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唐女帝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武元華?
武照!
這不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名諱?
難道?
莫非!
麵前這個十六七歲的少女,便是那個險些顛覆了李唐江山,至此建立武周,為華夏曆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最後留下一塊無字碑,供後人評說的武則天是也?!
‘我去,不是吧?’
‘今天莫不是什麽黃道吉日?’
‘先是在茶棚偶遇那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不說,半路順手還把未來女帝的老母親給救了!’
‘這氣運也是沒誰了!’
在剛穿越到大唐王朝時,李泰也曾命福伯第一時間去後宮查詢有關武則天的下落,蹤跡。
提前將未來李唐江山的威脅,驅逐出宮呢。
但可惜的是,無論派去後宮的人馬,還是派去荊州的人馬都未曾找到有關武則天的下落。
原本李泰還以為是因自己的穿越所導致的蝴蝶效應,這世上說不定都沒有武則天這個人了。
但沒曾想,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李泰都快忘記這件事時,竟又讓他在這裏遇到了這位華夏名流千古,充滿諸多傳奇色彩的女皇帝武則天!
“咳咳……”
“不知姑娘可是並州文水縣人?”
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己心中猜想,李泰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武元華對此明顯有幾分愕然。
見狀,李泰也是訕訕一笑,自己剛剛這麽問的確有些查戶口的意思了,一個女孩出門在外這樣屬實不妥。
於是,李泰略微整理了下措辭,而後繼續,道:“姑娘放心,我並無惡意。”
“隻是剛聽姑娘口音像是並州人士,又觀姑娘舉止文雅,落落大方與衣著打扮十分不附,想來是大家閨秀出身。”
“但不知為何,姑娘一家要從並州遠赴長安……”
李泰之後的話沒說,但意思卻已表達的很明顯了。
對此,武元華麵色一暗,心中略微思忖片刻,方才,道:“一切正如公子所言,小女子祖籍正是並州文水縣。”
“而家父乃太原元謀功臣武士彠,官至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我乃家中次女,去年家父病逝,族中大哥,二哥強占家業對我母女幾人落井下石不說,更對母親失禮。”
“母親不忍我等繼續在武家受苦,便離開自荊州前往長安投奔娘家而來……”
大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武元華!
即便在此之前李泰基本已確定自己心中猜想,但當他從麵前少女口中得到肯定答複後還是不免感到心驚。
畢竟,自己麵前站著的可是那個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製度。
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
同時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軍事上收複並穩定安西四鎮,一度使後突厥歸降的華夏千古一女帝武則天啊!
正所謂虎父無犬女。
姑且拋開武則天千古一女帝的傳奇經曆不提,即便是她爹武士彠發跡的經曆也稱得上傳奇二字。
在他年輕的時候,恰好趕上了隋煬帝楊廣在位時期。
不吹不黑,隋煬帝楊廣本身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很多民生,軍事等領域的遠見足矣讓後人驚歎。
其在位成就滅陳、征吐穀渾,開科取士、修隋朝大運河都稱得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但隋煬帝好歸好,卻唯獨有一點不好,那便是好大喜功。
有事沒事,總喜歡搞一些麵子工程,譬如濫用民力修建離宮別館。
特別是楊廣在修建東都洛陽時,對建築木材的需求量簡直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武士彠作為生意人,他自是敏銳捕捉到東都洛陽背後所蘊藏的巨大商機,至此開始做起長途販運木材的營生,借此發家,賺的是盆滿缽滿。
之後趕上李淵太原起兵,武士彠也非常仗義,二話不說就散盡家財,將武家所有音量,糧食全都拿了出來用於資助李淵。
由於武士彠站隊及時,非常懂得審時度勢,至此李淵在建立李唐王朝。
成為唐高祖後,在論功行賞時,這武士彠雖未立寸功,但卻因為一直主持負責大後方軍需,保障前線軍隊後勤補給,故此也名列“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武士彠雖中年得誌,人生履曆那也是跟看了掛似得,一路鯉魚躍龍門,但商業,事業上的成功卻不能彌補婚姻的不幸。
自從他當上了工部尚書後,結發妻子相裏氏便一病不起,最終撒手人寰。
得知此消息的李淵一邊勸武士彠節哀順變,一邊為他在長安物色合適的人選。
在經過千挑萬選後,李淵最終選中了楊氏夫人也就是武則天的生母。
既是李淵出馬做的媒,這楊氏的身份自是非常不簡單。
她楊家乃隋朝四貴之一觀王楊雄的之女,楊達的女兒。
而這楊氏的大伯和父親也是隋朝的宗師,曾經也位極人臣,當過宰相。
這家世背景,那妥妥的是大家閨秀,金枝玉葉啊。
至於這楊氏也非尋常女子,不光心懷大誌不說,自幼便對那女紅,女德不感興趣,偏愛閱讀文史書籍。
因而被楊家的長輩們認定是‘隆家之女’。
但讓人感到不解的是,這樣無論家世背景還是個人才華都無可挑剔的仰視,在她個人婚姻大事上明顯是有些‘高處不勝寒’了。
據史書記載,這楊氏與武士彠拜堂結婚時‘芳齡’已是四十有四了,堪稱唐朝的‘黃金聖鬥士’!
放在唐朝醫療條件落後的時代中,別說是楊氏這樣的‘高齡產婦’了,就算換做生育最佳年齡都有難纏的風險。
但要不說楊氏是個強人了,如此高齡還能一鼓作氣接連為武士彠誕下三個女兒。
其中大女兒早些年就已嫁給賀蘭石,如今還跟在楊氏身邊的海晟兩個年歲尚小的武元華和她妹妹。
武元華自幼滿腹經綸,星座端正和唐貞觀年間官僚家的大家閨秀並無區別,每天過著無所用心,金枝玉葉的生活。
隻是,武士彠最初乃大唐三品的工部尚書,任職於長安。
在唐高祖李淵晚年時便從工部尚書調任與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至此遠離京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