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命中的光與血(今天的4800)

字數:8307   加入書籤

A+A-


    &ni/sol——————”
    少年少女們的嗓音猶如天籟,明亮的c大三和弦仍在教室內回蕩。
    有什麽東西從心中綻放了出來。
    越來越多的人,肩膀或手臂開始出現了微微顫抖。
    他們仍在開口吟唱,但接二連三的閉上了雙眼,並將臉龐微微揚起。
    很久沒有看向藍天了,盡管這座城市難尋藍天,這個教室頭頂也沒有天空,但他們覺得自己正在麵對陽光。
    不,自己作為發聲者,是陽光的一部分。
    “小夥子小姑娘們,你們的氣息出奇地長而穩定。”範寧朗聲開口,示意大家停下喘口氣。
    他們合上嘴,睜開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啊...
    這,就是合唱嗎?...
    懷揣著一包行李,來到這個陌生而高貴的場所,麵對未知的生活,未知的命運,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生命隻剩下幾年。
    而且這裏周圍全是不認識的人,他們忐忑、自卑、彼此間疏離而戒備。
    可現在,他們很多人互相之間,笑了。
    坦誠、放鬆、友好而溫暖的微笑。
    因為一個合作的c大三和弦。
    他們正在回味著剛剛的感覺,每個人都意猶未盡。
    “遊戲繼續。”範寧笑道,“介不介意加一點難度?很小很小的一點點。”
    孩子們露出渴望的表情,下意識地點頭,但聽到範寧說要增加難度,又暗自將拳頭握緊。
    “聽我唱。”範寧再次指示左側區域,“do,do,xi,do。”
    好吧,變化也太簡單了,僅僅新增一個音,僅僅低了半度。
    他們鬆了口氣,跟著重複。
    “還是拖長,但別拖那麽長,看我的示意——”範寧重新示範並揮手,每一個音拖了四拍,“do、二、三、四;do、二、三、四;xi、二、三、四;do、二、三、四。”
    孩子們再度開口:“do——do——xi——do——”
    輕而易舉的模彷,就是略微有點單調。
    “嘿,你們。”範寧朝中間區域招了招手,“mi,mi,re,mi。”
    &ni——mi——re——mi——”
    “歸你們了。”範寧看向右邊,“sol,la,sol,sol,記住了,你們的變化在第二個。”
    “sol——la——sol——sol——”
    “棒極。”範寧愉快地笑出聲,“現在,老規矩,給你們一點強化記憶和防他人幹擾的時間,如此少的變化,我想不用加時吧?還是十秒。”
    孩子們帶著期待感點頭,剛剛的感覺已是那麽美妙,這次又會出來怎樣的聲音呢?
    “三、二、一、零!”
    &ni/sol——”“do/mi/la——”“xi/re/sol——”“do/mi/sol——”
    一個簡單的1451(主下屬屬主)進行框架。當然範寧略微作了修改,用同為下屬功能的6級替換4級,變成了更柔和的1651,然後中間兩個和弦又用上了第一轉位,這讓孩子們的旋律線平滑易記,隻用改變一個音符。
    在範寧靈感絲線的牽引下,明朗的色彩開始流淌,光影緩緩旋轉,在短暫而簡單的錯位後回歸原點。
    孩子們情緒體和星靈體的波動,在範寧的靈覺感知之下一覽無餘。
    總體而言是溫暖而久違的感動,但每個層次又略有區別:唱低音do和xi的人感受到了自己的深沉與康慨,因為他們貢獻著色彩的根基;中間mi和re音的發聲者體會的是慰藉與安寧,就像一個剛出世的孩子那般躺在母親溫暖的臂彎;而歌唱上方sol和la旋律音的少年少女們,則在一片被托舉的高空親手打開窗靈,為大家帶去陽光和微風。
    4個和弦,4小節16拍,旁聽的合唱指揮克拉克和鋼琴伴奏尹麗莎白,不由得在這種舒適的音場中眯起了眼睛。
    合唱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啊,當這些聲音響起時,就連教室內冷冰冰的桌子板凳都變得美妙了。
    當他們結束這一輪合唱後,感覺心髒正在深沉而有力地搏動,眼裏的彷徨和悲愁消失了,他們更加真誠而愉快地微笑,對著範寧微笑,對著身邊人微笑。
    “遊戲的最後一輪。”範寧故意皺起眉頭,“嗯,接下來可能得稍微花點時間,主要看你們的配合默不默契了。”
    ...默不默契?少年少女們互相看了看。
    我們當然很棒了,剛剛那些美妙的聲音,不就是我們配合出來的嗎?
    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加油”的鼓勵意味。
    &nmhmm...”範寧哼出一支常見的旋律,“至少會哼一段的同學請舉手。”
    這是一支舒緩、輕柔,在提歐來恩北方傳唱甚廣的民歌。
    起初隻有一兩個人舉手,其餘人帶著習慣性的唯唯諾諾與猶豫自卑,但他們想到剛才的美妙感覺與互相認可的眼神,終於也接二連三地跟著舉手。
    “那就前十位舉手的人。”範寧說道,“請大家和他們換個位置,讓他們暫時坐到中間前幾排來。”
    他們在範寧的示意下,用元音a齊齊哼唱了一遍,音準和節奏總體令人滿意,男女相差一個八度。
    “現在,大家先集體跟著我唱音階,但多一個要求:請看我的手勢,並跟著我學。”
    “do。”範寧開口,同時伸出右手,做出一個握拳的手勢。
    “do——”孩子們跟著模彷。
    “re。”範寧右拳打開,五指並攏,指尖朝著斜上方。
    “re——”
    &ni——”五指並攏,掌心朝下。“fa——”四指握拳,大拇指朝下。“sol——”五指並攏,掌心左側。“la——”五指虛握。“xi——”食指斜向上伸出。“do——”回歸握拳。
    範寧帶著大家將音階上下走了四五遍,直到這套音名手勢被完全記熟。
    學生合唱指揮克拉克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鋼琴前的綠裙少女尹麗莎白卻是疑惑歪頭思考。
    範寧教授為什麽不用鋼琴上課,也不教他們學習五線譜呢?
    “很好。”範寧讚許點頭,“那麽,前排哼唱民歌的同學們,請你們先試試能不能跟著自己的手勢去唱...”
    “至於在左中右區域的大家,還是各自跟著我記一組音,但這次有8個,請大家以手勢配合...”
    在範寧的靈感傳輸下,三個五分鍾後,隨著範寧手中預備拍下落,一支長度僅有8小節、節奏舒緩方正的四聲部合唱片段在教室內響起。
    &ni/sol——”“xi/re/sol——”“la/do/mi——”“sol/xi/mi——”“fa/la/do——”“mi/sol/do——”“re/sol/xi——”“do/mi/do——”
    一列在前世被稱作“卡農進行”的實用和聲列(15634145),在人聲吟唱中卻帶上了幾分神聖的莊嚴行進感。範寧依舊作了轉位處理,讓各聲部線條得以級進得更加平滑易記,在這樣三個聲部構成的柱式和弦之上,是一支搖曳著溫情和暖風的懷舊歌謠。
    兩名優秀的專業生則看到了更多的東西,當每個聲部群體有人快不記得下一個音符是什麽時,身旁人的手勢讓他得以記起並跟上,而自己清晰記得的片段,又用手勢提示了他人...也有更危險的意外,但是,台上的範寧還有兩隻手。
    “從最初算起也就半小時的時間,沒有任何理論基礎,僅僅唱歌有點天賦的50多人,四聲部的配合演繹,第一遍合唱,直接順了下來?”克拉克驚呆了。
    要知道合唱和獨唱並不是一回事,有很多嗓音條件和音感不錯,平常唱歌唱得天花亂墜的人士,一和別人同時演唱不同的音高或節奏,就被帶偏了。
    合唱也和齊唱不一樣,齊唱的意思是所有人唱同一條旋律,有時男女相差一個八度,本質上和獨唱的音樂素材是一樣的。
    而這裏是四個聲部。
    克拉克自然聽出了很多瑕疵,還有很多切換和弦時後知後覺進入的聲音,但偏偏就沒有亂套,沒有中斷,就這麽有驚無險地順下來了。
    “你們真的太可愛了。”8小節結束,範寧由衷地讚許道。
    可愛?好幾位少年少女聽聞這句鼓勵表揚後怔怔出神。
    從稍大一點的記事時光開始,他們的生活中就充斥著千篇一律的勞動、疲乏、困倦,充斥工廠主與領班的嗬斥與威脅、生活則是遍布繁重的家務農忙、債務疾病、衣食算計、兄弟姐妹的夭折以及父母的眼淚、抱怨和責罵。
    活在這個世上,還能被說可愛的嗎?
    人,不就是機器的燃料或土壤的養料嗎?
    腦海中回響的音樂浸潤著枯萎的精神園地,委屈似有了傾訴的地方,眼角濕潤,鼻尖發酸。光線浸潤著空氣,滴落在臉龐,流淌於皮膚,灰白世界濾鏡被移走,一切恢複了其該有的斑斕色彩。
    “我剛剛開了個頭,從現在開始,你們按照這個上麵的內容,對他們進行教學,陸續還會有兩三個音院同學來幫助你們...上麵的八個單元,約一周一個,直至新年前夕,每完整一個單元我會來驗收一次成果,平時我也會經常過來。”
    範寧給克拉克和尹麗莎白兩人遞過去兩本教材。
    是印刷物,但來源於範寧親自手寫,比之前的《和聲學導論》講義要厚。
    這本傾注了範寧大量精力的教材,來自於前世的“柯達尹教學法”體係。
    克拉克和尹麗莎白湊著翻閱交談,越看越覺得驚奇。
    範寧教授編的這本合唱教材,前麵竟然一大半都沒有五線譜,也沒有鋼琴伴奏!
    這完全顛覆了學院派的教育常識!
    五線譜直到第六單元才出現,鋼琴伴奏直到第七單元才出現,而第八單元,直接就是一首作品,似乎是他們沒見過的新作,不清楚是純合唱作品,還是什麽片段,它需要用到男聲三重唱、女聲三重唱和一個大型合唱團。
    難道是為新年音樂會準備的作品?
    “範寧教授,為什麽不讓他們從五線譜開始學起呀?”尹麗莎白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範寧看了一眼懷表,然後澹笑著問她:“從我進門到現在共過去了33分鍾,如果是去學五線譜,你想想...”
    “他們肯定達不成剛剛的合唱效果。”尹麗莎白恍然大悟。
    “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範寧搖頭,壓低聲音,“結果是,他們會步履維艱,會望而卻步,會感受不到快樂,會讓原本就自卑的心更加冰封。”
    “孩子們最容易受感動,他們比我們更能夠去理解每一位偉大藝術家,哪怕是由於惡劣的生活或家庭環境的影響,已走向了叛逆階段的孩子們,藝術也是指引他們擺脫困境的,最有希望的救助手段...”
    “但尹麗莎白,他們和你不一樣。他們自幼就生長在一片枯萎的精神園地,那裏終日幹旱,不見陽光,隻有靈性中一絲殘存的火花在苟延殘喘...”
    “他們沒有循循善誘的老師,隻有粗暴的家長與虎視眈眈的生產線監工,他們不曾學習藝術、邏輯與神學,不曾暢遊帝國的每一寸領土,在曆史與人文的熏陶中成長...”
    “在我與他們的接觸中,發現很多人思維和語言都成問題,稍稍複雜的感受就無法表達,也不知道該怎麽發表長篇幅的觀點,甚至很多女孩子隻會日常的聽說讀寫和簡單的四則運算...若按不幸的說法,他們太晚了,他們早應該接觸到這些美好的東西。”
    尹麗莎白乖巧點頭:“所以您編製了這套與眾不同的教學法,先讓他們補習聽感,拾起自信,收獲樸素的快樂,將五線譜放到之後學習是為了降低難度。”
    有良好修養和道德教育的她能聽明白這些道理。
    但她低估了“柯達尹教育法”的強大之處。
    也不明白這種教學方式背後的真正原理。
    作為匈牙利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他創立的這套方法,雖然在範寧國家的普及程度有限,但在歐洲很多國家音樂教育體係的地位極為重要。
    在前期,它通過科學的符合人性的手法,激起所有人都具備的愛樂和歌唱本能,在快樂的體驗中,建立起紮實的聽記唱實踐基本功...
    是的,它利用的是人的本能,不管受教育程度有多麽低下都潛藏著的音樂本能。
    一旦時機成熟,再倒推回五線譜和其他樂理知識,這時學習者的音樂水平,會突然呈現井噴式的爆發增長!
    甚至學有餘力或有條件的人,再去進修一門樂器,同樣是效果一日千裏!
    與之對應的,是它需要精心的投入,也對老師的水平提出了較高較特殊的要求,但它前期不需要借助鋼琴,也不需要借助五線譜,隻需要一把音叉,就可以從學齡前兒童開始,一直教到走上專業道路。
    唯一的“缺點”或許是對考級沒什麽用。
    當然,更多的受“柯達尹教學法”影響的人並未走上專業道路,但這些孩子們在聽與唱中慢慢成長,小學低年級已能一對一地表演無伴奏輪唱,高年級則可開始簡單的二、三部無伴奏合唱,到了中學階段,拿起樂譜就能開始四聲部合唱,音樂成為了伴隨他們一生的修養和財富。
    “你們要知道——”範寧眼神飄遠,語速變得緩慢而有力。
    “音樂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不是某些音樂天才或上流社會的特權,這裏既包括‘學習音樂’的權利,也包括從‘真正的音樂’中感受快樂的權利...”
    “但這個世界階層有別,有些人究其一生,注定無法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鋼琴,也無法體會被音樂家們言傳身教是什麽感覺,這麽簡單的一個c大三和弦合唱,明明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的洗禮,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體驗過一次,根本不知道它有多麽美妙...”
    他的目光從兩位音院學生臉上移開,看向台下一片殷切渴盼的少年少女:“很遺憾,樂器是一種商品,樂器有價,但幸運的是,最好的樂器永遠都是你們的嗓子,它自由自在、天生易近、直抵心靈...它能讓你們從日複一日的泥濘勞作或機械轟鳴聲中抽身,將自己置於音符的共鳴和運動中尋得片刻慰藉,還能讓更刻苦努力的你們,走入那些曾被認為是‘高貴’或‘無法配得上’的金色廳堂...”
    “你們在這裏所聽的音樂,所學的知識,所合唱的每一支歌,所收獲的每一種感動,將會永遠銘記於心,無論你們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們餘生漫長,還是已經時日無多...”
    “它們將成為你們生命中的光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