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個人的氣勢
字數:4385 加入書籤
這等情況前所未見,或許也隻有在演義裏才能看到。
可今天,林凡就真變成現實了,真有敵軍主帥在萬軍之中被嚇落了馬,而他的敵人就隻有一個人。
慕容順是怕林凡,如果換他父親來,也許不會怕。
但他怕是因為了解,因為在長安就和林凡達成了協議,他比自己的父親慕容伏允更知道林凡是個怎樣的人。
高昌王被林凡三寸不爛之舌說得歸降,是高昌王軟弱嗎?
當然不是,那是林凡說中了要害,高昌王不得不從。
數萬馬賊,是因為林凡一人就碾壓了嗎?
也不是,林凡知道他們將來必然的道路,他們逃不過。
在西域,林凡幾乎是一個神話,以及他的西衛軍,遊牧部落把他傳成了一個惡魔,但林凡的威勢依舊壓得他們不敢反抗。
西衛軍才多少人?
那是林凡每次都能擊中軟肋,對方人再多,他也能看清楚敵人怕什麽。
如今,林凡又來了!
慕容順奪權之後,就一直在思考自己將來該怎麽辦,他覺得自己已經想出了一條路,這是吐穀渾的出路,像他父親慕容伏允那樣是絕對不行的。
然而,當林凡出現的一刹那,慕容順依舊覺得不行,覺得心虛。
旁邊侍衛將慕容順重新扶上了馬,他冷靜了下來,但這個過程中林凡什麽也沒做,就這麽看著他,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慕容順最怕這個,麵對林凡他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林凡,你來此,是為何?”
終於穩住了陣腳,慕容順深吸一口氣,開始正麵對峙。
身邊侍衛蠢蠢欲動,但慕容順知道,林凡不怕這個,根據各方麵的傳言判定,林凡真的擁有萬軍從中來去自如的能力,他覺得直接開幹是對自己不利。
所以他要借勢,從氣勢上打壓林凡。
不管打得如何,氣勢壓製了,林凡實際上也占不到便宜。
他們吐穀渾重歸遊牧,要的就是一個士氣,這也是慕容順奪權之根本。
林凡是個聰明人,隻要不占到勢的便宜,就不會輕易斬首。
斬首,對林凡來說是最簡單的事。
但殺了慕容順,就真的能讓吐穀渾屈從嗎?
“吐穀渾,擾我大唐邊疆,唐軍應天意討之,你敢不從!”
林凡話說出來都義正辭嚴,這架勢仿佛兵多的是他,慕容順隻有一個人似的。
慕容順冷笑:“唐軍順應天意?那為何,唐軍栽在我的手裏,大唐將軍也被我俘虜?”
這話透露出了林凡最想知道的消息,侯君集在哪裏,跟隨侯君集一起來的唐軍在哪裏,侯君集再可惡也是大唐將軍,這個臉絕對丟不得。
林凡既然來了,就得為大唐討回這個臉麵。
“你敢抓唐軍,人在何處,帶出來我看看。”
“諒你一個人也不能如何,來人,帶他們的大唐軍隊過來看看!”
慕容順一聲令下,他的部下行動起來,從後麵營寨裏拉出了一大堆人。
所有的唐軍被繩索牽在一起,果然,他們都被慕容順俘虜了。
這並非大唐軍隊不敵,而是這惡劣的環境條件,讓大唐軍隊飲恨。
林凡看那一個個的唐軍將領,他們的眼裏都有不服,但身上高原反應的症狀明顯。
在中原不論怎麽強大的一個人,到了高原都得栽,這是他們沒想到的。
“侯君集呢?”
“你們的將軍在此!”
慕容順拉著侯君集出來,林凡也沒想到有這一幕,侯君集多威猛的一個人,貞觀年間立下無數功勳,居然被吐穀渾活捉了!
此時的侯君集,看到了林凡,也是羞愧不已。
“要殺便殺,有死而已,我唐軍但有一口氣,也要滅了你吐穀渾!”
在這空氣稀薄的地方,侯君集也是虛弱不已,但他撐著也不能弱了氣勢,唐軍不會自盡,但敵人無論怎麽強大,也不能輸這一口氣。
他明明白白地告訴慕容順,想殺盡管殺,你要不殺,我終究還是要滅你!
慕容順冷笑:“敗軍之將,何以言氣!”
“是嗎,慕容順,我知道你是怎樣一個人,既然今天咱們再遇到一起,那就各自亮底,我是來滅你的,你若不想被滅,就該給出點誠意。”
林凡此時的氣勢居然比慕容順還強大,似乎是他背後有千軍萬馬。
“哈哈,安國公,此時,你似乎沒有能力與我說這話吧?”
“你覺得沒有嗎,那咱們在此劃個道,這就是咱們最終談判,你若不放我唐軍,那就是沒得談了,我必滅你全族,若是你釋放唐軍,或許有談判的條件。”
侯君集都傻了,誰給林凡的這個勇氣。
你就一個人,對麵數萬的騎兵,話說得仿佛被人處於弱勢似的。
吐穀渾騎兵也都很不屑,躍躍欲試,但隻有一個人不敢忽視林凡的話。
這個人就是慕容順……
“此番紛爭是唐軍入侵,你要如何談?”
“慕容順,要深究嗎,如要深究,我就該算吐穀渾侵犯大唐百姓之事!”
確實,要論衝突起源,無論怎麽算,那肯定是遊牧部族劫掠開始的,準錯不了。
可以說遊牧部族的存在就是個錯誤,這些人不劫掠就活不下去。
慕容順看了看周圍,道:“大唐軍隊在何處,你要與我談,大家就擺明車馬,有點誠意,都出來吧,看看你有多少本錢!”
這是詐林凡的底牌嗎?
林凡笑了笑:“看來,你是不想談了,殺了侯將軍吧。”
“你說什麽?”
“殺了他,我們死戰一場,看誰勝誰負,也免了那麽多口舌。”
林凡最終來了個幹脆的,“侯將軍,大唐會記住你的,你會成為大唐功臣,還有與你一起的大唐將士,你們也是大唐的英雄,沒有給大唐丟人!”
這句話很重要,古人重義,哪怕是死,也要存義。
後世子孫或許都忘記什麽叫義了,個個怕死,他們不理解這其中的邏輯。
你想活,也就一世,可如果顧及名聲,那是千秋萬代的事情!
沒有曆史的西方思想才注重自己,咱們古代先人都是注重青史留名。
此時,被俘的唐軍將士有人高喊:“安國公,不必顧忌我等,若我死有助於大唐,則我們會拚死成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