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新老官員的交替

字數:3536   加入書籤

A+A-


    “派人來幹什麽?我們這不是有人麽?難道這整整十多船的人都不夠用麽?”

    程咬金很是奇怪,難道海軍不好用麽?還是李風雲覺得他們不能用?

    “當然不是,我們是什麽?是海軍,是軍隊,隻能管邊境的安全,還有海域的安全,但是管理一方領土就不是我們能夠做的了,自然是要跟陛下要人。”

    “在者,這屬於是領土擴張,也是需要很多人手的,別的不說,就單單是開荒種植就需要很多人力,這麽好的一個島,不好好地利用豈不是浪費了?”

    李風雲並沒有掩飾自己的想法,王德祖依舊在邊上,可他已經不想和李風雲爭論,剛剛那一炮可是把他嚇傻了,現在去和李風雲爭論隻是在縮短自己的壽命罷了。

    這一點他還是拎得清的,隻是多少有些後悔,沒事幹嘛招惹這一群人?

    程咬金也覺得李風雲的話很對,很有見識,於是便開始努力地寫奏折,盡管字體不是很好看,書寫的方式也很直白,甚至還有很多的髒話,罵老天爺的有,罵李德不知死活的也有。

    甚至有他的委屈的,而對於琉球他隻是一筆帶過,因為他也隻是聽了一個人的言語而已,但要人的關鍵他還是寫出來了。

    他隻寫一封奏折,李風雲卻寫了很多的信,都是給自己的老婆還有孩子的,每個老婆,每個孩子都有,全然不顧一旁催促的程咬金。

    這一寫就寫到大晚上,之後便將這些信和奏折讓劉仁軌帶著幾百人開著幾艘還算完好戰船回航,除了送信,就是搖人。

    現在的大唐海軍可是裝備齊全,人員暴漲,隻是李風雲帶出來的人隻是一個小隊而已,加上幾百號的搖漿奴隸也隻是兩千來號人。

    憑著這些想要征服整整有三萬民夫的海島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都是大唐的百姓,都是漢人,李風雲也不想把屠刀放在他們的身上。

    劉仁軌走後,李風雲和程咬金就帶著人下船,就連突厥人奴隸也都被帶上島,開始進行第一步的探索。

    而就在李風雲他們出海,遇上風暴的時候,國師府炸鍋了。

    所有的女人都很慌亂,即便是第一次在海邊城市遭遇暴風雨,但她們也就能夠想象得到大海之上的航行,究竟有多麽的艱難。

    也能夠想想到李風雲他們現在所遭遇的危險究竟有多大。

    她們甚至不敢想象李風雲在風雨之中搖擺的模樣,所有人都提心吊膽的,沒有人幹輕易入睡,也沒有人獨處,所有人都聚在一起祈禱。

    為李風雲順利度過危機而祈禱著。

    “銀環姐,你說,相公他現在怎麽樣了?”

    剛剛當上母親的程蓮兒很是擔憂,不僅擔心自己的丈夫,還擔心自己的爹爹,臉上滿是憔悴。

    “放心吧!以夫君的聰明才智,一定會避過危險的,等風雨過後,我們就一起去海邊等著,等他們回來。”

    “好!”

    所有的女人都齊聲應答,李風雲就是她們的全部,一天不見到他,她們的心中就很難受。

    約定好以後,所有的女人也沒有散去,而是坐在一起聊天。

    房間之中是一張巨大的床,這些天她們讓人做的。

    以前有李風雲陪著的時候,她們都覺得害羞,即便是大被同眠,也都很拘謹。

    可是現在李風雲不在家,她們也隻能在姐妹身上找到彼此的慰藉。

    暴風雲的來臨,不僅僅是海邊城市,就連關中也遭遇了多年未見的大暴雨,此時的大渠正好開鑿完畢,李世民筆墨一揮,興奮地賜名:貞觀渠。

    所有人再一次見識到李風雲的先見之明,當初在開鑿運河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甚至對李風雲語言大旱三年的言論很是不滿,但沒想到他的話,還真的是一語成截。

    今年的雨可以說是他們早就已經期盼依舊的了,隻是這雨實在是有些大了,大到讓人心驚,若是沒有貞觀渠,估計整個關中都要鬧水災了。

    “哼,這些人,就是一群牆頭草,前幾日還在彈劾流蘇,現在又來拍他的馬屁,一個個的都不知道禮義廉恥幾個字怎麽寫。”

    李世民心中有氣,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已經出來,被他大批地重用,但卻總是受到排擠,無論是說話辦事還是寫奏折,都成了朝中大臣的攻擊對象。

    就連李風雲這個在千裏之外的人也受到非議,大把的彈劾跟不要錢似的。

    “二哥,您就不要生氣了,妾身見過那些學生,他們說話辦事的口氣,本來就和別人不一樣,朝堂之中的官員不滿也是正常的。”

    觀音婢自然是站在李風雲這一邊的,但她也知道,那些學生的做事風格,確實是讓人頭疼,別的不說,就單單是些奏折這一途上,就跟他們的導師李風雲很相似。

    通篇都是白話文,沒有一絲一毫的文澡修飾,甚至隻要是上司做錯了,他們就直接開口懟人,已經有很多老官員被罵了。

    “朕自然是知道,但這樣的奏折朕看著心理卻很舒服,批閱奏折的時候都不知道要簡單多少倍,以前的奏折,通篇都是屁話,沒有一句講到重點的。”

    李世民很生氣,氣的不是學生,不是李風雲,也不是大臣,這氣有些沒有由頭,但他就是氣。

    他很清楚,再這樣繼續下去,新老官員就真的要成為彼此的對立麵了,這對於現如今的大唐並不是很好。

    “二哥,奏折該怎麽寫,還不是您說了算?文章寫得好,就讓他們自己去報社發表去,現在皇家書局不是已經開到大唐的每一個州了麽?”

    “他們想要表現自己的才氣,就去書局,至於奏折,還是簡單一些比較好,至少看上去舒服,二哥也不用那麽勞累。”

    李世民也覺得很有道理,他真的生氣的地方,其實就是在這裏,奏折的書寫方式還是得改改的好。

    最重要的是,學院的學生辦事很讓他放心,但老官員的麵子他還是要照顧,所以他想到了一個折中的法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