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萍浪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A+A-


    萍浪鎮背靠萍浪山,麵朝冬青江,麵積不大,也沒有什麽特產。

    在它還是“萍浪村”的時候,就是一個離市區很遠的地方,而且本地人非常排外,幾乎不與外界交往。

    在現任鎮長的努力下,萍浪村逐漸擴建為萍浪鎮,旅遊業也開始發展。

    這裏有一個相當奇異的景觀,同時也是冬青江名字的由來——每逢一二月份,就會有一種翠綠的藻類,在江麵上大量繁殖;過了這兩個月,又會迅速凋零。

    極甚之時,本來混黃的江水都會被這種明亮的翠色覆蓋,宛如無垠的草原。

    它為萍浪鎮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每年冬季,都會有人早早前來,就為目睹冬青盛景。

    然而,即便以旅遊業為支柱,老派的萍浪人依舊極度排外。

    為了躲避人群,他們甚至搬到離鎮子很遠的萍浪山腳下,並在周邊豎起圍欄。

    據說,有人不信邪,硬要闖進去,被裏麵人用竹竿吊在房梁上,狠狠揍了一頓。

    萍浪人這樣做的原因眾說紛紜。很多年前,一眾民俗學者深入此地,終於得到了有關他們怪異舉止的信息。

    他們深信,在山與水的交界處,藏著一座玄色古鎮。

    那是死者的城鎮。

    在老派萍浪人的信仰體係中,生者與死者是對立的兩個位麵,他們為了爭奪領地,常常會展開戰爭。

    每當一塊領地有了主人,他們就會在邊界豎起界碑,以示生與死的邊境。

    萍浪山這一塊,本該是死者的領地。

    然而,一位名叫翠玉的神明接受不了子民流離失所,於是欺騙死者,調轉位麵,把萍浪山強行劃歸給生者。

    為了瞞住兩方神的頭領,翠玉吩咐子民仿照原本死者的聚落建房子,同時,不要在“天地能看到的地方”,也就是野外生火,因為死者是畏光的。

    翠玉瞞得很順利。但是,被生者取締的死者極為憤怒,他們要展開複仇。

    冬天,死者們披甲上馬,從山與水交界的地方撲出。仁慈的翠玉不忍子民陷入戰爭,就用自己的神力將死者的兵馬鎮入海中。

    這件事鬧得很大。最後,翠玉為了不把災禍帶到子民身上,便自我封印,化作萍浪山,守望著他所深愛的人類。

    每年冬季,死者都會嚐試複仇,而已經成為山的翠玉,也會將他們打回江中。

    這就是萍浪山的傳說。萍浪人之所以排外,一是為了守護翠玉神的神體,以防他被心懷不軌者所傷。

    二卻是為了隱瞞身份。萍浪人到現在還頂著死者的名義生活,如果別人闖入,就會發現本應生活著死者的領地,此時卻被生者占領。

    我聽到這兒,除了“鬼鎮”以外,沒有聽出其他和鎮有關的東西,不免有些懷疑。

    “這的確是個很有意思的傳說,但是,和我們要調查的事有關嗎?”我直接就問。

    “哎,別急,我這不是看你剛剛跑神,就又把萍浪的故事講了一遍嘛。現在還沒講到重點呢,記得付我口水費啊。”林君笑道。

    我還在奇怪口水費是個啥東西,他就已經開口了,語氣裏帶著些許狡猾:

    “還記得我之前說的民俗學者嗎?”

    我渾身一凜。確實,方士出門,有時需要一個假身份。而最常被借用的,就是“民俗學者”了。

    七十年前,一幫民俗學者造訪了萍浪村。

    這群人年齡各異,甚至還有個十七歲的孩子。

    這時,我已經確認那就是我爺爺。他天賦很高,十幾歲就已經跟著當時的家主走南闖北了。

    當時的萍浪村比現在還要封閉。然而,學者們提出了入山的要求。

    這一下,在村裏掀起了軒然大波。

    萍浪山可是他們的聖山,是仙人聖體,怎可讓外人隨意進入。

    就在他們開盤賭這些人堅持多久會被趕出去,村長站出來了。

    老村長顫顫巍巍地點了一名經常上山采藥的小夥子,讓他給學者們帶路。

    在那個年代,萍浪村的村長選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因此,即便有很多不滿,村裏人還是讓學者們上山了。

    小夥是帶路的。說實話,由於經常年輕,且常常給城裏的藥店提供藥材,他對這些城裏人並沒有太多的排斥,反而存著幾分好奇。

    林君告訴我,他花了很大功夫,才把這個人找出來。也幸虧萍浪人長壽,那小夥現在已經快百歲了,身體和精神都無大礙,能夠很清晰地回憶起當年的事。

    以下便是他的經曆。

    學者們整理行囊的時候,他偶然發現,裏麵還有一個正方體的木匣子,雕刻著許多奇怪的文字,他一個都看不懂。

    不過,看著這些學者珍重的樣子,他斷定這是個值錢玩意兒。

    “請問,這是什麽?”好奇心的抓撓下,他終於問出了口。

    領頭的學者飛快地向身邊人使了個眼色,道:“沒什麽,測算工具而已。”

    小夥伸著頭還想再看幾眼,那些人就把木匣收起來了。

    什麽嘛。裝神弄鬼。

    他這樣想著,留了個心眼。

    第二天,民俗學者跟著小夥,一群人浩浩蕩蕩上了山。

    說是“山”,其實萍浪山不過是個海拔兩百多米的小土坡。周圍環境很好,樹木繁多,換句話說,生態很原始。

    當時恰好是冬季,小夥就想著把他們帶到冬青江。然而,學者們一直催著他往山頂去,無論他怎麽說,都不肯改變方向。

    “大哥們,您們聽我說,那山頂真沒什麽東西,就是樹,而且啊,咱村裏人要知道我把您們帶過來,非劈了我不可。”小夥十分苦惱,幹脆原地不動了。

    領頭人見他這樣,便拿出一疊鈔票,說:“哎,你行行好,做我們這一行的,越是不讓去的地方,咱越是要去。咱不扯什麽複雜的,你拿著這些,回去買點保健品,就當我們補償大哥大姐們的。”

    小夥從未見過這麽多錢,當下眼睛就直了:“這、這……”

    他手足無措,眼看那群人就要把錢往他手裏塞,忙阻止道:“唉,我認了!您把錢收回去吧,這誠意我領了。”

    他們又稍微推了一會兒,領頭人見小夥確實不圖財,也就沒有勉強。

    一行人往山頂走去。路上,隻有那個年輕人和他搭話,問問他萍浪與眾不同的習俗的由來,他也一一回答了。

    兩百米的山還算好爬,中午不到,他們已經抵達了山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