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字數:5514   加入書籤

A+A-




    大秦曆,元熙二年,辜月二十六。

    今日的大朝會,是這一年的最後一次。

    同時,這也是保守派與改革派對於新法一事的‘年終總結會’。

    總的來說,大秦鳳閣與六司條例司引領的改革派,新政下達的成果,實在不怎麽明顯。

    畢竟在朝廷中占據要職的保守派,官員們的數量與改革派幾乎持平。

    中立派的大臣們又坐山觀虎鬥,一副現在兩不相幫、事後不分大餅的架勢。

    於是,地方上的官員們有著朝廷中樞的撐腰,在新政落實的時候整了許多幺蛾子,導致改革進度相當緩慢。

    除了讓北方四大州勉強落實了‘削兵’之策,又趁機定下了報紙的合法權之外。

    在地方上的新政落實的過程中,幾乎都遭到了或多或少的阻撓與敷衍。

    所以,今日的這場大朝會,自然就是為了給明年的派係對抗,定下一個基本的方針。

    按理來講,大秦帝國從未經曆過變法之事,首次改革最多也就持續一兩年的時間。

    倘若一年過去,改革仍無進展,則相當於浪費了一整年的大秦國力。

    這是要被大秦臣民們戳脊梁骨的。

    顧紫真這位主持變法的鳳閣首輔,大概率會受到大批量的彈劾,名聲也會因此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倘若兩年過去,改革仍無較大的成果。

    那麽,兩個整年份的國力消耗,足以讓一個派係分崩離析。

    這一點,無論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都心知肚明。

    然後,改革派被對立的保守派擊敗,黨首顧紫真需承擔此次變法失敗的大部分後果。

    在她調離京城之後,其餘改革派的重要人物,同樣會被貶斥到地方上。

    此後,顧紫真在外數年,不得機會回歸中樞。

    等到改革失敗的影響漸漸衰減之後,女帝秦清寒自然會再次召回帝師,讓她重新回到中樞的重要位置上,再一次嚐試大秦帝國的變法。

    這便是顧紫真身為改革派的黨首需要去經曆的大起大落。

    後續會是幾起幾落,則要看當時的情景或是民聲。

    總之,唯有在多年之後,大秦帝國的首次變法才會真正的得出結果。

    到了那時,不管是改革成功,還是改革失敗,都會是後代來評判是非。

    這便是符合曆史規律的正常變法流程。

    即便放到顧長歌上輩子的華夏古代,曆任變法的主導者,同樣都是經曆過幾起幾落的曆史名臣。

    那些伴隨著政治鬥爭與利益糾紛的改革,成功與否也是看時局如何。

    這算是正常的發展方向。

    不出意外的話,大秦帝國的首次變法,自然也是如此。

    隻不過...

    在命運的神奇撥弄下,這條注定是改革失敗的道路,卻已是在冥冥中修改了終點!

    因為原本應該符合曆史發展規律、結局必然會失敗數次的首次變法,不知何時多出了一個‘顧長歌’這樣的變數!

    這就是轉折點!

    而這件事在改革派之中,隻有極少數人知曉。

    完全不知內情的保守派勢力,自然沒想過改革派還會有什麽後手。

    畢竟大秦朝廷的改革派與保守派,其實是並沒有改革的曆史可以借鑒的。

    但能站在朝堂之上的朝臣們,沒有多少是糊塗人。

    大家都能看得出來,改革派要是再這麽繼續下去,必然會在明年的秋收時節,遭受到巨大的創擊。

    若是保守派再提前準備一些罪狀,指不定就能將身為黨首的顧紫真給拉下來。

    首腦人物一旦被迫下台,改革派自然會在短時間內陷入群鳳無首的狀態。

    如果能發展到那樣的局麵,大秦帝國的首次變法,失敗的結局已成為必然。

    正是看清了這樣的局麵,今日的大朝會剛一開始,兩派的官員們便針對今年的改革問題吵作一團。

    隻不過,此刻正坐於鳳椅之上的秦清寒,卻並沒有像以往一樣閉目養神,再用靈力封住自己的聽力,以免被下麵的官員們吵得心情煩躁。

    出乎絕大多數朝臣們意料的,她安靜的坐在上麵,饒有興致的看著下麵的爭吵。

    改革派的諸位大佬,同樣也在這場大朝會上不發一言。

    她們也麵露微笑的站在原地,完全沒有出列反駁的意思。

    這般不同於以往的異常表現,著實是讓原本認為己方勝券在握的保守派感到頗為奇怪,隻覺自己的拳頭都打在了棉花上。

    不僅沒能讓改革派的核心大臣們親自下場,還被她們用那種...那種看街上雜耍藝人的目光打量了一整個上午!

    這是想要幹什麽?

    用眼神來取勝?

    幼稚不幼稚?

    經過了許久的爭吵,朝堂上的氣氛,漸漸因當今陛下與改革派核心大臣們的異常表現,變得有那麽點兒詭異起來。

    任憑保守派的官員們想破了腦袋,都想不出顧紫真等人在這種具有重要意義的大朝會上,保持著奇怪的沉默姿態,究竟是打算做什麽。

    莫非改革派有什麽精妙的後手?

    不可能啊!

    削兵之策,南方諸州皆是陽奉陰違。

    削官之策,完全沒有像樣的進展與成果。

    削職之策,更是沒發揮出新政應該有的作用。

    至於突然冒出來的報紙...

    明年能不能發出第一版還不一定呢!

    改革派上哪兒來的自信?

    現在不吵,明年再吵可就沒機會了!

    保守派的官員們對此相當疑惑,卻又想不出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在這種情況下,她們暫且認定是改革派無奈放棄了這一環。

    這麽一想,顧紫真等人的一切異常表現,似乎都變得通順了許多。

    隻是,保守派勢力還是感到有點兒不太對勁,總覺得己方莫名其妙的走進了改革派提前設計好的大坑裏。

    可究竟是哪裏不對勁,她們又說不上來,隻好寬慰自己是想多了。

    這場大朝會臨近末時,這場關於今年改革成果不佳的爭論,不出意外的是改革派吵輸了。

    雖然沒有改革派的官員因此削職罷權、貶斥地方。

    但這個勝利卻仍然讓保守派勢力士氣大漲,內心不可遏止的興奮了幾分。

    仿佛,覆滅改革派的時機,隻在她們要不要在明年發起下一輪壓製。

    顧紫真等一眾改革派的核心大臣們,在保守派潑下一次次的髒水後,卻絲毫沒有打算回擊的樣子。

    直到這場大朝會落下帷幕,大秦鳳閣與六司條例司都未曾多發一言。

    從開始到現在,無論在誰的眼裏,都會認為這是相當符合朝局的變化。

    畢竟說到底,改革派在今年的變法中就是輸了。

    將近半年的時間,卻是僅僅落實了北方四州的‘削兵’之策。

    這明顯在證明著朝廷中樞是無能的。

    換句話講,便是在向外界展示著如今身為朝廷中樞的改革派掌權者的無能。

    所以,今日大朝會上的失敗,似乎是必然的結局。

    不僅始終遵循著保守派原本設定的壓製計劃。

    而且,還讓改革派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一定的衝擊。

    一切都顯得那麽的...

    正常。

    可是,這種對於保守派形勢一片大好的局麵,偏偏讓人感到了幾分詭異。

    極少數的朝臣們,忍不住的回想起了世家門閥覆滅前的那段時間,隻覺兩者竟是莫名的有些相似之處。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熟悉的...

    山雨欲來風滿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