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阿牛清醒
字數:3623 加入書籤
晚上輪到花清蕊做飯,她又開始哭唧唧,實在是她不會呀,原主的技能就算有,她也不想動手。
知道自己成了古代的農婦,不可能不幹粗活,可她就是不願意,心裏抗拒的很。好在她還有山哥,有女兒拾月。
瞧瞧那父女兩個操心的,她還沒使用上嬌滴滴的美人計呢,準備好的眼淚都沒機會流,她家山哥就幫著搭灶台去了,這會子連柴火都點著了。
她家拾月更能幹,已經開始做野菜餅子了。
顧拾月:“······”
你當我願意,實在是那全是粗糧的餅子拉嗓子的很,偷偷地往裏頭加點別的,希望能好吃點兒。
不然她們母女兩個老是吃的很少,氣色卻不差,時間長了怕要引起人的懷疑呀!好不容易活一回,可不想再嗝屁。
花清蕊不知道呀,以為她家山哥和女兒就是心疼她,不舍得她幹粗活,不舍得看她的手變粗,躺贏!
見到顧山在準備晚飯,花清蕊坐在一旁休息,全家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瞅著,顧山怕引起懷疑,趕緊解釋了一句。
“我婆娘跟著我沒少遭罪,以後我能做的絕不讓她動手,苦了她這麽些年,夠了。”
這話一出來,全家人都明白了,想想也是,顧山渾的那幾年,花清蕊沒少受苦。如今她男人轉變了性子,要彌補她一二也說的過去。
晚飯做好,天都快黑了,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野菜餅子。花清蕊原本不想吃,被顧拾月用胳膊肘撞了一下,示意她吃。
不情不願地拿起一個野菜餅子,小小地咬了一口,吃進嘴裏,立即感覺到了不同,看了眼女兒,再沒矯情,一口一口地把個野菜餅子全部吃完。
野菜是在家的時候挖的,估計還能吃個幾餐,過後就沒了,得想別的辦法。
老太太吃著今天的野菜餅子也是驚奇,明明她交給老三的糧食和往日交給老大兒媳婦,老二兒媳婦的一樣,為什麽孫女做出來的野菜餅子就是筋道好吃?
要不是知道家裏兩個兒媳婦都是忠厚老實之人,她都得懷疑她們貪墨了糧食。仔細一想,這不可能,兩兒媳婦根本不是那樣的人,可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她想問,顧拾月都不等她開口,走到老太太身邊坐下,趴在她耳朵邊:“五郎撿的東西不隻有糖塊,還有別的。”
至於是什麽,她沒說,就看了眼自己的背筐。
老太太瞬間明白了,點點頭,摸了摸顧拾月的頭:“難為你想著家裏,拾月!你自己看好了就是。”
“謝謝奶奶!”
顧拾月心裏樂開了花,往後她隻要不過份,弄點啥東西出來也沒事,相信家裏人不會懷疑什麽。
要懷疑,就說是撿的。至於是不是,誰也不會去較真,有的吃還較真什麽。趕著路呢,誰有那閑工夫。
吃完飯,收拾好,顧拾月把水缸裏的水蓄滿,借口就是顧阿牛去一旁的水塘裏打的。村裏人都在那裏取水做飯,誰也不可能懷疑他們家水缸裏的水是她從空間的井裏弄出來的。
一晚上過去,第二天照樣趕路,一直走了差不多半個來月,才出了他們所在的縣。進入了隔壁縣,大家在那塊刻著“薊縣”兩個大字的石碑前默默地站了許久。
有些人還哭出了聲來,這回是真的離開故土了,往後連邊都摸不著。
裏正知道大家心裏難過,沒有催著趕路,坐在路邊上抽煙,臉上也是憂戚一片。離開了家鄉,他們就是無根的人,不知道要漂泊到什麽時候才會停下來。
知道是去嶺南,可嶺南那地方好不好,地多不多,種出來的糧食夠不夠吃,他們一無所知。
隻能是兩眼一抹黑,攜家帶口地往前衝,不然遇上兵亂,會死的更慘。
出了薊縣就到了雲州,走出雲州還得走過池州才算進入嶺南地界。
裏正也是聽上邊的官兵說的,到底是不是這樣,他也不知道。他就一小小的顧家村裏正,誰知道外頭的世界哪兒是哪兒。
這段時間,顧家人的身體在空間井水的調理下,個個都挺好,雖然看著瘦,精神頭不錯。
每天中午,五郎都會給大家發糖,顧家人都達成了默契,給什麽吃下去就是,什麽都不問。
就連每次輪到顧拾月做飯,大家能吃到好吃的,不拉嗓子的餅子,也沒誰問一句。
離開薊縣,大家往雲州地界趕去,期間又遇見了一批逃荒的,一問才知道是和他們一樣去往嶺南的。
顧阿牛走在人群中,眉頭微皺,好看的眼睛裏全都是疑惑。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出現在這群逃荒的人群裏,為什麽會跟著一起往嶺南去。
之前他腦子裏亂呼呼的,什麽都記不起來,就記得一直喊身邊這位還沒長到她肩膀高的小丫頭為姐姐。
真的好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好好的喊人姐姐做什麽?父親派他去往靖王的地界打探軍情,他拿到了靖王勾結北邊韃子的重要證據。
得知他跟北邊韃子合作,準備造反。雖然把消息利用特殊渠道傳了回去,可還是晚了一步,他的身份被識破了。
靖王的人全力絞殺他和他的部下,他們為了保護他,全部戰死。特別是跟他從小一起長大的栓子,為了救他,逼著他互換衣服,引開追兵。
他不想忍辱偷生,跟了上去,被那些人打成重傷,打下山崖。
可他醒過來為什麽會喊身邊的女人為姐姐?這也太離譜了?這段黑曆史,他容燁要怎麽麵對?
怎麽說他都是足智多謀,玉樹臨風,鎮南王府的小王爺,怎麽還能出現一段這麽可惡的糗事?以後他哪兒有臉麵見人?
容燁皺眉,瞧著這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再看看自己身上十分不合體的衣服,頓時想到了什麽。
靖王應該是已經反了,父親肯定也帶著隊伍出了嶺南勤王去了,嶺南土地遼闊,人員稀少,有百姓願意過去也好。
保護住一部分百姓的生命安全,等於護住了國本。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莫過於人。
人是萬物的締造者,有了人才有希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