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討回公道
字數:7662 加入書籤
雞已叫了四遍,&nbp;&nbp;州城衙門的門房小四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身穿好衣裳,&nbp;&nbp;燒水洗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等所有工序都做完後,&nbp;&nbp;他又變成了一個精神奕奕的小夥子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實用精神奕奕來形容他還挺牽強的,因為連續幾頓沒吃太飽,他的臉色看起來有些蒼白,&nbp;&nbp;精神也不如往常那般振奮。臨出門前,他心裏還有些埋怨,&nbp;&nbp;這幾日流言蜚語不斷,從這些流言中他也得知了商隊和糧鋪不開張的原因,&nbp;&nbp;要不是他們知州大人,滄州百姓就不會麵臨挨餓的風險。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心裏雖然這樣想著,&nbp;&nbp;可當他打開衙門大門,&nbp;&nbp;發現了門口烏壓壓站著一群過來找知州大人討個公道的百姓後,&nbp;&nbp;心底還是免不了替他們的知州大人擔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群百姓有的扛著鋤頭,&nbp;&nbp;有的架著扁擔,有的幹脆拿著一把彎彎的鐮刀在手上。各式各樣的武器,如出一轍的憤怒表情,使得這支隊伍看上去有些恐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四嚇得剛拉開大門,便又砰的一聲將門關上了。百姓暴動這件事,滄州不是沒有發生過,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填飽肚子的要求都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會做出什麽事都是情有可原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見官府開門又關上,&nbp;&nbp;原本還有些猶豫不決的百姓立刻群情激憤了,&nbp;&nbp;他們喊道“開門,&nbp;&nbp;把狗官交出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貪官汙吏,&nbp;&nbp;人人得而誅之!”這裏頭也有負責口誅筆伐的讀書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四站在門後,聽著潮水般的呼喊聲,臉騰地煞白。他艱難地咽了一口唾沫,抬了抬發軟的腿,一邊朝裏趕,一邊叫道“不好了!百姓上門鬧事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此驚慌失措的模樣,惹得一些不明事理的灑掃下人跟著喊起來。衙門裏鬧哄哄的,看這樣子,似乎百姓還沒打進來,他們自己就已經亂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呼小叫,成何體統!”負責點卯的大人起得很早,他原本坐在差房之內,聽見外頭鬧哄哄的,便板著臉出來嗬斥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四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立刻上前,道“何大人,外頭圍了一大群百姓,他們拿著鐮刀鋤頭那些東西,站在外頭喊,要我們把……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何大人焦急不已,這種關頭竟然還結巴,不由怒道“把什麽把,百姓到底要什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小四哭喪著臉“他們要我們把害他們餓肚子的狗官交出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什麽?!”何大人一驚,立刻想到昨天裴澈將他們召集到一起後,其他人說的話。此事顯得有些不尋常,百姓們來的太快了,一般來說,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與官府對著幹的,而現在的情況根本就還不到萬不得已之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真的,現在他們在外頭喊打喊殺的,要是遲遲沒人去管這件事,小的怕他們會直接打上門來!”小四剛剛說完那句話後,口齒清晰多了,一股腦的便把自己的擔憂吐露出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何大人定了定神,吩咐道“你趕緊召集人手,到後衙挨家挨戶去通知,讓大人們趕緊過來。特別是知州大人!”他強調了一下,此事皆因他而起,如果他不出麵的話,恐怕難以打消百姓的怒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小四應道,然後立刻把那些灑掃下人召集起來,讓他們趕緊去後衙通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位位大人步履匆匆地趕過來,有的官帽沒戴好,有的官服皺巴巴的沒有扯平,大家俱都是一副慌張的表情,想來是太過震驚導致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何大人看見他們之後,心下稍定,可是最應該出現的人,到現在還沒出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他大人紛紛開始打聽外頭的消息,有那膽小的,已經開始想借口待會躲在裏頭不出去,而性子急躁的,卻是迫不及待想要出門勸慰百姓了,也有那皺著眉頭站在一旁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當他們吵嚷著商議對策之時,一襲淺緋色官服出現在大家麵前,不同於其他大人著急的模樣,裴澈一臉雲淡風輕,仿佛外頭圍著的百姓根本不值一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裴大人,還請您趕緊拿一個主意吧,要是百姓的怒火真的壓抑不住引起暴動,我們一衙門的人都逃不了幹係!”周旭沒好氣地說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關我們什麽事?要不是他一意孤行……”有人小聲嘀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裴澈看了看大家,說道“此事本官會親自出麵處理,大家擔心的事不會發生的。”他的發言鏗鏘有力,不退縮不逃避的樣子,看上去很有擔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家心裏的急躁被撫平了大半,隻要有人肯站出來承擔責任,百姓大多不會動手。圍著是一回事,動手又是另一回事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裴澈說完後,轉身朝門外走去,有一些大人連忙跟上,剩下的一小部分在猶豫過後,也跟了上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吱——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沉重的大門被打開,還在叫囂著的百姓見到邁出大門的那張臉後俱都一靜。他們隻知道是知州大人貪圖錢財,不顧百姓死活,心裏早把他想象成了腦滿腸肥,體態臃腫,神情猥瑣的小人模樣。眼前這個芝蘭玉樹,麵如冠玉,看起來一身正氣之人又是誰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有人忍不住感歎果真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這般長相的人做出的事情竟會如此下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眾位父老鄉親,今日一早到訪,可是有事相商?外頭寒冷,不如你們派幾個人進官府與我詳談,其他人先家去,如何?”裴澈語氣十分溫和,好像這些百姓是上門來拜訪的,而不是手持武器來找茬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肯放下身份,溫言細語地和百姓說話,這讓大家高漲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點。但是他提出的建議卻被拒絕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我們不進去,就站在外頭說!”誰知道進去後會遇到什麽事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裴澈笑了笑“既然眾位不願進去,我也不勉強大家。隻是大家一齊開口,七嘴八舌也聽不清楚,能否請一個人來說說,為何大家要一大早這般陣勢跑到官府門口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的眼神掃下來,淡淡的帶著些許質疑,莫名讓他們覺得有壓迫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底下的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做聲。一個年輕人咬咬牙,準備開口之際,卻被旁邊花白頭發的老人扯了一把。在這種關頭,他們有要求,官府也許會同意,但站出來說話的人,勢必變成官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往後的日子,還能好過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人在阻攔了年輕人後,自己開了口“大人,您是滄州的父母官,為何卻不給滄州百姓一條活路呢?”他活了這麽久,已經夠本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丈所言,恕我承擔不起。敢問老丈,這話是何緣由。”裴澈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人道“滄州一直以來田地稀少,光靠本地產出,根本就不足以養活當地百姓。每年的吃用,都靠外麵的商人買進來,大家才能活下去。您一來,就逼得商隊和糧鋪不再開張,我們老百姓如何能吃飽?”老人眼含熱淚,滄州本就是苦窮之地,再遇到一個貪官,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裴澈沒有正麵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道“老丈可知米價多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人愣了愣,道“糙米每鬥作價二百文。精米每鬥作價三百二十五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梁朝一鬥相當於125斤,這樣算下來,一斤糙米就相當於十六,一斤精米則是二十六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丈可知滄州以外米價多少?”裴澈又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人茫然了,他道“老頭一輩子沒出過滄州,也不知道外頭米價多少,不過商隊裏的人說了,外頭地廣田多,米價比我們這裏要便宜些。”在他們心裏,便宜些的話,一斤也要十一二文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那麽,米價是否一開始就這樣高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人搖搖頭“倒也不是,我記得以前,一鬥米不過七十五文,一兩銀子不到便可買一石。如今要二兩銀子,才能買到一石糙米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正是原因所在。”裴澈問了一通,突然說道,底下的百姓十分不解,這是原因,什麽原因,他貪財的原因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還請大人明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我從梁京過來,梁京地處北方,麵食較多,米多從南方運來,價便高些,也不過才七文一斤,與精麵的價格持平。而南邊一般吃米,兼之地廣田多,畝產可達三百五十斤,米價一般隻四文一斤,商隊從南邊到這裏來,距離可比梁京更近許多,為何價錢卻如此高?”裴澈這幾日一直在調查糧價,這事他用不著問別人,他家就有個最關注糧價的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江淼之前做生意時,天天都和米麵打交道。他和王掌櫃關係好,過去拿米拿麵都是按最低賣價來的。閑暇時,王掌櫃經常也會和江淼討論討論各地的米麵價格。他經常說自己賺的就是辛苦錢,確實,和這裏的商家一比,他賺的可不就是辛苦錢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底下也有算數比較好的百姓,他們根據裴澈給出的數字掐著指頭一算,難免驚訝地叫出聲音,此地米價竟是南邊的四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實百姓們不是意識不到米價高昂,隻是糧鋪漲價循序漸進,有如溫水煮青蛙,又因為此地山貨豐富,他們平時買米時以山貨相抵,價錢便沒這麽明顯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裴澈見大家陷入了思考,又扔下一枚重磅炸彈,他道“米價倒也罷了,眾位可知,梁京的山貨,一斤作價多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家搖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上品香菇一百七十六文每斤,中品一百二十八文,下品八十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家不可置信地張大嘴巴,他們就是做夢也沒想過這個價錢。在他們這裏,山貨最不值錢,往往放爛了也賣不出去。他們不敢奢望上品的價錢,若能賣到中品或下品,也比現在仿佛白送的好一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來時,本想找知州大人討回公道,現在,他們更想去找外頭那些奸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