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多國聯軍
字數:4345 加入書籤
丁瑤懷孕這事來的很突然,就如同各國使臣前來一般。
來得極其的突兀,李風雲這邊正準備給丁瑤辦一場慶功宴呢!
李世民身邊的近侍就心急火燎地跑來了,二話不說拉著李風雲就朝著皇宮而去。
也沒有說是什麽事情,知道李風雲在皇宮門口見到了李靖,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武將。
隨即也見到了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還有長孫無忌。
李風雲不由得心裏咯噔了一下,這是發生了什麽事情?竟然把朝堂之中的重臣都叫來了。
李風雲趕緊湊上去詢問:“我說哥幾位,這是出什麽事情了,竟然連你們都驚動了!”
“臭小子,說什麽渾話呢?老夫等人天天上朝,又不是什麽閑雲野鶴,用的著驚動這個詞麽?”
“倒是你,不在家裏好好地待著,出來幹什麽?”
魏征很不滿意李風雲,甚至對李風雲又來搞事情很不滿,隻要有他在,事情總是會變,而且變得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難道你們整天上朝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風雲直接忽略了魏噴子的話,開口詢問。
“自然是知道的,隻不過是南昭十國與薛延陀,與吐蕃等十幾個小國聯合起來,準備一起進攻我大唐罷了!”
李靖很不屑,自從上一次滅了突厥以後,他就已經知道了現代化武器的強大之處了。
自然不會被那些小國聯合起來而感到緊張,更不會害怕。
現在化武器基本上一碰上去,誰都得死,更別說是和一群隻會拿著刀劍喊打喊殺的土著了。
李風雲卻並不是那麽樂觀,武器厲害並沒有什麽用,當他們決定以十個人換一條槍的姿態。
那麽他們可就要麻煩了!
再者,戰場上瞬息萬變,總是會出現很多意外的!
更何況之前火器監裏可是出現過圖紙丟失的情況,鬼知道那圖紙究竟到了誰手中。
更何況,大殺器一旦發威,真會死很多人的,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造太多殺孽可是會折壽的。
李世民很快就召見了他們,臉上倒是沒有絲毫的憤怒與不安。
似乎他也明白了,這戰就算是打,大唐也不會輸!
眾人剛行完禮,李世民便命人賜座,然後毫不遲疑地拋出了問題。
“諸位愛卿,現多國聯合起來,準備和我大唐來個魚死網破,不知諸位有何想法?”
李世民的聲音很輕,聽不出他的心情如何。
“唉,這有什麽好想的,當然是幹他們了!俺可是很羨慕李老哥的戰績。”
“陛下,給俺三萬,外加那些武器,俺一定會把那些狗屁聯軍全給作了的!”
程咬金立刻站出來請命,他早就想要試一試那些高級武器了,隻可惜,按照資曆還有排位,還真輪不到他。
尉遲敬德也毫不客氣地站出來請命,老是在家裏待著也不是個事兒。
上一次李靖出征,他就得留下來護衛皇宮,結果就沒有去成。
“陛下,臣也覺得應該戰,現如今不僅是我大唐出現幹旱,就連草原上也都出現了旱情。”
長孫無忌站了出來,他也想打戰,這樣子他們長孫家的鋼鐵才能賣的更好。
“是啊!據探子來報,草原諸多部落都很缺糧,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想通過戰爭的方式來獲得糧食!”
其他人也紛紛支持戰,畢竟有了前車之鑒,他們自然是不會擔心會戰敗的問題了!
李世民撫摸了一下已經蓄了大半年的胡子,一副很心動的模樣,隻是這麽久了李風雲都沒有開口。
他不由得有些好奇了,難道有這樣的武器大唐還有可能會輸?
“不知老師有何見教?”
誰的看法都可以忽略,唯有李風雲的看法李世民不得不看重。
“見教不敢,隻是覺得本可以不用戰的事情,為什麽要戰?”
李風雲微微一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僅是李世民,就算是其他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在他們看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唯有用殺戮才能夠讓他們畏懼!
別看朝堂之上有很多人都覺得對外要用仁政,要去感化納西外國異邦。
但在這裏的這些人之中,沒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他們這些人都是經曆過戰爭的,對於以殺止殺這一套很在行!
“老師為何要如此一說?我大唐現在兵強馬壯,武器又好,糧食充足,國庫還很充盈。”
“為何不能打?這是何理?”
李世民覺得這件事情李風雲一定是欠考慮,否則不會說出這種言論來。
“陛下,我隻想問諸位一句,打完以後呢?能獲得什麽?能否把他們的地盤全收為我大唐所有?”
“我大唐又能否守住那些疆域?”
“又該如何守?用什麽守?”
李風雲的觀點很實在,草原和雪山根本就無法成為大唐的領土,就算是收服了。
又能怎麽樣?到最後還是不是要被收回去!
“是啊!臣等倒是沒有想過這些事情!”
“我們可以建立都護府啊!”
魏征他們都七嘴八舌的吵了起來,都想出來一些對策。
“你們所說的隻能夠守得住一時,卻不能夠守千秋萬代。”
李風雲很不客氣,他心中的計劃早就已經形成了。
“哦!那麽老師有何良策啊?”
李世民也來了興致,他很想聽聽李風雲究竟能說出什麽計策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兮,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想這一幾點就算是那些一小國也是一樣的。”
“那麽我們為什麽就不能夠用利益,把他們牢牢綁在我們的戰船上呢?”
李風雲沒有賣關子,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
誘之以利!確實是一個好方法,可問題在於有什樣的利益是可以讓他們為之不斷追逐的。
草原上的資源和匱乏,若是真的要誘之以利,那麽就必須把大唐的一些資源發出去。
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大唐,而那些小國小家卻卻得到了資助,這樣此消彼長,於過不利啊!
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都搖頭苦笑,他們都覺得李風雲提出來的建議很不合適。(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