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頂嘴

字數:3891   加入書籤

A+A-


    陶蓮兒的父親是兵部郎中,雖是五品官可部門好,說起來也算是個肥差,若不是陶郎中野心勃勃,想複製獨孤城的路子,陶蓮兒也不會嫁給獨孤城做貴妾。

    貴妾隻是給臉的說法,說到底還是妾室。

    郭老夫人額頭青筋跳動,咒罵道:“一個伺候人的丫頭也敢頂嘴,你若真有本事讓老大恢複原職,就敢在我麵前蹦躂,呸。”

    郭老夫人年輕的時候是十裏八村的潑婦,結婚嫁人後,有所收斂,自從陸博年當官後,骨子裏的潑辣勁兒更勝從前。

    如今陸家幾房長輩死的死老的老,她一枝獨大更是肆無忌憚。

    陶蓮兒雖是妾氏確實陶家的嫡女,哪裏受過這般羞辱,她紅著眼眶看向陸博年:“老爺,事情如何您最清楚,您倒是說句話啊。”

    陸博年麵色難看,欲言又止。

    他心裏是認同母親的說法。

    當年陶家與陸家結親,本著互利互贏的目的。這些年陸家沒少幫陶家,如今陸家有難,陶家卻不聞不問,陸博年自然不悅。

    郭老夫人見狀,越發得意,撇著嘴輕哼道:“以你的身份若不是生養景庭,哪能坐在這。陸家待你不薄,你就該全心全意替老大謀劃,老大好,日後景庭才能好。”

    現在還不能和陶家鬧翻,陸博年沉聲道:“母親,蓮兒已經盡力,是兒子無能。”

    “到現在你還護著她,可她呢?郭老夫人恨鐵不成鋼地指著兒子數落。

    陸博年沒想到母親不依不饒,當著兩位妾室的麵下不來台,臉色不悅道:“母親,還是商量一下,明日去南陽侯府的事吧。五丫頭遇刺,陸家不能不登門。”

    陶蓮兒氣得臉色通紅,坐在她身邊的溫氏低頭不語。

    “有什麽好商量的,金氏不適合出門,就讓陶氏去,明日務必讓五丫頭答應。”郭老夫人霸道的開口:“若是連這點事都辦不好,直接休了。陸家不養沒用的東西。”

    陶蓮兒還算有理智,沒有當眾讓陸博年難看,她委屈地看向對方:“老爺,五小姐的性子您最了解,姐姐都勸不動,妾身哪有那本事。”

    讓陸柒柒替老爺恢複原職?簡直強人所難。

    不是陶氏小看陸柒柒,衝喜的媳婦,有哪個地相公的喜歡。

    “沒用的東西。”郭老夫人冷冷的白了陶氏一眼。

    “這事怪我,以往對五丫頭疏忽,當務之急是彌補我們父女的關係,女兒遇刺,父親探望合情合理,明日我陪你去。”

    陶氏捏著帕子點頭。

    待出了老夫人的院子,陶氏頓足,望向落後兩步的溫氏:“今日妹妹倒是穩重。”

    溫氏淺笑:“人微言輕,管好自己不給老爺添亂就好。”

    陶氏氣的磨牙甩帕子離開,待走遠後身邊的元嬤嬤低聲道:“老夫人回來,日後陸府恐怕不得安寧。”

    本以為金氏禁足,小姐總算熬出頭,沒想到郭老夫人居然回來主持府中庶務。

    陶氏不屑:“不過是沒腦子的老東西,還想跟我鬥。”

    她堂堂世家嫡女,居然被一個瘋婆子辱罵?真當她好欺負。

    好容易將金氏拉下馬,又怎麽允許別人上位。

    屋內隻剩母子兩人,郭老夫人開始訓斥起兒子來:“剛剛你就該讓陶氏回府,陶家吃了多少紅利,我這都記著呢,想甩開陸家自己獨大,做夢。你要是抹不開麵子,我去。”

    “陶家子弟在兵部都不是高位,可人多勢眾,在兵部有一定的地位,真惹惱陶氏她回家抱怨,吃虧的還是兒子。日後您少訓斥她幾句。”陸博年塌肩低聲下氣,如今的他在氣勢如虹的母親麵前,隻是個沒出息的老兒子。

    郭老夫人伸手點著陸博年的額頭:“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子,陶家不敢得罪,五丫頭呢?他可是你的女子,讓她求世子給你動動官位,都是輕而易舉的事,你怕什麽。”

    “什麽對不起她?陸家缺她吃還是缺她穿,人好好的長大就該感恩,再說趙氏還在陸家,那可是看著她長大的人,她能不顧及?”

    陸博年眉頭微皺,眼裏閃過思量。

    “兒女孝順父母天經地義,她若不依就去鬧,大不了誰都別好過。”郭老夫人說得理直氣壯。

    陸博年死了的心又活絡起來:“兒子想想。”——

    獨孤正抓回來的人,送入大理寺後,便安心在家照顧陸柒柒。

    他是沒事啦,大理寺卻炸開了鍋,對方可是太子的謀士,這不擺明拿太子說事嘛。

    大理寺卿不敢獨斷專行當晚就進宮麵聖,請來聖上的龍衛一起審訊。

    龍衛當晚就拿到證詞,西邊的軍需和世子妃遇刺都是太子指使。

    大理寺卿暗暗替自己把汗,還好請示過聖上。

    龍衛根據那人的證詞,派人搜查他的住處,居然搜到太子平日下令的紙條。

    龍衛將證詞和紙條呈給楚帝。

    楚帝看到證據,龍顏大怒,手邊的硯台非出禦書房:“把那個孽畜關押起來。”

    這下整個京城都動起來。

    身為主角的太子正窩在溫柔鄉裏,不明所以。

    晚膳與同僚吃酒,他喝了不少,禁軍帶著人去的時候,太子正睡得香,聽管家說禁軍來了,好一通脾氣,直到禁軍拿出聖旨,並告知刺殺世子妃的人已經抓到,說是他府上的謀士所為,太子整個人懵了,片刻後大喊冤枉,嚷著要見楚帝。

    禁軍不敢太子如何掙紮,直接將人關入大理寺。

    翌日太陽還未升起來,京城三處城門都關閉,禁軍沿街抓人,弄得人心惶惶。

    聽說刺殺南陽候世子妃的那些人還有餘孽,禁軍將京城所有的客棧酒館翻遍,還真讓他們找到兩個人。

    隻是兩人找招供沒多久,就在牢中自盡。

    她們的證詞都指向太子身邊的謀士。

    楚帝看到證詞後,臉色鐵青,吩咐寧安任何人不見。

    寧安站在殿門口將趕過來梅妃攔下。

    南陽候府內,登門探望的人絡繹不絕。

    陸博年帶著陶氏不早不晚的過來,那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看著都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