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李世民的憂慮

字數:3919   加入書籤

A+A-




    “我說老程,你這老小子還真的是連臉都不要了啊?”

    “你這個當長輩的,咋就這麽不會來事呢?”

    “我侄子自從擔任大唐科技院院正後,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在背後緊盯著呢。”

    “而這水泥又是我侄子研究的第一項發明,你這當長輩的不想著捧場不說,反倒是大老遠調來這三架三床弓弩?”

    “我看你分明就是來砸場子的!”

    雖上次見麵,李孝恭張口一句清理門戶,閉口一句給你梆梆兩拳的,但畢竟是當叔的,真要遇到啥事那自是向著自己侄子的。

    尤其在看到程咬金如此無恥後,李孝恭更是氣的擼胳膊卷袖子,恨不得上去就給程咬金來上一記老拳。

    “我說老李,虧你還是我們這群老家夥裏最能打,功勞最大的!”

    “你在馬背上都待了大半輩子了,難道還不知這君無戲言的道理?”

    “眼下,大唐全軍上下都在為了下半年即將到來的東征高句麗一役厲兵秣馬。”

    “老李,你現在話裏話外都向著你寶貝侄子不假,可你還指望在之後高句麗與那四夷各族還能對我唐軍手下留情?”

    “若是這其中真出什麽差池的話,你老李該如何向陛下交代?又該如何向那些枉死的將士家屬交代?”

    說到這,程咬金頓了頓,而後又繼續,道:“不過一碼事歸一碼事。”

    “至少對魏王這小子,俺老程還是相當看好的!”

    “尤其半月前在早朝上,這小子憑借改革科舉製和活字印刷術可屬實是讓那些豪族吃了個暗虧,讓俺老程可是狠狠出了一口惡氣!”

    “有此朱玉在前,相信他現在搗鼓的水泥也差不多哪裏去。”

    “所以就拉來這三架八牛弩給他撐撐場麵,不然多不盡興啊!”

    不得不說,這程咬金看似粗獷,實則張飛穿針,粗中有細,雖話裏話外都在懟李孝恭不假,但無論是公理還是私理都讓人挑不出什麽毛病。

    可謂是白臉,紅臉都讓他唱了,其無恥之風采不遜當年,這氣的李孝恭咬牙切齒地丟下了一句“老匹夫”後轉身便走。

    對於身後的李孝恭和程咬金二人的互懟,走在隊伍最前方的李世民和房玄齡君臣二人相互對視一眼,皆是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笑意。

    笑過之後,李世民回首看著那四架三床弓弩,心中也不免有些惴惴來。

    當初在得知程咬金這貨竟從右武衛中拉出了四架三床弓弩時,李世民也不免感到驚訝。

    由於三弓床弩的弓弦根本沒有人可以拉動,所以它又被稱為“八牛弩”。

    意思就是說需要八頭牛的力氣才可以將三弓床弩的弓弦張開!

    雖然三弓床弩設計了由軸轉車張弦開弓,但還是需要數十人同時操作才可以玩得轉。

    三弓床弩的主要用途並非是為了射人,畢竟無論有多強悍的人都不需要用一支標槍大小的弓箭來射殺。

    大唐之所以大費周章設計出這麽不人道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主要是為了便於攻城。

    三弓床弩可以發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釘在城牆上。攻城士兵可以順著這些“踏橛箭”攀援爬上城牆。

    可以說,三床弓弩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攻城重器!

    別說李泰這隻是用不到半個月時間東拚西湊出來的臨時工事了,就算是換做那些修建數年之久的城牆堡壘都未必能扛得住這三床弓弩的幾輪齊射!

    李泰這所謂的水泥,真的能扛得住三床弓弩的霸道進攻嗎?

    此外,因程咬金這大嘴巴的四處宣揚,導致近半的關隴勳貴都跟著跑出來看熱鬧了。

    其中,就連半隱退的尉遲敬德都跟了過來。

    李泰本身就是一介書生,在大唐軍中是未立寸功。

    若是李泰這次關乎水泥的實驗真出了什麽差池的話,那這無疑對李泰在唐軍中的威望無疑是一次極大的打擊。

    而當自己在位時,關隴集團這群老家夥們自然不敢多說什麽。

    可待自己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李泰後,那青雀又拿什麽鎮得住這群老家夥呢?

    “青雀啊,青雀!”

    “但願,這次你能再拿出些了不得的好寶貝來,好讓這群老家夥們大開眼界!”

    念及至此,李世民不禁搖了搖頭,旋即又將目光落在前方泥濘的帶路上,眉宇間不禁露出一抹憂色。

    “輔機啊,朕看最近從各地上傳的奏折來看,大唐各地的春耕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啊。”

    “北方溫度驟降,到現在都到月末了但卻依舊沒有任何回暖的跡象。”

    “而在南方下雨頻繁,洪災也時有發生。”

    說到這,李世民也不禁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自大唐王朝建立以來,李世民就覺得自己從老爹手中接過來的副本那妥妥就是地獄難度好吧?

    姑且先不提剛走馬上任那幾年,旱災完後是蝗災,蝗災完後是旱災,災災禍禍無窮匱也。

    在唐貞觀四年之後,旱災稍有消歇,但仍不時發生。

    貞觀九年秋,劍南、關東二十四州大旱;十二年冬至來年五月,吳楚、巴蜀26州不雨;十六年秋至來年夏,蒼天不雨。

    “積旱三時,野無青草”《帝王部勤政》;十七年,汝南諸州旱;二十一年秋,陝、絳、蒲、夔等州旱;二十二年秋至來年三月,開、萬等州持續不雨。

    結果硬生生就這麽扛了幾年,好不容易將旱災,蝗災給扛過去了。

    但到了今年,春耕時節本是氣溫回暖不說,在大唐各地氣溫可謂是一場春雨一場寒啊。

    三月末,四月初氣溫基本都在零下。

    如果不是看日曆,這哪裏還像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就算說是寒冬臘月也有人信吧?

    對於取暖手段非常有限的大唐百姓而言無疑是非常難熬的,而那些在大唐各地受災的災民來說,更無異於在鬼門關上走上一遭啊。

    今年的春耕,那可不是一個好的兆頭啊!

    可以說,對於現如今的大唐王朝而言,當真稱得上是內憂外患。(www.101noveL.com)