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科考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隨著春闈的臨近,整個京城的治安也越來越嚴。除了宵禁,白天街上巡邏的士兵也多了起來。但凡有人鬧事,不用問,先抓起來。
為了確保學子們有個良好的考試環境,客棧增添了不少人手,供應茶水點心熱水,隻要出銀子,想要什麽都可以弄來。
當然,和往年一樣,押注也是必不可少的。各大賭坊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出動夥計四處打聽,列出極有可能高中的學子名單。
今年,霍修言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他從鄉試府試一路上來,皆是榜首,故而還算小有名氣。隻不過,青州算不得富裕之地,自古以來也沒幾個高中的,故而他的名字雖在押注的名單上,但相較於其他幾位年少就頗有才名的學子就顯得無人問津了。
蘇念一早就叫侍衛打聽下注的事情來著,得知竟沒人押注在霍修言身上,不禁有些惱怒。
“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若初,你去賭坊一趟,押霍修言,一萬兩!”
“主子!”若初在聽到一萬兩這個數目時,震驚得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這,這也太多了吧?萬一押錯了,可就打水漂了......”
“放心,錯不了。”蘇念一再堅持。“你們要不要也押他?穩賺不賠的。”
海棠頭腦聰穎,想著蘇念時常往宮裏跑,說不定真有什麽小道消息也說不定。於是,果斷地將私房錢拿了出來。“奴婢也押霍公子。”
蘇念滿意地衝她笑了笑。“放心,保證不會讓你吃虧!”
若初卻還是有些猶豫。
她可是好不容易才攢了點銀子,打算等著以後當嫁妝的。不過主子開了口,海棠也跟著下注了,她若是不拿點兒銀子出來,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奴婢就十兩銀子。”她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拿出一個銀錠子。
蘇念也不嫌少。“押他的人很少,所以賠率就高。等到考完,你們就等著數銀子吧。”
蘇念自信滿滿的樣子,讓兩人稍稍安心。但私底下,若初還是有些糾結。
“海棠姐姐,你說,霍公子真的能中狀元?不是我小看他啊,實在是之前都沒聽過有這麽號人物......”若初有這個擔心也正常。
畢竟,祝丞、杜無雙等才子早就名聲在外,贏麵更大。
海棠有自己的判斷。“姑娘行事看似毫無章法,但她料定的事十之八/九都是真的。”
“這麽靈嗎?”若初眼裏寫滿了質疑。
“你也不想想,姑娘每日進宮都見了誰。”海棠壓低聲音說道。
若初啊了一聲,頓時有些後悔。“那,那我追加銀子還來得及嗎?”
她怎麽就忘了,蘇姑娘可是皇上的座上賓。小小年紀,就能讓皇上信任有加,她若是說誰能高中,皇上豈會不給麵子?
海棠笑著搖了搖頭。“算了,你的銀子還是留著吧。按照如今的賠率,也夠你賺的了。”
“海棠姐姐,你怎麽不提醒我一聲。”
海棠無奈地歎了口氣。“我都拿出一百兩了,我以為你至少也是五十兩。”
這一天就在若初後悔的念叨中過去了。
到了開考的那一日,蘇念特地起了個大早,幫著霍修言收拾行囊。考試要用的筆墨紙硯,預防感冒、拉肚子之類的救急藥,以及在考場裏的吃食,樣樣都是經過她的精挑細選。
“在裏麵一待就是好幾天,還要自己生火做飯,太難了。我給你準備了自熱鍋,你放點水進去就行了。還有各種點心,這種天氣也不會壞,可以慢慢吃。”蘇念一邊念叨,一邊往包袱裏塞東西。
“換洗的衣服,我給你準備了五套,襪子六雙......”
霍修言看著蘇念忙碌的身影,心裏暖暖的。他上前握住她的手,拉著她起身。“東西我自己收拾就行了,你別累著。”
“能有多累。”蘇念從他的手裏搶過衣服,折疊整齊。“我能為你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剩下的就全靠你自己了。”
“不就是考試,我能應付。”霍修言神色從容,顯得胸有成竹。
這一點,是蘇念不得不佩服的。
他過來也就半年多的時間,就已經將各種古籍倒背如流。繁瑣的古文,他讀起來朗朗上口,複雜的字也是信手拈來。同樣是人,她的字像狗爬,他卻跟印刷出來的一樣。
唉,人果然是被別人襯托出來的。
這天,所有家裏有舉子參加會考的,幾乎都是全家出動相送。街上人山人海,馬車走到半路就走不動了。無奈,蘇念隻得下了馬車,讓侍衛們幫著拎著行李往考場趕。
到了門口,那裏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負責考場守衛的士兵正挨個兒檢查行李,但凡有違規的物品,通通都被清理了出來。
霍修言的包袱裏除了文房四寶就是衣服和吃食。故而,粗略的檢查了一遍後,他就被放了進去。
蘇念遠遠地看著他的背影,心情複雜。
若初和海棠對視了一眼,總覺得姑娘跟這位霍公子之間的關係不簡單。
*
考卷答完一科,就會封存起來,送往負責批閱的考官處。這些考官都是大學士出身,博學多才,由他們評判出甲乙丙三等,九科全部閱完,累計獲得最多甲等者,便是會試的魁首。
科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皇帝十分重視。
舉子們考試的這幾日,皇帝便休朝,讓考官們可以專心地閱卷。若有特別滿意的答卷,會呈到皇帝麵前。當然,這個時候,名字還封著,隻能看到卷麵,看不到考生的姓名。
一連幾日,都有考卷被送到皇帝的禦案。
皇帝看著考生的答卷,細細品閱,欣慰不已。
“言之有物,不錯!”皇帝看到一篇策論,頓時就被裏頭的觀點所吸引,不住地點頭。“辭藻幹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字字珠璣,賞心悅目。此人,堪為北冥棟梁!”
如此高的評價,實屬罕見。
在場的幾位大人們不禁麵麵相覷。等到皇帝閱覽完,他們也湊上前去,看過之後,亦是佩服不已。他們默默地將這篇策論記在心裏,想著等放榜之後,一定要將此人招攬至名下。
就是不知,寫這篇策論的究竟是哪位舉子?(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