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監國之事

字數:2709   加入書籤

A+A-


    見朱元璋發怒,一些還想出來的官員,立刻不再動彈。

    而已經跪下的,卻也都是心中惴惴。

    唯有方才帶頭的那人,此刻高聲回答,顯得不卑不亢。

    “陛下,自古以來,綱常有序,長幼有別;

    太子無罪,又在京中,陛下豈可讓旁人監國?

    若是傳揚出去,旁人還會覺得,您有廢立之心,甚至生出別的什麽事端。

    還請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另外幾人聞言,旋即隨聲附和。

    被幾人這麽一攪和,又有些官員膽氣稍壯,快速出列,開口請命。

    “臣附議!”

    “臣也附議!”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聽到這種話,牙關緊咬,恨不得立刻便將這些人宰了才好。

    而另一邊,朱榑心裏也在暗暗唏噓。

    【隻是監國,就這麽多人反對,若是真的坐上這個位置,隻怕他們也不會盡心辦事,我又何必自討苦吃?】

    【做了見過,太子那邊隻怕是要記恨我了,到時候,想要回頭都沒機會。】

    心中想了片刻,朱榑趕忙也跪了下去,朝朱元璋請命。

    “父皇,人心如此,兒臣懇請您收回成命!”

    這下,就連那些準備作壁上觀的,也都有些坐不住了。

    眾人之中,唯有李善長和徐達,心中猶如明鏡,知道朱榑越是如此,朱元璋便越不可能收回成命。

    而事實,也正如兩人所想。

    朱元璋在瞧見百官如此後,心中憤怒到了極點。

    再聽到朱榑的心聲,朱元璋更是恨不得好好教訓朱榑一頓。

    結果,還不等他平複情緒,朱榑卻已經主動站了出來,這讓朱元璋的憤怒,徹底遏製不住。

    他哼了一聲,衝著百官嚷道:“此乃咱的家事,隻是監國,怎麽就扯到了太子?”

    百官還沒回答,朱元璋便又想到了另一件事,隨後繼續搶白。

    “當日胡惟庸作亂,你們為何沒想過,有太子,沒想過咱?

    難不成那個時候,你們都聾了瞎了嗎?”

    這話出口,事情算是徹底鬧大了。

    胡惟庸案牽扯甚廣,此刻被抬出來,不免讓人覺得,朱元璋是想借題發揮。

    一時間,不少人都再次沉默,也有人連連磕頭,主動請罪。

    朱元璋抬手指向朱榑,怒道:“你小子,別以為咱不知道你的心思!

    你大哥身子骨不好,如今做不了事;

    難不成,你就不能為他分憂?”

    朱榑心中一沉,隻覺得事情似乎要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

    【這是分憂嗎?這是分權,我真接了,朱棣他們就能把我吃了,更別說這麽多的大臣啊!】

    【好不容易胡惟庸案結了,又出來個藍玉案,如今好不容易都結束了,我若再接別的差事,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離京,這買賣可不劃算。】

    暗自推敲過後,朱榑趕忙說道:“父皇明鑒,兒臣並非不願分憂,隻是此法與禮製不和,且容易被有心之人,加以挑唆,亂了君臣之情,兄弟之情。”

    朱榑這話,算是有些道理,可朱元璋此刻已經打定主意,又怎會聽朱榑去說什麽。

    他一抖袍袖,道:“都不用說了,這件事咱心意已決。今日時候不早了,等到明天,你便走馬上任!”

    說完,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麽,又補充道:“有不懂的,便來問咱,或者去問你大哥,問韓國公他們。

    你是咱的種,就該什麽都會一些,不能給咱丟臉!”

    朱榑還想再說,另一名大臣卻已經嚷了起來。

    “陛下如此,乃是亂命!長幼有序,況且齊王從沒處置過朝中事務,讓他監國,隻怕唯有禍國,絕難監理、治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