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神衣廟
字數:3120 加入書籤
二十五、神衣廟
卻說陳二在自已家裏清理出一間平房,做了個佛櫃,把這帽子供在裏麵。先是初一、十五點燭焚香,跪拜叩三個響頭。後來,香灰供不應求。不管大人小孩,高燒不退,隻要喝了陳二家的香灰茶,高燒立馬就退。於是陳二天天上香叩拜,燒下的香灰陳二本想賣錢,但仔細一想不妥。鄉裏鄉親,為這香灰與別人爭長論短,雖然錢能拿上,但人情味已經沒了。思量再三,決定不收錢,香火錢讓別人自已送,送少不嫌少,送多也不拒。就是有些人實在沒錢也就隨他們,香灰照樣一視同仁照給。從此神帽廟的名聲大震。陳二家再也沒吵過架,家境也慢慢富足起來了。
陳小娃終於把這故事說完。
那不就是就陳家灣的神帽廟嗎?”金滿倉說。
陳小娃說:“這事你是否感到有點玄乎?但更玄乎的事也有呢,是發生在我的遠房親戚身上。也不是啥年代的事,我隻知道現在我那位親戚早己作古,但他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
接著,他開始講述他遠房親戚的事:
他的遠房親戚山下小鎮人,叫王孝天。帶著書童赴京趕考。時值仲春,他們起得很早,他走在前麵,書童挑著書跟在後麵,盡管天色朦朧,但到處爛漫的山花,花香沁人心脾迎麵襲來,他不覺心曠神怡。頓時詩興大發,高聲吟詠:
行行重行行,十裏天未明;
不見青山色,隻聞流水聲。”
天漸漸地亮了,山霧散去,到處草長鶯飛。陽光透過山間茂密的樹枝間隙傾瀉下來。灑在山道上斑斑剝剝。王孝天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忽然,一陣嘭、啪、嘭、啪的異常響動打斷了他的雅興。他循聲望去,隻見路坎下的灌木叢傍獵人埋下了鐵夾,扣住了一隻麂,這麂見有人來,使勁的掙紮。
王孝天驚呆了,這麂是隻母麂,從它的鼓鼓漲著看出,窩中還有嗷嗷待哺的小麂。他不覺淒然淚下。他想起自己自幼就失去母親,靠奶奶喂粥長大,而今麂媽媽要是被獵人捕殺,它窩裏麂崽還能活下去嗎?
於是,他和書童一起把獵人的鐵夾下了,還好傷得也不重,王孝天對它說:“快回窩裏去,你兒子等著你喂奶妮。”這麂可也奇了怪了,它跑出去幾步後,突然又停了下來回身立起身子,前腳做作揖狀。似乎象在拜謝似的。做了幾次後消失在灌木叢中。
王孝天看到歎了口氣,說:“動物也是有情的東西!”
王孝天想:“人生不易,尤其是獵人,打獵為生,我現在把他的獵物放生,而他卻是辛辛苦苦埋下鐵夾的苦工付之東流。獵人損失是肯定了的,他想在鐵夾傍邊放些銅鈿,但自己身邊帶的錢也不多,且又兩個人,本來要不是這條大道經“鬼叫崖”山麓,而直插四明山,一個人上京趕考也可以。可是,這條路是走了幾百年的官道呀,所以兩個人一起走,經過深山老林也有個照應。兩個人就是多了一份開支。根據眼下的情況,為了彌補獵人的損失,王孝天打開行李。把自已的夾襖放在鐵夾上麵。然後匆匆趕路。
第二天,獵人上山來看鐵夾見鐵夾上放著一件夾襖,看看這布料子不是我們山區人所穿的。而且針線也絕非平常人所能縫的。眾人見了都感到驚奇:這山道方圓幾十裏都沒有人家呀,大家一致認為定是神仙顯靈所致。
既是神仙顯靈的東西,這獵人自然不敢待慢,他在家請了個木工做了個佛櫥,把這件夾襖供在佛櫥裏。每月的初一、十五虔誠焚上一炷香。先是都沒注意,後來慢慢發現,凡是燒過香的日子,岀門打獵,獵物都比平常多了一倍。於是那獵人開始天天焚香,奇怪的是每天的獵物都比其他的獵人多一倍,看得別的獵人心癢癢的,但不知他究竟用了啥法術。古話說得好:“沒有不透風的牆。”
沒多久獵戶們全都知道這個秘密。於是大家紛紛起早就到那獵人家焚香,把那獵人也搞得頭痛:不讓燒吧,低頭不見抬頭見!鄉鄰鄉親的挖不下這麵子;讓他們燒吧,起三更落半夜,吵得人無法入睡。後來,有好事者發起方圓上百裏的民眾,籌建寺廟。
那件夾襖經人們口頭文學的傳誦,加油添醋的演義,傳得玄乎。對這建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轉眼間,到了秋末冬初,這廟宇就在埋鐵夾的地方,建了起來。這獵人見這麽大的一個廟宇供著一件夾襖似乎還不夠,於是在傍邊塑了一尊觀音菩薩。還搞了簽詩咒語等一應俱全。
卻說山下小鎮有一商人都在南陽做茶葉生意,遇到台風,由於包裝不善,血本無歸。幾個月了,都在家整天愁眉苦臉。聽人說神衣廟很靈驗,準備去看看。希望能得到神靈菩薩的保佑。
到了神衣廟,那裏香火旺盛,香客紛至踏來。那商人走進大殿。佛櫥裏供著神襖,還塑有一尊觀音菩薩。佛櫥上方有塊扁上麵書寫著:
有求必應”
佛櫥兩邊的房柱上有副對聯。
上聯是:“神衣庇佑寒士暖人間,”
下聯是:“佛光普照眾生指迷津。”
商人看看雖然對仗不怎麽工整,但也說得過去,作為山區的山民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細想起來含義還有點意思呢。他想著,點了燭,插上香,黙默地跪著禱告。然後拿起簽詩筒在香煙上順三圈,倒三圈轉著,接下跪在佛櫥前叩頭。搖簽。
他搖了一會,跳出一根簽來,他撿來一看是是十一簽。中上。
解簽人,扯了張簽文曰:
從前苦難一筆勾,現成門路你去求;
雖然不是大富貴,你的時運出了頭!
解曰:婚姻有成,求財到手,要想賺錢,到處都有。解詩錢二個銅鈿。”
商人大喜,掏出二個銅鈿付了。就打道回府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