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南門大捷
字數:4772 加入書籤
“鯤鵬,恐怖如斯。”
魏國安將那禦龍圈收了起來,落下雲端,往那宋成榮所在的中軍方向而去。
宋成榮看著還在那龍馬身上呼呼大睡的哪吒,不由得輕歎道:
“果真如帝後大人般凶殘啊!”
等到那魏國安來到好,宋成榮將現在玉龍郡的局勢都跟著魏國安說清楚,並且說明了自己要奇襲玉龍郡東門凶獸的想法。
那怕是沒能成功奇襲,也得前往玉龍關所在的位置,與其這百萬凶獸對峙。
聽到這宋成榮如此大膽的瘋狂想法,這魏國安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驚,正要勸說著什麽。
但轉念一想,這可是小人屠宋成榮親自布下的戰局,並且還得到了帝後陸長生支持。
這足以證明,這個想法是可行的。
這也是為什麽,陸長生會直接將哪吒派到宋成榮身邊的原由。
要是沒有這哪吒在一旁護法,恐怕這還隻是大宗師境的宋成榮,就得折損在那叛徒黃石手中。
“宋將軍,可要我等支援?”
魏國安思慮片刻後,開口問道。
宋成榮搖了搖頭,說道:
“多謝魏將軍的好意,但即便我堵住了凶獸侵襲,這南門不可沒有人坐鎮,恐生變故。”
說完後,宋成榮叫來傳令官,命令玄武大軍就地修整片刻,並且派出了斥候前往東門。
現在宋成榮布局,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奇襲東門!
這便有著一個前提,必須讓那獸王率領大軍與東門交戰。
否則這宋成榮變會陷入被動之中,要麽繼續等待時機,要麽就選擇急行軍前往玉龍關。
但是眼下,這北門與南門的凶獸都被這宋成榮殺得一幹二淨了。
那獸王遲早會覺察到兩座城門的異樣,到那時,這宋成榮的布局便會多出許多變數了。
宋成榮麾下的十萬玄武大軍,已經是足以影響整個玉龍郡的勝負。
為此,宋成榮特地寫了兩道戰報,一封給了已經抵達東門的帝後陸長生。
另外一封則是按照軍令,及時傳給帝都內。
如今那北門付元山留下來的傳送法陣,在沒有凶獸的幹擾下,想要傳送密信還是沒有問題的。
……
在那東門議事廳內。
那怕已是白晝,大日高懸。
這議事廳仍然點起了一盞盞特製同等,在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一尊散發著恐怖氣息的身影,高坐在主位上。
在這主位之下,天武皇朝的張親王,與玉龍關大將軍雷天華等降臨依次排坐著。
“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何事,已不在重要。”
“無論是羅刹鬼還是獸王,或者是朝中太子黨餘孽,本座皆不會放過。”
陸長生坐在主位上,眼中寒光一閃而逝,沉聲道。
“遵命!”
一眾將領齊聲道回答道。
尤其是那雷天華,本是玉龍關守關大將軍,卻是因為被宗門在背後捅了一刀,再被兩位至尊境強者算計。
這才讓那屹立千年不曾倒下的玉龍關,一夜之間化為廢墟。
七十萬玉龍軍更是含恨長眠在那玉龍關的瓦礫之下。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手中帶著一份迷信匆匆來報。
“稟大將軍,宋成榮將軍交給您的戰報!”
那斥候單膝跪下,一手將那戰報呈上。
“宋成榮的戰報?”
陸長生聽後眉頭微微一挑,輕輕一抬手,那份戰報便是落在了手中。
按照那十萬玄武軍的行進速度,應該早已抵達了南門,並且與南門凶獸發生了交戰。
陸長生看著手中的戰報,嘴角不由得微微一翹。
張親王等人也都得知了宋成榮那極為膽大的想法。
那怕是這位真正的人屠張親王,也不得不佩服那位小人屠的膽量與魄力。
僅僅是帶著十萬大軍,就該出征挑戰獸王百萬凶獸,稍有不慎,便是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南門大捷,宋將軍現在就等著我們吸引那頭獸王的注意了。”
陸長生將手中戰報放下說道。
“那頭獸王有啥好勾引的。”
一隻隻有碗口大小的瘟疫蟾蜍,懶洋洋地趴在陸長生肩膀上,有些不屑的說道。
“哦?看來你是有良策了。”
陸長生看著這肩膀上的瘟疫蟾蜍,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議事廳內的一眾將領,也都知道這頭瘟疫蟾蜍來頭。
這瘟疫蟾蜍可是斯巴魯的身外身,並且已經與那半步至尊境隻有一線之隔。
並且有著瘟疫蟾蜍在,其鎮守的地方,可以說是萬毒不侵了。
並且這瘟疫蟾蜍還是寄生在雷天華身體內,就是為了將玉龍關的守關大將徹底抹去。
想要將那獸王的注意力吸引住,逼得其在知道玉龍郡有至尊境坐鎮的情況,仍然會不顧一切的選擇繼續強攻。
便是隻有這頭瘟疫蟾蜍能夠做到!
刷!
眾將領紛紛麵露笑意,將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那頭正坐在陸長生肩膀上,翹著二郎腿的瘟疫蟾蜍。
“你們……你們要幹嘛?!”
瘟疫蟾蜍忽然注意到了氣氛有些不對勁,猛地反應過來。
“借你一用。”
陸長生微微一笑。
……
皇宮,養心殿內。
女帝蘇鸞手執紅筆還在伏在案前不斷批閱著奏折。
忽然,那同樣是徹夜未眠的攝政王忽然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心神有些不安。
一旁為其掌燈的太監,也早早退下,隻剩下一杯稍有餘溫的香茗還在案桌上。
那宋成榮可以說是攝政王最為疼愛的世子,雖然不是嫡長子,無法繼承未來的親王爵位。
可是其與生俱來堪比妖孽的將帥之才,足以讓這宋成榮未來成為兵馬大元帥。
宋成榮此次出征玉龍郡,僅僅是率領十萬玄武軍,就敢走出玉龍郡強襲獸王百萬凶獸。
縱然是踏著屍山血海,才做到這攝政王位置上的宋親王,心中也由得擔憂起來。
畢竟,攝政王嫡子已經關押宗人府,即便是成為親王,也隻能當個擺設。
隻剩下這宋成榮才能真正繼承其衣缽。
高位上的女帝蘇鸞此時也放下了手中的紅筆,注意到了那心中隱隱不安的攝政王,淡笑道:
“可是在擔憂宋成榮?”(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