有激起百姓的民怨,反而讓百姓們感恩戴德。

    因為皇帝的一番整頓,使得京城各藥堂醫館為了挽回聲譽不得不降低價格,走起了親民路線。甚至,還學著醫學院搞起了義診。

    一時間,百姓們對皇帝歌功頌德,熱情高漲,稱他為千古一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