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唐門的變故

字數:4358   加入書籤

A+A-


    唐明夷看著眼前正和自己打招呼的陸青,心中五味雜陳,糾結許久之後最終長舒了口氣,將這麽多年鬱結在心裏的震撼、慚愧、還有一點點嫉妒都統統抒發了出去,然後同樣笑著回應道“好久不見!”

    有時候,時間真的能改變一個人。

    過去,她一直放不下那段經曆,&nbp;&nbp;一直把陸青當做追趕的目標,直到後來年紀越來越大,雖然本事也越來越高,但是和當年的陸青相比,還是差得太遠太遠。

    她也越來越清楚,自己和陸青的差距恐怕是這一生都無法趕上了。

    到最後,&nbp;&nbp;陸青似乎成為了她心裏的一個執念,一個心魔,&nbp;&nbp;一直無法釋懷。

    不僅是她,&nbp;&nbp;楊烈、杜佛嵩、唐同壁這些當年的親曆者,又有哪一個真正釋懷了呢?

    他們心裏始終還有一份不甘,一份倔強,甚至是一份嫉妒。

    但是,當陸青真正站在唐明夷麵前的時候,她卻真的釋懷了,心裏的那一點執念和不甘也變成了一種多年未見的喜悅和親近。

    是的,就是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

    這種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麽,友情?

    應該算不上吧。

    畢竟兩人一共也沒在一起待過多久,說的話加起來也不超過五句。

    但是,經過這六十四年的歲月沉澱,就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熟絡,仿佛見到的不是陸青,而是六十四年的那個自己,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時光。

    “這位是”唐明夷看著望,&nbp;&nbp;驚奇地問道。

    這般優雅、靈動的姑娘,簡直美得不像凡塵,&nbp;&nbp;也不知道她和陸青是什麽關係。

    隻怕也不是凡塵中人啊!

    雖然唐明夷不認識望,&nbp;&nbp;也看不出她的修為跟腳,但從她那從容的氣度、絕代的風姿便能隱約猜出一二。

    更何況,能和陸青這等神仙人物並肩的人又豈會是凡俗之人呢?

    “一個朋友。”陸青答道“她不太愛說話,你不必在意她。”

    唐明夷聞言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追問。

    畢竟,她和陸青的交情也實在談不上有多深,不適合刨根問底。

    “看樣子你們這兒貌似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陸青當著唐明夷的麵,再次提出了這個疑惑。

    唐明夷倒也沒有隱瞞,十分坦蕩地答道“算不上什麽大事,就是前些天闖進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唐門的仇家嗎?

    能闖到這裏來,想必也不是泛泛之輩,應該是異人界裏數得上的人物。

    陸青心中琢磨到。

    他倒不覺得唐明夷的解釋有什麽問題,畢竟,唐門之前幹的那些活兒計可是很得罪人的,保不齊就會招惹到什麽仇家。

    雖說他們隻是拿錢辦事的殺手,可畢竟是真正動手的人,想把自己摘出去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nbp;&nbp;那人很大概率是他們以前暗殺的某個目標的親友,這次闖山是來尋仇也說不定。

    不過這件事和陸青關係不大,畢竟是私人恩怨,他也沒興趣過多了解。

    他不想多問,但唐明夷倒是有問題想問他,“你怎麽有興趣來這裏?”

    陸青已經銷聲匿跡六十多年了,在這之前,她甚至不知道對方是死是活。

    畢竟,當時陸青可說過,他已經五十多歲了。

    過了這麽多年,他若是活著,也快有一百二十多歲了。

    一個人想要活到一百二十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這之前,唐明夷也不確定陸青是否尚在人世,更不會想到陸青會專程來唐門一趟。

    因為他們雖然稱得上是故人,但其實交情並不算深厚,甚至隻能算是萍水相逢的點頭之交。

    那麽,他這一趟來唐門是為了什麽事呢?

    唐明夷想不通,所以她便問了。

    同時她也相信,陸青是絕對不會說謊的。

    因為唐門並沒有什麽值得陸青覬覦的東西,即便有,他若想要拿去也沒有人能攔得住。

    所以他既沒有說謊的理由,更沒有說謊必要。

    “就是恰好路過這裏,所以過來看看。”陸青如實說道“就當是來看看老朋友。”

    唐明夷聽後點了點頭,對陸青這個略顯潦草的回答並沒與半點懷疑,隻道“那我帶你去找他們吧。

    當年的那些人裏,還活著的也不多咯。”

    說完,她便轉身帶著陸青和望向村子深處走去。

    死亡,對於殺手來說並不是什麽罕見的事,活下去相對來說反而要更加難得。

    像唐明夷這樣活到一百多歲的殺手更是鳳毛麟角。

    當然,這也歸功於她主要負責監視和收集情報,並不算一個徹徹底底的刺客。

    像杜佛嵩、王離、高英才、唐同壁這些刀口舔血的刺客,每一次出任務都是在和死神爭那一線生機,稍不留神就是命喪當場,自然也不能像她這樣擁有一個還算安逸的晚年。

    陸青一邊跟在唐明夷身後,一邊聽她講述著當年那些人的結局。

    除了董昌和許新,其餘人基本都死於之後的抗戰。

    雖然當初陸青出手剿滅了比壑山忍眾,使得他們一行人未曾折損分毫,但戰爭年代的危機又豈止那一次呢?

    不過,作為一個殺手,能死在戰場上,能為國家大義而死,或許也是一種榮耀吧。

    至於董昌和許新,唐明夷則根本不想多談。

    董昌和許新都是三十六賊名單中的人,且都出自唐門,這件事既不光彩也沒什麽值得多說的。

    雖然甲申之亂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三十六賊也是死的死、失蹤的失蹤,歲月似乎已經掩蓋了一切罪惡,磨平了一切痕跡,但對於親身經曆這一場動蕩的人來說,那始終都是一個他們不願提及的禁忌。

    “好了,到了。”唐明夷將陸青和望帶到了一處荒涼的墳地後說道。

    這大大小小的墳塋裏躺著的,都是唐門中人,有的是埋著屍體的實塚,有的則是埋著衣物的衣冠塚。

    當然,大部分都是衣冠塚。

    畢竟,能留下全屍並且被人帶回屍體的殺手實在是少之又少。

    在這裏,陸青見到了許多熟悉的名字唐家仁、杜佛嵩、王離、李鼎、唐同壁、高英才、董昌、許新,除了唐明夷和楊烈之外,當年的人基本都躺在這荒蕪的墳地裏了。

    至於有哪些是實塚,哪些隻有衣冠塚,陸青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