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吸一口涼氣

字數:3788   加入書籤

A+A-




    老許嫂子低下頭,幫許思吹了她的傷口好一會兒,然後問道:“好一些了嗎?”

    許思對著她齜牙笑:“好多了,謝謝姥。”

    這個時候,許楊已經把醫藥箱拿過來了,輕輕撩開許思的褲腿,看到上麵那一片淤青之後,她不禁皺了皺眉頭,心疼得不行。

    “思思,疼不疼?媽媽要心疼死了。”許楊看著,不由得眼眶紅了起來。

    “不疼不疼。”許思一臉堅強地看著許楊,對她說:“媽媽,你不用擔心,給我上藥吧,我不怕疼。”

    許楊點點頭:“丫頭,那你忍著點哦。”

    許思一臉無畏地說:“我不怕,媽媽你快給我上藥吧。”

    “好,那我上了。”許楊說。

    許思點點頭,同時把頭轉向一邊,就像打預防針的時候一樣,好像隻要不看就不會疼一樣似的。

    許楊盡量動作輕柔,小心翼翼地給小丫頭的傷口塗藥水。許思咬著唇還是沒忍住發出“嗞”的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

    “很疼嗎?寶貝~”

    聽到許思倒吸涼氣的聲音,許楊不自覺地蹙眉。

    許思搖搖頭:“不疼了。”

    感覺不舒服也隻是剛上藥水那一小會兒會有點辣痛的感覺,後麵就是清清涼涼的感覺了,很舒服。

    許楊舒了一口氣,對許思說:“寶貝,這幾天先不要騎自行車了,等膝蓋上的傷完全好了再騎吧。”

    許思搖頭,“過幾天就生疏了,我等會兒還要去騎。”

    “好吧,那媽媽在旁邊保護你。”許楊不想打擊小丫頭的積極性,便同意給她繼續騎車,但是她自己有義務在旁邊看著,保護女兒。

    下午,許思又騎了兩三個小時的自行車,騎到過癮了才戀戀不舍地從車上下來。

    把自行車拉回家放好之後,許楊戴了一頂太陽帽,把另一頂太陽帽戴在小丫頭頭上,牽著她的小手出門去。

    梧桐樹下很熱鬧,老人們在下圍棋,小女孩兒在跳皮筋,小男孩兒們在玩彈珠,中年男女在嘮家常。

    許楊看著談笑風生的鄰居們,微笑著跟他們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往外走著,許楊心裏想道:桂花胡同的鄰裏關係還真是和諧呐,除了周雪琴那個奇葩之外,其他的人都挺好相處,雖然也會有幾個笑麵虎,但到底不算太壞,許楊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應付得來。這裏純樸的民風,簡單的人際關係,要比後代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要好的多了。

    “小楊,上哪兒轉去呀。”張京晨剛去了菜市場,手裏提著一籃子的新鮮蔬菜,笑眯眯地跟許楊打招呼。

    “去琉璃廠那邊。”許楊說。

    “哦,不錯,那邊可以逛的地方很多。”張京晨笑得越發清朗。

    許楊也回她一個笑臉,“對啊,今天天氣不錯,所以帶思思出去逛逛。”

    “你們去吧,逛得開心。”張京晨提著一籃子菜回家去了。

    走到半路,她們碰到了宋嬸子。

    宋嬸子發問:“小楊,這是要帶思思去哪兒呀?”

    許楊說:“去琉璃廠那邊轉轉。”

    宋嬸子把許思拉過來,對許楊說:“甭轉了,生子前兩天買了幾斤豬皮,已經熬好在家裏晾著呢,現在就過去吃飯怎麽樣?肉皮凍兒下酒,不是親家公最愛的?”

    許楊也很懂得許老頭的心思,肉皮凍兒下酒,確實是父親的最愛。

    她看了看小丫頭,小丫頭也在仰著臉看她。

    “思思,咱們是要出去遛彎呢,還是去滿滿家吃豬皮?”

    許思抿著唇,一臉為難地看著許楊,吃和玩這兩件事情是衝突的嗎?她既想出去遛彎又去滿滿家吃豬皮呢。

    “媽媽,我覺得我們可以先去琉璃廠那邊逛一圈,回來就直接去滿滿家吃豬皮,你覺得怎麽樣?”

    小丫頭還挺會,讓她做選擇題,她的答案是:雙選。

    許楊笑著看向宋嬸子:“大姐,小丫頭想出去玩兒,這樣吧,我先帶她遛一圈兒,反正時間還早,晚點回來了,我跟你一起做飯。”

    宋嬸子擺擺手,笑著說道:“不用不用,你就帶思思去玩兒吧,我跟語芬在家裏做飯,等你們回來了,正好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那行。”許楊拉起許思的手正要走,忽然想起了什麽,回頭囑咐宋嬸子道:“對了,熬肉皮凍的時候,少放點黃豆,黃豆放得太多,那就成黃豆醬了!”

    “曉得了,曉得了!”宋嬸子笑著說道:“你放心,絕對的純肉皮凍。”

    “要不再包點餃子?”許楊說:“我家裏正好有幾斤標準粉,一會兒去琉璃廠那邊逛完正好帶塊豬肉回來,包點兒白菜豬肉餡餃子,大姐你覺得如何?”

    宋嬸子點點頭,“可以,那我一會兒去你家一趟,把大家都叫到我家那邊去,順便把麵粉拿過來。”

    “好,那就這麽說定了。”許楊衝宋嬸子笑笑,繼而看向許思,“走吧思思,咱們遛彎兒去!”

    “走嘍走嘍!”

    許思拉著許楊的手,一蹦三尺高,那高興的勁兒跟平常時江嚴獎勵她吃雪糕的時候一模一樣的。

    琉璃廠就是製作琉璃燈、琉璃盞、琉璃磚等各種各樣琉璃原料物品的地方。這個地方曆史悠久,是從元代就開始有記載的,很久很久以前也是燒製琉璃瓦之處。明代的時候,京城擴建,這個工場也跟著擴建,越做越大。

    後來的後來,這裏逐漸演變成書畫、古玩等藝術品的鑒賞和拍賣之地。

    很多著名畫家、作家、詩人和文學家都來這裏淘貨。

    現在大家在街道上看到的那些店鋪負責人,原本都是古玩畫作愛好者和收集者,開店純屬情懷,不為掙錢。而他們店裏的商品,也百分百是真品和精品。

    價格?價格低到讓後世之人拍斷大腿。一幅名畫隻需要一兩百,卻還是無人問津。

    當時收入水平低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收藏在九十年代還未形成浪潮。大家更多關注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不是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