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慘案二
字數:3366 加入書籤
王母看到兒子兒媳接連離去,大受打擊,差點也想隨著二人一起去了,但她最後還是咬牙堅持下來。
因為在剛剛兒子的隻言片語中,她知道了兒媳婦為什麽要上吊,所以她一定要先解決好家事,才有臉下去見他們。
王父哪知道這麽短時間內,家裏發生翻天覆地的事,因為他得了手之後,就快速溜出了家門,就是想著如果兒媳婦到時告了壯,他也能想出辦法給圓過去。
所以,王父硬是在外頭待到了傍晚才回去,隻不過一進家門,就看到許多人在自家院中,聚在他兒子的房間外頭談論著什麽?
不明所以的他想找自個婆娘問個清楚,卻猛然看到兒媳婦死不瞑目的樣子,頓時嚇得他魂飛天外,還好周圍都是人,王父才強製自己鎮定下來。
不想才緩過神沒一下子,抬眼望去又看到兒子倒在一邊,起初他還以為兒子是因為兒媳婦的事被嚇的暈了過去。
但看到自己婆娘一副垂敗的模樣,他知道事情並不是他想的那樣,因為兒子自小身子就弱,妻子哪裏舍得他一直躺在地板上?
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測,王父顫顫巍巍的上前想拉起兒子,但指尖所觸之處,盡是一片冰涼。
王母看到罪魁禍首碰了兒子,立即不管不顧的扭打起王父來,而王父因為兒子死的太突然,征愣著沒有反抗妻子。
不解的圍觀群眾立即上前拉架,因為他們以為王家是惹了惡人報複,兒子兒媳都死了,王母接受不了,又責怪丈夫不在家,才沒阻止悲劇的發生,他們哪知道王父才是始作俑者。
最後,王母在左鄰右舍的勸說下,才堪堪冷靜了一些,再後來,王母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一心一意的安排起兒子兒媳的後事。
終於,王母熬到了兩個孩子下葬,當天晚上,她拿著菜刀,來到了熟睡的王父身旁,準備親手殺了這個禽獸,兒子沒了,她活在這世上唯一的寄托也沒了,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也沒有資格再活在這個世上。
就在王母想一刀把人了結的時候,床上的王父猛然睜開眼睛,原來,在給兒子辦葬禮的時候,他就察覺了妻子的不對勁,因為關於這一場葬禮的所有事,妻子都不準他觸碰。
還用從來沒有過的怨毒眼神看著他,包括後來的樁樁件件,他猜測到自己幹的事可能被妻子知道了。
而他又了解自己的妻子,兒子是她活下去唯一的希望,如今因為自己,兒子沒了,這份苦楚,她一定不會自己扛,所以王父一直提防著妻子。
果然,在兒子入了土後,她就迫不及待的想動手了。
可惜,天不隨人願,王母的計劃沒能實施成功,自己還被王父反殺了。
即使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子,王父第二天也淡定的給人尋來了棺材,對外解釋是王母受不了這個打擊,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拿著刀了結了自己。
而這一份解釋外人看來並沒有什麽不妥之處,因為王母一直小心護著自己的孩子,那是全村皆知的,而且,又有幾個人,能受的住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
村民們沒有懷疑到自己頭上,王父的心可算是鬆了一大口氣,因為隨著妻子的離去,再也沒人知道他做的肮髒事了,等這風頭一過,他拿著錢到窮苦人家買個媳婦,自己的日子還不是照樣過的逍遙自在?
就在王父憧憬著自己後半生的美好日子時,他突然發瘋了,就在王母頭七的那天,鄰居隻知道那天晚上,不知怎麽的,突然聽到王父大驚大喊的從自己家裏跑了出來。
村民聽到動靜,連忙出門追趕上王父,哪知手剛碰到王父,就被他驚恐萬分的甩開,好似村民是什麽可怕的怪物一樣。
最最關鍵的是,王父在驚恐之中,斷斷續續的把自己做的事給抖落的一幹二淨,這下可不得了了,原本村裏人覺得王父可憐。
一聽這話,哪裏還顧得上同情?紛紛討伐起他來,就說人好端端的怎麽突然就發了瘋?想來一定是王母的冤魂來報仇,所以王父才會這般害怕。
眾人立即合力,上前綁住了王父,打算第二天就送人去見官。
後來,縣太爺聽聞發生了這種事,氣的火冒三丈,如此惡人,豈還能容他在人間?當即大手一揮,王某罪大惡極,當處以火刑。
這一下判的百姓人人叫好,本以為隨著王父的死去,王家的事情也算是落下了帷幕,隻是後來,有村民反應,一到晚上路過王家時,總會聽到裏頭有女子的哭泣聲。
有幾個膽子大的小年青不信邪,特意等到晚上,打算去王家看個究竟,哪知一靠近王家的院牆,好似真的聽到了裏頭傳來隱隱約約的哭聲。
有幾人一下子就打了退堂鼓,還剩兩個膽比較大的,想攀上院牆遠遠的瞧上一眼,卻不料被竄出來的野貓嚇了個猝不及防。
那天夜裏,村裏響起了幾個少年彼此起伏的叫喊聲,第二日一大早的,有好奇心重的村民詢問昨晚到底看到了什麽?
幾個少年臉皮薄,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被野貓嚇到了,啥也沒看到,就胡亂說是看到了一個女人。
這下村裏可炸開了鍋,紛紛覺得一定是王義媳婦死的太冤,怨氣太重留在陽間不肯離去。
後來,看著村民們整日裏人心惶惶的,一路過王家就遠遠繞開,村長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便在村裏籌眾資,請個道士來作法,好祛了王家裏頭的怨氣。
村民們聽後沒有反對,紛紛掏出錢來配合村長,後來也如願請了一位道士,而道士收了錢,看了一眼王家後也如村民的意,做了一場法事。
道士臨走前,還對村長囑咐道:自己雖然做了法事,但王家有三人接連死在家中,這怨念恐怕不會輕易去除。
若有能力,就選個風水好的地方,蓋間廟,多以王母王義和王義妻子的名義蓋,為三人積些福,久而久之,這怨念也就散了,人也會心甘情願的輪回轉世投胎的。
大師發了話,村長哪裏會不采納?當時也有許多村民在場,他們覺得破財消災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紛紛主動出了自己的那份銀錢,後來才有了這半山腰的土地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