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做獨輪車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顧山和顧拾月商量了一下,決定把阿牛的事報告給裏正知道,畢竟走的時候家裏多了個人,還是要報備一下的。
顧裏正跟著顧山來家裏看了看,見人昏迷不醒,瞧著挺好一後生,也是止不住地搖頭歎息。
“顧山!人你想帶著就帶著,對外就說是你家的親戚,但有一點你可得想好了,這一路上可不容易,能不能把人照顧好都是你自己的事,別指望村裏人幫忙。”
顧拾月點頭:“那肯定的,村裏人自己都自顧不暇,我們家帶著他,就是我們家的事,不會給村裏人添麻煩。”
“那行,你們就帶著他吧!到底是一條人命。既然救了就多費點神,走哪兒算哪兒吧!”
顧裏正也不是個心狠的,怎麽說都是個小年輕,要真能跟著一起平安到達嶺南,也算是顧山家功德一件。
要沒那個福氣,在半道上沒了,也隻能說是天意,一切要看這後生的造化。
裏正一走,顧山就問女兒:“拾月!咱們家逃荒是跟你爺爺奶奶合在一起吃飯,還是咱們自己吃。”
“當然是合在一起了。”顧拾月疑惑地看著她爸,“你還想自己一家人呀,糧食都給爺爺奶奶了,咱們手裏沒糧吃什麽?”
看了看四周,顧拾月壓低聲音:“那卡車上的東西能不動就盡量不要動,誰知道咱們這一路上會遇見什麽。
嶺南的範圍很廣,誰也不能保證咱們就回了家鄉,萬一回不去呢?爸!咱還是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吧!
對了,嶺南那地方山高林密,得準備些砍柴刀,最好準備一根粗鐵棍,萬一遇上什麽野獸,咱手裏也得有家夥。”
顧山點頭:“行,我知道了,你好好在家看著這人,看著點你媽,我去找你爺爺奶奶,大伯二伯他們。”
去了老屋,顧水和顧木已經出門去了,就老兩口坐在堂屋唉聲歎氣。顧山一看堆的到處都是的東西,好家夥,這是打算把家都搬走呀。
顧老爺子正在抽旱煙,抬眼打量了一下顧山,沒吭聲,對於這個三兒子他很失望。就算他今天給家裏買了一車糧食,辦了件人事,依然失望。
賣糧食的錢肯定都是以前他給出去的,等於這車糧食是他自掏腰包買的,不是老三孝敬他的。
“爹!娘!”顧山摸了摸鼻子,瞅了眼父母,硬著頭皮開口,“咱們這是去逃荒,不是搬家。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東西帶上就可以了,其他的等到了地方再置辦。
要是把家裏所有的物件都拿上,會把大哥二哥,侄子們累垮的。我聽鎮上人說,嶺南那地方山高林密,猛獸不少。
砍柴刀要帶上,我家拾月說要準備一根粗鐵棍,要真遇上了猛獸,得靠它驅趕。我想問問,這次我們家是跟大家一起開火,還是我們家單獨開火。”
顧老爺子敲了敲煙鍋子,渾濁的老眼瞅了瞅顧山,半晌才回話:“合到一起吧!”
“誒!”顧山點頭,望著老太太,“娘!您年紀大了,還是去弄輛車推著您走吧!”
老太太歎了口氣:“臨時臨刻的,上哪兒弄車去?家裏的銀子還得留著點在路上花銷呢。算了,我老婆子走哪兒算哪兒,實在走不動就不走了。”
顧山的心裏悶悶的有點疼,老太太這是在說泄氣話,老了,長途遷徙的確不容易。
“娘!這事我來想辦法,您別管了。”
話說完,顧山轉身要走,被老爺子叫住:“拾月要的鐵棍後院有,你去挑一根給她。孩子提醒的沒錯,鐵棍是個好東西,得帶上。”
“好!我去拿。”
顧山去了後院,挑了跟趁手的,拿著回了家,跟拾月商量做推車的事。
小推車卡車上有,可都是鐵的,木頭的沒有。顧拾月弄了輛出來,父女兩個研究著要怎麽把車改造的別人看不出來的樣子。
花清蕊帶著五郎去菜地收菜了,顧拾月讓她把人領走的,免得見到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孩子心裏存不住事,往外嚷嚷。
說是去收菜,根本就五郎在拔,花清蕊站在一旁加油鼓勁,根本沒動手。雖然心裏疼愛兒子,該幹的活也得讓他幹。
五郎幹活很麻利,地裏的菜收的又快又好。
顧山的手也巧,經過改造,一輛全木的手推車基本上就造好了。
兩輪的推車被他改成了獨輪的,女兒說要是遇上窄小的山路,獨輪車比較容易過去,兩輪的就不好說了。
想想也是,嶺南那地方的山路基本上不會很寬,都是羊腸小道,獨輪的更容易推走。
車子改造好,顧山在家裏試了幾遍,送去了老屋。
顧老爺子和老太太見了都覺得這車做的不錯,瞧著結實耐用,就是這車的輪子是什麽做的,怎麽黑乎乎的還有花紋?
中間還有一根一根的小鐵絲規律整齊地排列著,活一輩子了也沒見過這樣的車輪。
看老爹盯著那平板車輪看,顧山感覺不好,怎麽忘了弄兩塊木板把車輪給擋起來。
“爹!這車還沒弄好,還得加固一下。”
說完扛起車子就往家裏跑,跟顧拾月兩人又“叮叮當當”地搗鼓半天,把車輪給封住,不仔細看根本瞧不出車輪的樣貌。
摸著這車,老太太心裏樂開了花,感覺她家老三真的轉性了,連這麽難的車都能搗鼓出來。
就為了她這老娘在逃荒的路上少走點路,是個孝子。
“阿彌陀佛!我總算是享到老三的福了,有了這車,家裏就能輕省不少。那些個糧食什麽的也可以放在車上推著走,我也不用受罪一直走路。”
老爺子看著車,臉上也有了笑模樣:“唔!老三總算是辦了件好事。”
顧水也很欣慰:“三弟一直就是個好的,前些年那是受了人蠱惑,放下了,自然就跟往日一樣乖順。”
顧木試著推車:“哥!老三這手藝絕了,這車推起來很輕鬆,半點不帶卡頓的,比誰家的車都好推,不費力。”
李氏站在一旁跟弟媳婦餘氏說話:“三弟妹終於盼來好日子,三叔隻要不渾,一家人就能齊齊整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