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七 鹵堿地
字數:2186 加入書籤
趕緊滿臉堆笑回了一個禮:「四王子入宮團年,大王高興,不耐煩眼前那麽多人晃來晃去。師父說了他且頂兩三天,讓我出宮走動走動。不過師父也說了,榮大人府上是一定要來拜望的。」
「王城令大人也是太客氣,大家都是天子近臣,互相幫襯些也是應當應份的。」
才剛入席落座,祁仲馬上跪起長謝,榮夷不得不離席扶起:「大人,榮夷何德何能,何故行此大禮呀?」
「上回師父交代的事,某家辦砸了。若不是有先生那份上書,一舉扭轉局麵,師父怕是決饒不了我的。先生相救之恩,銘感於心。」不同與內侍賈,祁仲說不得拐彎抹角的話,從來都是直來直去。
「大人言重了,令師徒於大王有生死與共的情份,我隻不過是推波助瀾,何功之有?如今我雖為大王侍講,可祁大人才是大王身邊須臾不能離的真正近臣,切莫如此,折殺我也!」
「哈哈哈——」二人意會,相視而笑。
重新落座後,進入正題。榮夷先發問道:「對了,大王決意在化雪後出巡,這護衛將領可已選好?」
「嗯哪,」祁仲應道:「還能有誰?自然還是姬多友了。」
「他不是行將調往成周八師嗎?怎麽?接任之人尚未選好?」
「大王屬意虢仲。隻因虢公長父為太子太傅之時,虢仲伴讀過一陣子,如今虢公病逝,大王有意栽培虢家老二,先讓他做個王城司馬頂上看看。隻不過,他還守著喪,隻怕要等明年才能來鎬京。」
「這如何能行?」榮夷捋著短須沉吟道:「王城司馬掌樞要護衛之職,須臾不可空缺。」
祁仲點點頭:「誰說不是呢?上上下下也為這事煩著心呢!」
榮夷身體略略前傾,低聲問得一句:「我那徒兒重黎,大人看如何?」
祁仲眼睛一亮:「先生的首徒,聽說乃劍術高手,獨步中原,定能勝任。隻是」他略一皺眉:「此事怕還得召公做主。」
「無妨。」榮夷淡淡一笑:「便以此次大王出巡為契機,帶上小徒同去,如何?」
祁仲會意,點著手指笑道:「還是先生您足智多謀啊!」
新年還沒過完,尚在正月裏,周厲王便按捺不住好奇與急切的心情,在侍講榮夷與近侍祁仲的陪同下出巡了。與去年不同的是,陪同的除了不見衛侯和,還少了王城司馬姬多友。
除了周王一輛寬大結實的溫涼車,其餘隨從人員盡皆輕騎,出了鎬京東門便沿著灃水河道向東而來。本來姬胡是打算乘坐軺車的,但軺車四麵無擋,榮夷與祁仲死活反對,姬胡也怕給第一次擔任護衛之職的假副司馬重黎增加工作難度,便也放棄了。
這溫涼車是特製的寬大車輛,人在其中可坐可臥,車廂的弧形頂蓋有可閉可闔的天窗,左右兩邊也有窗牖,外有粗麻布車衣,垂衣閉窗則溫,去衣開窗則涼,故曰溫涼車,也叫溫車。
車馬出得鎬京數十裏,便是灃水入渭水的交匯地帶,一馬平川,論地勢也算得王畿腹地的上等地塊了。姬胡年輕不怕冷,一直坐在大開的車廂天窗外,四野風光盡收眼底,眼見一望無際的田野中,不少農人正扛著鋤頭不知做些什麽,不時還傳來一陣激烈的吵嚷聲,不禁大奇道:「已是農閑,凍土未開,農人們吵個什麽?」
車旁的榮夷馬鞭遙指答道:「關中水荒,農人們趁閑時整修毛渠,總是為了水流走向而爭執不休。」
姬胡不禁大皺眉頭:「關中王畿八水環繞,如何有水荒?」
榮夷一拱手道:「我王熟讀之典籍,皆是上古三王之事,與今之狀況去之甚遠。關中雖有八水,但全得依賴老井田製的水渠,與民戶自開的毛渠方能灌溉。這些水渠,
渠道窄淺,極易淤塞。近年獫狁戰事頻仍,關中一班吏員忙於催納賦稅,民眾則忙於收種與戰時徭役,眾多殘渠毛渠無暇修葺,自然極易引發民爭。」
回想起自己從前所讀的那些三皇五帝的王道之書,的確對於實務涉獵過少,姬胡不由紅了臉,問道:「井田製有裏外四層水網,井渠,裏渠,社渠,成渠,外接河流,如何目下便成了廢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