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朝堂之事

字數:4356   加入書籤

A+A-


    昨晚還在跟他們一起跪在萬壽宮外,請求吳太後出手搭救他們一把,聯合起來打壓帝後與當今的女帝陛下,為的就是讓吳太後能夠真正的入主後宮,並且垂簾聽政。

    可是現在這王守正卻是轉眼間跳反,直接站在了支持帝後的攝政王背後,並且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駁斥自己這位恩師。

    那張禦史氣得滿臉通紅,渾身都在顫抖,怒目而視王守正,卻是氣得半天說不出話。

    王守正卻是麵如寒霜,那嫉惡如仇的目光死死地盯著那張禦史,怒聲道:

    “當今陛下念及爾等曾為天武皇朝立下的功勞。這才將爾等繼續留任在這朝天殿之上。”

    “爾等卻是狼狽為奸,對當今陛下不滿,對朝廷不滿,屢屢生出是非,並且針對帝後大人,究竟是何居心?!”

    這王守正的聲音猶如那道道驚雷般震動在這朝天殿之上,讓在場的所有文武百官心中都是猛地一驚。

    尤其是那些太子黨的人,一個個更是臉色大變,甚至是露出驚恐的神色看著那高坐在朝天殿上的兩道尊貴身影。

    連這老禦史最為得意的門生,都是那陛下安插在太子黨的棋子。

    保不齊,現在就站在自己身邊的黨羽,那就是女帝陛下的人,隨時都準備在背後捅上一刀。

    更讓這些太子黨的人感到無比恐懼的是。

    這太子黨的存在,都是掩藏在朝天殿的燈火之下。

    連那女帝陛下以及攝政王,都不曾在大殿上談及太子黨這個極為禁忌的存在。

    如今那王守正敢在這大殿上直接怒斥這老禦史的種種,甚至是將那舊事重提。

    這分明都女帝與攝政王早在內閣商議好的,如今這集結文武百官不僅是要審訊雷天華,更是要將整個太子黨打壓下來!

    讓這朝天殿內,再無太子黨的人。

    等那王守正怒斥完後,整個朝天殿已經是鴉雀無聲。

    女帝蘇鸞高坐在龍椅之上,鳳眸中寒光綻放,淩厲的目光掃向一眾文武大臣。

    嗡!

    頃刻間,一股宛如風暴般的恐怖威壓席卷而出,猶如十萬座無比沉重的大山,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之上。

    “陛下息怒!”

    那宋親王連忙跪在大殿之上。

    然後便是那些內閣大臣們齊齊站出來,跪拜在地上,高呼道:

    “還請陛下息怒!老禦史年邁糊塗,並無不臣之心啊!”

    那正跪在地上的張禦史,聽著那一眾內閣大臣的齊呼,臉色驟然一變,猛地看向那正朝著自己看著的宋親王。

    宋親王像是一頭抓到了獵物般的獵人,嘴角上揚,露出一個得手的詭異笑容:“老東西,一個張無機就得把你們都送入天牢內!”

    女帝蘇鸞神色漠然,看著大殿下正瑟瑟發抖的太子黨,緩緩道:

    “張無機天真以為有太後的庇護,被貶為了閑人,還敢天子腳下胡作非為,定不可留。”

    “擇日問斬!”

    女帝蘇鸞聲音不大,語氣極為平淡。

    可卻是在這平淡之中,卻是充滿著肅殺之氣!

    一個擇日問斬,便是將那神王境的張無機給徹底定下了死罪。

    並且這對於整個太子黨而言,便是在警告。

    誰要是再敢生事,這女帝蘇鸞也不會再留情麵,會選擇直接鎮壓!

    “另,朕看張禦史也已經年邁,特準你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女帝蘇鸞神色漠然地看了那跪在地上的張禦史一眼,淡淡道。

    那張禦史臉色已經是變得無比鐵青,但是也隻得長拜在地上,跪謝道:

    “老臣叩謝聖恩!”

    直到這張禦史被兩尊天子龍衛帶下朝天殿,看著那落寞的背影時。

    那些太子黨人才明白過來。

    這天武皇朝,永遠是在那女帝陛下的手中。

    女帝蘇鸞因當年舊事,也對於這些太子黨的人極為仁厚,甚至一度讓這些太子黨的餘孽竟敢暗中生事。

    尤其是在那玉龍郡大戰之時,這些太子黨的人還敢站出來生事。

    這已經觸犯了女帝蘇鸞的底線,不會再對這些太子黨的餘孽有任何容忍。

    “諸位大臣,誰還有異議?”

    蘇鸞宛如有那星河流轉的鳳眸微微閃動,迸發出一縷縷讓人感到心悸的寒光,冷聲問道。

    “陛下聖明,我等無異議!”

    朝天殿內的一眾文武大臣們,皆是跪服在大殿之上。

    那些太子黨的人更是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喘,更別說是有任何異議。

    現在,隻有這些太子黨的人敢站出來,其下場要麽跟那張禦史一樣告老還鄉。

    要麽下場就是跟張無機一個下場,斬立決!

    這女帝蘇鸞已經是極為宅心仁厚了,若是換作任何一位君王,都是絕對不會容忍有大臣敢結黨營私。

    那怕是換作當年的那位太子執掌大權,都不會讓這些人能夠掀起絲毫的波瀾,隻有太子絕對這些人是在結黨營私。

    那麽下場便是滿門抄斬!

    而不會像蘇鸞這般,念及舊情,選擇容忍。

    “此次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覲見,便是為了玉龍關一事。”

    女帝蘇鸞高坐在龍椅上,如是說道。

    “千年來不曾倒下的玉龍關,竟是在朕的手裏一夜之間崩塌,更是折損了我七十萬天武兒郎!”

    “朕愧對列祖列宗,更愧對天下黎民百姓,還有那九泉之下的將士們!”

    蘇鸞麵露悲憤之色。

    這玉龍軍可是當年蘇鸞一手扶持起來的,更是曾率領玉龍軍為天武皇朝平息大大小小數十場戰亂。

    如今這整個八十萬玉龍軍,經此一戰後,竟然是隻剩下區區不到四萬之眾!

    更讓蘇鸞感到痛心疾首的是,這屹立了千年不曾倒下的玉龍關,如今隻剩下了一片廢墟。

    這無疑會讓後人以此為恥。

    甚至是在丹書上,留下極為不堪的一筆。

    那坐在鳳椅上的陸長生,則是眼眸閃動,一直在觀察著那殿下文武百官的反應。

    這蘇鸞在帝都的布局,可都是不曾與陸長生談起過。

    甚至是剛剛所發生的一切,都已經超出了其預料。

    “有點意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