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誌同道合之人

字數:4803   加入書籤

A+A-


    秦浪在眾人戀戀不舍的注目下,身影漸行漸遠。

    “秦大人是真君子啊!若是放在乾坤盛世必定會成為一代華雄!”

    褚樹強很是感慨。

    今日秦浪做出了這麽大的一件事,可是人家卻一點驕傲都沒有,依舊那麽的低調!

    甚至在某些時刻,秦大人還表現出有些悲傷。

    他為什麽會悲傷?

    褚樹強猜想,或許是因為秦浪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

    像秦浪這樣的人,必定是對自己高標準高要求的。

    “若是邊陲將領們能有秦大人一半的決心和品性,也不至於節節敗退,落魄到被蠻夷相欺了!”

    苟文錢出身軍旅,哪怕是軍中讓他傷透了心,可他依舊對邊陲有所牽掛。

    這很合理,畢竟他覺得隻有邊陲才是自己的家。

    是成就他養育他的地方,他一想到還在受苦的邊城百姓,內心中就多了幾分慚愧。

    “我們應該為華域能出秦大人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高興才對!”

    “唉……也應該為能出秦大人這樣的英雄而感到悲哀。”

    韓非官不知從哪裏摸到一個酒葫蘆,先是往黑匣子裏到了一些,弄的好似鞭子也願意喝酒是的。

    緊接著一仰頭,把葫蘆裏的酒一飲而盡。

    她並不是在大理寺第一次喝酒,但曾經的酒苦口難咽,喝它也隻是為了醉。

    可今日的酒,入了愁腸而不知何等滋味。

    一葫蘆的酒喝下去,竟沒有半分的醉意。

    韓非官說過這句話,氣氛明顯驟然低迷。

    “各位也不必哀歎,最沒落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至少我們可以跟隨秦大人的腳步,那麽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被秦浪一脖溜子打蒙的董立新,這會才緩過勁來,他振臂高呼慷慨激昂的說道:“隻要路是對的,哪怕遍布荊棘哪怕看不見希望,我們也應該保持熱血。”

    “因為我和大家一樣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掛雲帆濟滄海!”

    “在我想來,這大理寺該是我等開始的地方,所以不能把所有的重擔都壓在秦大人身上,我們應該為他分擔壓力!”

    這番豪情壯語,在眾人的胸懷中翻湧。

    眾人一掃頹廢之勢,全都亢奮了起來。

    “好!說的太好了!”

    “此乃千古絕句啊!”

    “……”

    這就是詩詞所帶來的力量,一下子把所有人的情緒都調動了。

    現在就算擺在眾人麵前的是刀山火海,他們也會微微一笑,毫不猶豫的向前衝。

    董立新指著眾人說道:“諸位都是人中豪傑,雖被排擠陷害來到這大理寺,但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們的朋友也一定都是正人君子吧?”

    聞言,褚樹強歎息一聲,似乎回想起了過去的崢嶸。

    “沒錯,當年我做巡捕的時候,結識了很多有誌之士,他們也都很有能力,隻可惜官場黑暗容不等他們,想來如今也是過得很慘。”

    這又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眾人跟著褚樹強的思緒也都想起了曾經的過往。

    他們現在跟了秦浪算是得到了救贖,可他們的摯友呢?

    那些有誌之士依舊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

    或許他們已經被現實所打敗,向黑暗低了頭。

    也或許他們還在抗爭,但在抗爭的路上孤立無援。

    更或許他們也和曾經的自己一樣,隻能躲在夾縫當中借酒消愁麻痹自己。

    “我在軍營中也有很多朋友,他們的情況都差不多。”

    苟文錢緊閉著雙眼,像是不敢回憶。

    其他人都有同感,也紛紛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但說到底都差不多,大概就是這個世界容不下他們這樣的人。

    那些有能量、有品德、有抱負的人反而過得不如意,這是多麽大的諷刺啊。

    “我就知道會是這樣,奸佞當道正義反而成了逆流。”

    “但那些都是過去了!”

    “現在咱們有了大理寺,有了秦大人!”

    董立新越說聲音越大,他覺得自己的計劃相當完美,一定能得到秦浪的高度認可。

    他激動的把計劃全盤托出道:“諸位何不擬一封信,邀友人來大理寺當差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

    眾人也是反應慢了點,完全就沒想到會有這麽一茬,如今被董立新一語道破天機,這才恍然大悟。

    “對呀!何不讓他們也來大理寺追隨秦大人呢!”

    “大理寺重出江湖,絕對不會辱沒了他們!”

    “這提議真好,大理寺現在也正是缺人之際!”

    眾人越想越覺得,董立新這主意太棒了。

    這麽大個大理寺,僅憑他們這十幾個人是完全不夠的,別說是複興了,若是沒有秦浪就連鬧出點動靜都難。

    擴招!

    這是必然之路!

    他們身邊的那些朋友,不論是品行還是能力都是信得過的,完全符合大理寺的要求。

    如果能把他們招來,一定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希望出現了,問題也同樣擺在了麵前。

    “咱們有權利招人嗎?”

    褚樹強率先想到了這一問題。

    官職調動,那可是朝廷說的算的,並不是一個大理寺就能隨意插手的事。

    更何況,這次擴招可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帝尊不降旨,誰又能主導這麽龐大的調動呢?

    武安王自然是能做到,但他怎麽可能會這樣做呢?

    “有!”

    “誰?”

    董立新精通華域律法,為了上任大理寺,特地提前把這裏的門道研究清楚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他才能立刻給出肯定答案。

    “順應大理寺權能詔書,第五千八百九十之六條明曰:大理寺若有急案要案官吏不足時,可臨調任何官吏,任何人不得阻攔!”

    “用人時常,依照案件進展程度而定。”

    臨調?

    眾人細細思索這句話的內容。

    所謂的臨時調動,無外乎有兩個要點,第一個是在大理寺有大案要案的時候出現人手不足。

    這一點倒是完全沒問題,就公孫謹的事,難道還算不上棘手?

    帝都中那些投靠武安王,結交江湖人的王權貴臣們,難道還不夠困難?

    第二點則是對時間的限製。

    這一點也完全沒有問題,大理寺要和世間所有不公鬥,天知道啥時候沒有不公。

    這一時半會肯定是完不了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