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謠言起
字數:1928 加入書籤
午時,越來越熱烈起來的太陽照在人身上已經開始發燙。
瀾山書院的小徑上有一人不顧烈日當頭,疾步快走。
此人身穿瀾山書院學生統一定製的青布長衫,額頭上包著一圈白布不是那日在匯賢樓被砸破腦袋的王浩還能是誰。
匯賢樓的紛爭雖然被邱相等人三言兩語給化了過去,但書生都是喜歡意氣的年紀,雖然當時留在匯賢樓的書生在麵對當朝最有權勢的人露了怯意,一幫人草草收場各回各家。
雖然嘴上不說,但私底下很多書生還是不太服氣的,明明如今的瀾國早已不是當年屢屢被遼國的欺著的打的時候,最近幾年更是打了好幾場勝仗,大家都認為此時的瀾國已有了大國再次興盛的跡象,可偏偏朝廷的權臣們認為瀾國是禮儀之邦,要有大國風範,打了勝仗隻要對方願意談合,帶著禮物上王都向陛下稱臣就給對方禮物幾倍的回禮,讓很多胸有報國之誌的書生憤憤不已,隻恨自己還不是官身,人微言輕不能一展抱負。
當日匯賢樓被砸的書生張浩就是這心有不滿的眾多書生中的一員。張浩並不是王都人士,其家鄉本是靠近遼國邊境的一個小鎮,雖說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也是書香門第,一家人日子倒也過的體麵又舒適。但前幾年遼國屢屢範境,造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王父受先賢教化,不忍如其他鄉紳那般對本就食不果腹的佃戶強收租金,平時又常常施糧給逃難來的饑民,如此入不敷出了幾年,本還算殷實的家也無多餘的存糧和銀錢,還好王浩書念的不錯,便變賣了一些田產送他上王都投靠自己的同窗進瀾山書院求學。
與王都其他學子不同,生在邊境的王浩對遼人的憎惡遠勝於常人,因此當日才會吟詩譏諷,帶傷也要堅持等到最後,他就是看不得遼國人在瀾國的土地上如此囂張。可是瀾國的這些高官還是讓他失望了。
一路疾行,王浩來到了一所平日裏供學生交流複習的廊亭,他到時,廊亭裏已坐了七八個和他同樣著瀾山書院學生服裝的少年,細看這些人竟都是當天在匯賢樓留到最後的書生。
這些書生見王浩走的滿頭大汗,一臉怒容,比其他人略深的膚色透出不太正常的紅暈,也不知是被太陽照的還是氣的,忙起身詢問。
王浩進到廊亭,麵對眾人的詢問並未急著回複,而是先站在原地努力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下激動的心情,這才道“你們知那遼國二王子此次來王都所為何事?”
“所謂何事?”眾人忙詢問。
“嘿嘿,我從不知道,堂堂一國的邊境安寧竟然是需要用百姓的賦稅去換!”
眾書生被王浩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弄得莫名其妙,忙催促他把話說清楚。
通過王浩的一番描述,大家這才知道也不知是誰出的主意,說是剛經曆過寒冬,遼國必然會劫掠邊境百姓,影響春耕,因此向陛下諫言為視兩國交好,展大國風範,向遼國贈送大批糧食,那遼國二王子就是為此時來王都謝恩的。
聽得眾書生拍案直罵朝廷昏庸,竟然選擇這等辦法製止遼亂。
“王兄,此事當真屬實?”有書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居然會有此事。
“這哪能有假,整個王都都傳遍了,我也是今天去醫館換藥時得知的。現在和茶樓酒樓的人都在談論此事,我還聽說,今晚有書生準備在匯賢樓商議聯名向朝廷諫言製止此事,我肯定要去,你們有誰要一起”
“算我一個”
“還有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