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她是學考古的
字數:4058 加入書籤
一想到王若素下午就能相見,顧子南就心裏發熱。
長途汽車上她抱著自己取暖的情形曆曆在目,她象一隻小小的羔羊將身子纏繞在他身上,隔著薄薄的涼被他能感受到她的溫熱。有那麽一刻,他的生理明顯發生了變化。人都說男人的動物屬性是相當明顯的,無論在多麽惡劣的環境下都能發生本能的反應。更何況,他在那方麵一直是處於饑渴狀態。
他必須盡快的從諸葛玉丹那兒拿到錢,好讓這件事立即結束。否則,她沒完沒了的糾纏會嚴重影響到他和王若素之間。
在感情這件事上,他從來都不拖泥帶水。要不是因為餘昕怡懷孕,他絕對會在第一時間和她去辦手續。隻是,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他對她不能太直接,得給她一個緩衝的時間。。
今天的諸葛玉丹是一副女人打扮,一襲潔白的連衣裙,將她的皮膚映襯的通透明亮。除了在機楊對她的一瞥,其餘的時候見到她都是晚上。晚上的女人和白天的女人是不一樣的。
“你咋這麽磨嘰,這會才來?你們安西的人是不是都這樣,不知道尊重女性?”
諸葛玉丹一見麵就質問道。
“你這是要去哪兒?我們的正經事是不是先辦了?我還著急著要去外地。”
諸葛玉丹伸了個懶腰,懶懶地說“急什麽,本小姐還是第一次來安西,這裏是古都,我得好好逛上幾天再說,你再著急也不在這幾天時間吧?更何況,到時候在價錢上多讓你一些不就結了,你會開車吧?走。”
諸葛玉丹說著走到一輛黑色的賓利車跟前,將鑰匙遞給他。
這車?這也太豪華了吧?
“上車啊,這車配不上你是不是?”
說著她先上了車,在副駕位置上坐下。
媽呀這到底是哪路神仙,這樣的豪車他連想不敢想。
顧子南打開車門坐上車,眼前一亮,這車?真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去哪?想必你已經把這裏的名勝古跡都了解了吧?想去哪我作陪。”
“去石鼓山公園,我要好好看一下那裏的文物。
顧子南一聽,諸葛玉丹是搞文物名畫的,去那個地方到也是實至名歸。
石鼓山公園裏建有博物館,他在上大學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曾經去過。石鼓山因曾出土春秋時期的文物石鼓而得名,石鼓文為中國現有最早的石刻文字,是漢字形體演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秦史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路程挺遠的,估計有三個小時左右。”
顧子南特別誇大旅途的時間,他擔心這一趟回來王若素他是沒法接機了。
“我知道,今天的行程隻有這一處。你放心,不會讓你白跑的。”
諸葛玉丹看出了他的不情願。
“你把我當成什麽人了?我根本沒有別的意思,我是怕累著你。”
“我有那麽嬌氣嗎?實話告訴你,我是學考古的,隻對文物感興趣。”
顧子南立即說“不光這樣吧,你肯定對人也很感興趣的。”
“呸,我不對人感興趣還對動物感興趣?”
見她羞紅了臉,顧子南了也就打住了。
“我們換一個話題,你是哪裏人?海州的?”
“是的。我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係,曾經在故宮實習了一段時間,對紫禁城的一磚一瓦都摸的很清。所以,一聽說你有有雍正時期的碗立即就趕來了。”
“這麽說我還得感謝這位清朝了勤勉皇帝才行?”
“那是你是借了他的光才能見到我,否則象你這樣的人物要想見到我可不容易。”
顧子南聽了不屑一顧地想,不過一個小女子罷了,口氣倒不小。
“你父母是做什麽的?能上北大的那是人尖子。”
“父母是名校的教授,也熱愛文物研究。在我們這些人眼中,古文物都是有生命的。能告訴我你的碗是從哪兒來嗎?”
諸葛玉丹終於把話題提到了那隻碗上麵,顧子南似乎看到了一遝遝嶄新的鈔票。
絕對不能說是在人家的茅廁裏找到的,否則她還能給高價?
“是我祖上傳下來的,一直當傳家寶,現在不行了,我哥得娶媳婦要用錢,才想著要把它變現了。”
“吹牛,你上次從我這裏得了兩個億,都花了?”
這是要翻舊賬?
“那進人家的錢,我一分也沒得著。你隻是個打工仔,再多的錢跟我都沒關係,這一次跟我有關係,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你。”
諸葛玉丹從包中拿出一包口香糖,取出一個剝去包裝,直接就塞到他嘴裏,然後拿了另外一個給自己吃了。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你的話有多少可信的且不去說它,你隻告訴我,你是做什麽的?不會是個倒爺吧?”
倒爺?這名字還挺好聽。
顧子南聽說過,那可是八十年代的專用名詞。
“我?怎麽會呢?象我這麽老實的人文弱書生一個,隻會寫寫畫畫,什麽生意經都不懂。”
“哼,我看不一定。你一會在海州,一會在安西,穿行在各大省會之間,絕對不會這麽簡單。能不能告訴我實話,你是不是和文物局文風局長有聯係?”
“文風?還會風呢?我隻知道省文物局的局長姓文,卻不知道他的名字。諸葛,你認識他?”
諸葛玉丹愣了下神,立即搖頭說“不認識,我又不是當地人,怎麽會認識他呢?”
“唉,管他是誰呢?咱隻有這一件文物,處理完了用來娶媳婦夠用就行了。你既然這麽在行,像我的這隻碗能賣多少錢?”
如果她給的價太低,就換一家。絕對不能一棵樹上吊死。
他扭頭看了看諸葛玉丹,她正在看手機,對他的話充耳不聞。
很快進了市區,顧子南提議將車停在一處停車場,然後徒步去,這一帶按規劃都是些古秦時代的民居設計,順便讓她了解一下這裏的民風。
這一次兩個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諸葛玉丹說她也是這意思,坐車太久了實在不想坐了,順便要嚐一下這裏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